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重慶大渡口公園有一條網紅鯉魚,黑色,長一米,重40餘斤,十餘年間,無論老幼,只要叫一聲“莽子,吃飯啦”,這條魚就會游過來,頗通人性,遠近聞名。

誰曾想,4個不開眼的年輕人,竟然趁月黑風高之夜,拉網捕撈,把“莽子”盤走了。

四個嫌犯自首投案,莽子卻再也回不來了。

一條鯉魚惹得大叔落淚,百萬網友共怒。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如果草魚有知,肯定覺得極不公平。

鯉魚也是可以食用的淡水魚類,和青、草、鰱、鱅“四大家魚”同屬於鯉形目鯉科,也是美國人所說的“亞洲鯉魚”。

同樣屬於鯉科魚類,鯉魚的地位感覺比草魚代表的家魚們高得多。

鯉魚跳龍門,傳說有機會化身為龍,草魚們可沒有這個盼頭,這個也就罷了,畢竟是傳說。

逢年過節,年年有餘的年畫裡,胖娃娃抱的肯定是鯉魚,草魚們連門面都上不了,只能上餐桌。

論身價,現在動輒上千元,甚至數萬元一條的錦鯉,被人買回家,當爺一樣供養。草魚們論斤賣,拼死了就也幾塊錢一斤。

所以,草魚們真的就不服了,這到底是為啥?同樣是一家子的魚,差距咋就這麼大?

1.欣賞一條魚,始於顏值

草魚們別不服,差距大,那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是,鯉魚顏值高啊。顏值即正義,你有了優美的外表,怎麼寵都行。

最能代表顏值的就是觀賞錦鯉了。在錦鯉的世界,顏值都是可以明確標價的。

有史以來公認最漂亮的錦鯉,白色雪白,紅色鮮紅,背部紅斑分佈勻稱,被稱作樓蘭,比喻它像樓蘭美女一樣。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顏值高,價格也不便宜,在上個世紀,樓蘭的拍賣價格達到了2000萬元人民幣。這筆錢能買多少草魚啊。

真是魚比魚,氣死魚。

不止是樓蘭,觀賞錦鯉都不便宜,從一千元到數百萬元不等。

錦鯉的顏值高低真的是看顏色的。錦鯉的色彩有白、黃、橙、紅、黑和藍等,漂亮與否,還要看顏色組成的圖案和光澤。

一般公認最好的圖案,頭頂要有圓形小斑點,背部的圖案最好呈現階梯石狀。

按照顏值劃分,錦鯉有80多種,其中最出名的是錦鯉御三家,也就是最正點的三個品種:

白身伴紅色重點的紅白(KOHAKU)、白底伴有紅和黑色斑紋的大正三色(TAISHO SANKE)、黑底伴有紅和白色斑紋的昭和三色(SHOWA SANKE)。上面提到的樓蘭就是紅白品種的典型代表。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紅白)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大正三色)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昭和三色)

看到錦鯉御三家的名字,你肯定想到了,這個錦鯉玩法和日本有點關係。確實,錦鯉觀賞就是從日本興起的。

就像演藝明星一樣,光有一副好皮囊也不行,還要有獨具慧眼的星探發現你。

在我國唐代以前,鯉魚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四大家魚還沒有形成規模。一直到17世紀,日本新瀉縣的農民在水稻田裡發現一些鯉魚。

這些鯉魚很騷包,頂著一身華麗的色彩,在陽光下游來游去,一點也不擔心被虎視眈眈的惡鳥捕食。鯉魚們為了出位也真是拼了。

不過,這些魚也真的漂亮,農民們都被吸引住了,忍不住捉回家飼養。從此以後,鯉魚的人生髮生了轉折,從危機四伏的稻田裡脫身,進入尋常百姓家。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日本公園裡的魚塘)

不過,這時的錦鯉只是好看而己,還沒有這麼多的色彩和品種。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野生和稻田放養的鯉魚還是食用為主,每年降雪封山,鯉魚都是不可多得的蛋白質來源,再好看也要先填飽肚子再看。

鯉魚人生真正開掛,還要再耐心等待200年。

大約19世紀下半期,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群馬縣發現一些野生鯉魚基因突變成的藍鯉。自此之後,通過交配繁殖不同顏色的錦鯉成為可能。錦鯉的觀賞價值一下子提高了。

