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規則意識?

許多做家長的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大一點了,想帶他出去玩,可又擔心到了社交場合,孩子表現不盡如人意,給自己丟臉

比如因為家長不買玩具大哭大鬧,甚至躺在地上耍賴,或者跟別的小孩玩鬧時起爭執,又或者到處亂跑,大聲尖叫。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會很難堪,恨不得馬上消失

如何培養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規則意識?

每個社會中的人都要遵循一些社會規則,但並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這些規則,都是要經過後天的學習,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根據他人的反饋逐漸修正,才能最終掌握

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雖然已經預先裝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告訴他們相關的社會規則,孩子才會知道到了社交場合該怎麼做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這時我們要理解包容,充當孩子的理智腦,幫助孩子平靜下來

如何培養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規則意識?

通過以下幾點來幫助孩子培養公眾場合的規則意識:

1.多帶孩子到不同的公眾場合,觀察其他人都是怎麼做的,問一問你更喜歡誰的表現?為什麼?

2.在公眾場合請孩子注意指示牌或者提示語,明確在這個場合必須要做到哪些事情

3.從孩子感興趣的公眾場合開始。孩子喜歡的地方他會希望有下一次,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孩子的興趣告訴他,遵守規則的孩子這裡歡迎他來

4.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讚美他的進步

5.父母以身作則

對於還沒有形成規則意識的孩子,怎樣避免違法規則的行為!

1.設定期望,提醒行為。我們可以在帶孩子去公共場合前,提醒孩子該怎麼做,給孩子打好“預防針”

2.當孩子表現好時,要表揚孩子,從正面強化孩子的行為,並且要注意,表揚時不能簡單地說“你好棒”,而要針對具體的事件,讓孩子知道他的那個行為舉動是對的

3.在公共場合不要修正孩子的行為,直接離開。當孩子在公眾場合開始胡鬧時,我們不要直接去修正孩子的行為,給孩子在眾人面前些面子的同時,也避免事情越弄越大,理智的行為就是馬上帶孩子離開

4.早培養,從點滴做起。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儘早培養孩子的社會規則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規則意識?

對於小寶寶,可以先從教會孩子禮貌用語開始,大一些我們可以從言談舉止練習,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小習慣,不要以為孩子小,這些行為可以忽略

2—3歲正是培養好的行為習慣的好時機,錯過了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但也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來要求,不可將目標設立的太高,拔苗助長

當然了,培養孩子形成規則意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持續的去幫助訓練每月一個習慣培養,甚至每一年一個好習慣的樹立都是有必要的,好習慣決定好行為,好行為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家長只有不斷將一件事情重複引導,才能看到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