水關坊村民搬新家了!大河鎮“空心村”治理聯村並建安置點投入使用

11月4日,記者來到大河鎮水官坊村,只見寬敞潔淨的村道兩旁,是一排排現代化的太陽能路燈。紅瓦白牆、修葺一新的房屋錯落有致,盡顯壩上田園風光,寬闊整潔的小廣場上也都是村民們忙碌的身影。

水關坊村民搬新家了!大河鎮“空心村”治理聯村並建安置點投入使用

建檔立卡戶李佔民激動地對記者說“感謝咱們政府,感謝咱們習近平主席,給蓋起了三間新房錢還有富餘,感謝黨的政策,相當好!”。

“感謝黨的政策和習總書記對我們的關懷,給我們蓋了新房,社會發展挺好,以前我們也沒有想過能住像現在這麼好的房子,黨的政策下給我們蓋了好房子,我們都挺高興的。”村民劉進龍也由衷的誇讚。

而在以前,水官坊村空心率高達73.6%。 駐村第一書記宋連全和記者介紹說:水官坊行政村原有280戶665人,距張北縣城25公里,這次空心村治理村民選擇貨幣置換76戶,異地置換義和美新居的房屋143戶。水官坊是典型的丘陵地帶,主要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長期以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貧困、生存環境惡劣,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形成了惡性循環。

水關坊村民搬新家了!大河鎮“空心村”治理聯村並建安置點投入使用

為改變這一現象,大河鎮水官坊村緊緊搶抓“空心村”治理政策機遇,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張北縣“”空心村“”治理方案中置換樓房、貨幣補償、聯村並建三種治理模式。逐村逐戶甄別落實,共確定了35個自然村的搬遷任務,其中水官坊等自然村全部列入治理範圍,實施整村搬遷,附近6個自然村38戶村民自願向主村集聚,在水官坊自然村聯村並建。實現了在自然村人口的再聚集,使村民們告別老屋,住上了新房,實現了安居樂業。從根本上改變了空心村面貌,提升了村莊發展活力。

水關坊村民搬新家了!大河鎮“空心村”治理聯村並建安置點投入使用

據瞭解,水官坊村安置點佔地26畝,共建住房102間,其中2間房12戶24間,3間房26戶78間。同時,完成主街道硬化2.4公里,安裝路燈50盞,新建標準化衛生室、改擴建村委會,修建文化廣場500平米,且每戶住房配備上下水、衛生間,實施安裝了電供暖。

水關坊村民搬新家了!大河鎮“空心村”治理聯村並建安置點投入使用

傍晚時分,村裡的太陽能路燈緩緩亮起,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為村民夜間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水官坊村家家戶戶都繚繞著誘人的飯菜香味,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回到家後圍坐在飯桌旁看著電視別提有多愜意了。

水關坊村民搬新家了!大河鎮“空心村”治理聯村並建安置點投入使用

今年以來,張北縣“空心村”治理工作通過“1+1+6”的模式進行安置,即在縣城近郊的義合美村建設全縣的大型集中安置社區;在公會鎮建設西部區域小型集中安置社區;在大河鎮水關村和盤長河村、公會鎮雙腦包村、臺路溝鄉後大營灘村、大西灣鄉大西灣村和閆家坡村安置點建設6個聯村並建安置點。這次開展“空心村”治理工作,改善了破舊村落居民的居住環境,讓農民可以有更多的分紅收益和工作機會,使得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工作做到進一步落實。切實做到“兩不愁三保障”,讓村民們在“空心村”治理工作中拔窮根、挪窮窩、換窮貌,揚起美好新生活的風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