1914年,一位貴人出現,日本錦鯉的高光時刻到來。

新瀉縣錦鯉在東京展出,有一些被贈送給當時的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自此,錦鯉開始名揚世界。

現在,錦鯉進入世界各地的寵物商店。一尾數萬元到數百萬元的價格阻擋不了錦鯉愛好者的熱情。日本阪井魚場每年出產的頂級錦鯉數百尾,卻有十餘個一級代理,數十個二級、三級代理盯著,在這些代理背後,是世界各地成百上千的錦鯉愛好者。

養錦鯉成為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且奢侈的愛好,據說還能帶來好運勢。

簡單說,養錦鯉從日本農民的小情趣,變成了全世界有錢有閒人的遊戲了。

一些錦鯉愛好者的行為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據圈內人說,一個超級富翁,每天都要親自給錦鯉做早餐,還要關心吃多了還是吃少了,飲食是不是均衡。對錦鯉這麼上心,自家孩子卻扔給保姆照顧。

錦鯉的壽命能達到70-80歲,總免不了腸胃痛、肝臟有病,甚至還會得腫瘤。這時養魚人就要給錦鯉動手術。術前停糧、打抗生素,術後縫合傷口、靜養。

真正的養魚人,和養狗一樣,比養孩子還上心。

從錦鯉來說,能夠過上這樣衣食無憂、備受呵護的生活,也算是魚生巔峰了吧。

草魚們可能還不服:不就是長得好看嗎,再說也不是天生的,被人整容了而己。我整一整也可以啊。

2.比家世?鯉魚祖上有龍

不光有顏值。

鯉魚的家世背景可是草魚們比不了的。

要說家譜的話,先要說祖上。鯉魚祖上有龍啊。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畫作瀑布鯉魚)

據宋代李昉《太平廣記》記載:“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里餘,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

據說,龍門山在今天的山西省河津縣西北,按上面的說法,龍門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鯉魚跳過去就有可能化身為龍。化身為龍是有名額的,一年最多有72尾。

這個家世背景,草魚怎麼比啊。

畢竟這是傳說,也不一定算得了數。

有解釋說,所謂的躍龍門,可能是生活在海中的鱘魚,每年洄游淡水江河產卵,不一定是鯉魚的作為。

在我國唐代之前,鯉魚雖然有個名義上龍祖,和四大家魚一樣,該蒸就蒸,該煮就煮,沒有受啥特別優待。

可這個鯉魚太會攀親戚啦。唐朝皇室姓李,鯉和李同音,屬國姓。據說唐朝出了個奇怪的規定:不能吃鯉魚。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日本畫家歌川廣重19世紀初作品)

這個傳聞來自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

不但不能吃,鯉魚還得了個赤公的封號,賣鯉魚的抓到還會被杖六十。

《酉陽雜俎》是本神奇的書,很多是當不得真的。

緊接著下一條的記載是關於黃魚的:“蜀中每殺黃魚,天必陰雨。”,說是蜀地每次殺黃魚的時候,肯肯會陰雨天。如果這個靈驗的話,那蜀中就不用找龍王爺求雨了,乾旱時殺條黃魚就解決了。

而且在唐代是諱名不諱姓,鯉魚也是照吃不誤的,王維有詩為證:

良人玉勒乘驄馬,

侍女金盤鱠鯉魚。

鱠,通膾,就是吃魚片,這種吃法在唐代時流傳到日本,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暫且不提。

但是,有一個巧合的事情:在唐代之前,鯉魚是養殖最多的淡水魚類,但自唐代之後,一直到宋代,四大家魚開始成為主要的食用魚類。

從更合理的解釋來看,是這四種魚太適合養殖食用了,長得快,生病少,性成熟後兩三年還能繼續增重,不吃你吃誰啊。就是長得比鯉魚好看也要吃。

更奇葩的是,這四種魚還能混養,這簡直是把自己送上案板的節奏啊。

到宋代時,四大家魚形成了從養殖、銷售到食用的完整產業鏈,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老百姓的必備食材。

四大家魚也有缺點,刺太多。但這絲毫阻止不了中國人的胃口。

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阿肯色州的水生藻類氾濫,當地的魚類和野生動物局實施了一個“以暴制暴”的辦法,將包括四大家魚在內的亞洲鯉魚引入當地。

