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種習慣可能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中招的家長儘快改正

相信大家都看到或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情景一:一位奶奶在給孩子餵飯,孩子很調皮,跟做遊戲一樣,孩子跑到哪裡,奶奶就追著喂到哪裡。

情景二:一位媽媽在給寶寶餵飯,看上去寶寶吃飯的情緒不高,媽媽哄兩三次,寶寶才勉強吃一口,偶爾還會把媽媽遞過來的飯勺打翻。

以下幾種習慣可能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中招的家長儘快改正

吃飯對孩子來說是大事,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為孩子不愛吃飯而犯愁,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於平時的習慣造成的。

習慣一 擔心孩子小,自己吃不好,所以一直由大人來喂

這種擔心無外乎有3種:第一,擔心孩子弄得到處都是,回頭收拾更麻煩;第二,擔心孩子自己吃飯邊吃邊玩,用的時間長,還不如親自喂他,來得更快;第三 擔心孩子自己吃不飽。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什麼都想嘗試。這時如果是大人一直堅持喂他吃飯,有兩種結果,一是你剝奪他更早探索世界的權利。第二就是讓他失去了對吃飯的興趣。原因是他好奇,所以他想自己吃,你偏不讓,所以他會產生牴觸情緒。

育嬰師提示:孩子多大可以自己吃飯,取決於你什麼時候開始有意識地訓練他。這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給你發出的信號,在他開始搶勺子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慢慢地培養他了。

習慣二 每次餵飯,總想讓孩子多吃一點,所以每次都喂得太飽。

我們大人吃飯都最好控制在8分飽,其實孩子的脾胃更嬌弱,更不宜吃得太飽,這樣一是容易導致積食;二是時間長了,會傷害到脾胃,使原本嬌弱的脾胃功能下降。脾胃不好,食慾自然差。大家都知道,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它的健康與否,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健康。

習慣三 吃飯之前先喝水

有的家長有這樣的習慣,吃飯半小時前先喝一杯水,清清腸,排排毒。孩子和我們大人不一樣,孩子的胃就那麼點兒大,飯前再喝水,水使人有飽腹感,那麼到了吃飯的時候,就自然不想吃了。

溫馨提示:孩子在飯前飯後半小時都不要喝水。睡前也最好不要喝太多水,會降低孩子的新陳代謝速度。

以下幾種習慣可能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中招的家長儘快改正

習慣三 沒有適時鍛鍊咀嚼能力

有的孩子出牙晚,在添加輔食時,家長擔心孩子嚼不爛,不好消化。所以只給孩子吃很爛糊的食物,讓孩子失去了鍛鍊咀嚼的機會。致使孩子到兩三歲時,不能更好的咀嚼,只要是稍微大點的固體食物,他都不吃。

習慣四 吃飯沒有規律

吃飯沒規律,不按時按點,極易造成暴飲暴食。另外,不規律的進食會擾亂腸胃的生物鐘,生物鐘亂了,自然就好好工作了。

習慣五 孩子無節制地吃零食,喝飲料,家長不加以制止。

現在的零食種類繁多,口味各異,使孩子的胃口大變。孩子的零食吃多了,到吃飯的時候根本不餓。而且零食和飲料裡的特殊成分也會抑制孩子的食慾,所以零食一定少吃,最好不吃,然後用鮮榨果汁和白開水來代替碳酸飲料。

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孩子愛上吃飯嗎?

第一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吃飯,增加他對吃飯的興趣。

育嬰師提示:孩子多大可以自己吃飯,取決於你什麼時候開始有意識地訓練他。這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給你發出的信號,在他開始搶勺子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慢慢地培養他了。

第二 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要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

很多家庭都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這樣一來,孩子特別容易被電視中的聲音和畫面吸引,從而減少來了對吃飯的注意力,另外長期這樣,也會影響孩子腸胃的消化。

以下幾種習慣可能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中招的家長儘快改正

溫馨提示:千萬不要讓孩子在哭鬧或是嘻戲的情況下進餐,這樣不但影響消化吸收,更嚴重的還可能發生危險!

第三 當孩子不愛吃飯時,我們一定要先排身體不是否是身體不舒服。

比如腸胃不舒服,或是感冒了,如果是這樣,建議適當調整飲食。

第四 平時多給孩子吃些富含鋅的食物。

比如牡蠣、動物肝臟、花生、魚、蛋、奶、肉及水果等。當孩子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的時候,也會降低孩子的食慾。

第五 適時適量給孩子喝些益生菌,幫助調理腸道菌群平衡,調理腸胃。

第六 多在孩子的飲食上下功夫,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

1 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餐具,媽媽只要把好質量關就好。

2 給孩子的食物塊兒不要太大,最好寶寶一口就能吞下。

3 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避免腸道感染寄生蟲降低食慾。

4 培養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

以下幾種習慣可能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中招的家長儘快改正

孩子的飯吃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孩子營養是否充足。營養好,自然身體壯,那麼孩子的免疫力就高,就不愛生病。所以,家長朋友們,我們一定要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多下點功夫。

關於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您還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我是每天愛嘮叨的優寶媽媽,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