結果,個別有想法的家魚趁水位漲潮跳進了密西西比河,拼命繁殖,搞得整個河域都是家魚。

多到什麼程度?小船一經過湖面,就會有成千上萬的魚跳出水面,每條都重十餘公斤。

美國人雖然不吃家魚,也受不了這種生態災難,於是有生物學家發明了一臺魚肉攪拌機。一噸家魚放進去,能產出400公斤魚飼料,150公斤魚油。當地居民千方百計抓魚做飼料。

所以,有的優點真的不能太突出,該被吃你到哪兒都躲不了。

你老是主動加班還不要加班費,老闆不剝削你都不好意思。


3.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它

詩仙李白曾有詩曰:

黃河三尺鯉,

本在孟津居。

點額不成龍,

歸來伴凡魚。

這是祝福自己的崔姓好友像黃鯉一樣魚躍龍門,仕途順利。

因為長得好看,家世又好,鯉魚自古就是美好的象徵。除了少數與烹飪有關的,大部分詩歌裡的鯉魚都被賦予了美好的象徵意義。

草魚不服:同是一家子,為什麼鯉魚躍龍門,我只有被人吃的命?

(琴高乘鯉圖,明代李在作作品)

特別是在唐代,鯉魚沾了與皇室同姓的光,身價倍增,在唐詩中頻頻出鏡。

李商在《板橋曉別》中說:

水仙欲上鯉魚去,

一夜芙蓉紅淚多。

鯉魚是水仙的坐騎,當然不是一般凡魚能比的。

在唐代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詩中:

相思望淮水,

雙鯉不應稀。

唐人寄書信,習慣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雙鯉喻義書信。

這層意義其實自漢代以來就已經形成,兩漢的《飲馬長城窟行》有兩句:

客從遠方來,

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

中有尺素書。

直譯出來的意思,有客人來拜訪,留下兩條鯉魚。讓兒子煮魚時,發現魚肚子裡有素帛寫的信。這個場景有點細思極恐。

也有人認為,這裡的雙鯉是指雙鯉形狀的盒子,書信裝在裡面。“烹鯉魚”只是打開盒子的形象說法,當不得真。

我倒是覺得後一種解釋更顯牽強。就是打比喻,也不至於這麼粗暴沒品,我更偏向於煮的的就是兩條鯉魚。

無論如何,雙鯉自此就有了書信的特別含義。有沒有發現,“雙鯉”用在詩裡特別的具有美感。

腦補一下,假如換成“雙草”? 感覺確實差點兒。

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昭公送了一條鯉魚祝賀。孔子將孩子取名為“鯉”,字“伯魚”。可見,當時,鯉魚就可以當作賀禮了,而且很有面子。

一直到今天,日本的孩子節時,有男孩的人家都會在院子裡掛起“鯉幟”,寄寓男孩健壯成長,前途美好。東南亞也有執鯉相賀的風俗。

反倒是在孔孟之鄉,這種傳統不見了。難道是鯉魚價格太貴了嗎?

不過,鯉魚的名字起得太好了。現在雖然不是唐朝,但是個逐利的社會,鯉魚的“鯉”與“利”諧音,於是,只要是“富貴有餘” 、“年年有餘”的場合,都會自覺配鯉魚的圖案,鯉魚仍舊是坊間的搶手貨。草魚們暫時是沒有機會上位了。


我們替草魚們總結一下:

顏值,一個泯然眾人;一個人造俊男美女,數百年一直進化,比分30:100。

家世:一個草根,一個龍世家,比分5:100。

才華曝光率:一個只要餐桌露臉,一個數千年轉發,比分1:100。

每一條,鯉魚都要吊打草魚們,而且數千年來,人家還這麼努力。你說,草魚們天天悶頭搶飼料吃,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你拿什麼和人家比。

雖然,我也很喜歡吃水煮魚,但真的無法替你站臺啊。

這不,我文章寫完,都要借鯉魚的吉言:轉發錦鯉的文章,你會有好運哦。


參考文獻:

  •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
  • 《癸辛雜識》宋,周密
  • 《太平廣記》宋,李昉
  • 《唐宋飲食文化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劉樸兵
  • 全日本錦鯉振興會 All Japan Nishikigoi Promotion Association (J.N.P.A.)
  • 《魚崇拜與“鯉魚跳龍門”》 中國山西網
  • 《“錦鯉”真瘋狂》《看天下》張惠蘭,2018年3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