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之人要深思

創業者: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之人要深思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來源:網絡。

壹 千古完人

蔣介石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蔣一輩子都在學習曾國藩,效仿其為人處世,識人、用人,還有行軍打仗,立志要做到“千古完人”,也自詡千古完人。

其次,凡寫到他的名字時都必須先空出一格。

《和合本》聖經有兩個版本:上帝版和神版。兩版同是香港聖經公會印的,版面和內容都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分別將God譯成“上帝”和“神”。公會為了方便套版,神版的“神”字前面自然會空出一格。蔣介石是個基督徒,不知何故,發現神版的的神字前面怎麼總是會“空一格”。自此以後,如同參透天機般,以至於結果誤以為那是表示對神(上帝)的崇敬,便通令全島上下,凡寫到蔣時,都必須空一格以示尊敬。

貳 格物致知

儒家講究內聖外王,首先要正心。正心有個前提叫:格物致知。意思就是要探究事物原理,掌握本源。

聽起來很是不錯,邏輯上也說得通。於是後來有位夫子深以為然,先是在新婚之夜丟下老婆和道士聊了整夜,後來是坐在竹林前,格竹七日七夜。一格兩格三四格,五格六格七八格,終於格到吐血。這就是著名的陽明格竹。

王陽明最終明白,格竹是格不出聖人的,最終另找道路。

蔣介石年輕時雖然沒有格過竹,但估計格過股票,格過黑社會...。估計格得不狠,沒吐過血,心中病根一直未除。剛好年輕時也不如意,逢曾國藩大作,自然欣喜,從此廢寢忘食。遇事不決時必飽讀一番。

曾國藩號稱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是民國時期所能仰望的近代成就最大的人物。錯不在曾公,偉人也曾評價到: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天下事錯就錯在依葫蘆畫瓢,成了邯鄲學步。

曾國藩打太平軍只用兩招,結硬寨,打呆仗。很簡單,不用任何奇謀和技巧,就和你血拼,以天下之至拙勝天下之至巧。

常公對此深以為然,每日依著葫蘆認真畫著,心裡默默唸叨著內聖外王。但常公沒有想過的是,曾公打仗就在一個“錢”字,當時已然全套火器裝備,裝備甩太平軍八條街。兩軍對壘,有火器的自然深挖戰壕,遠距離殺敵,腦袋有病的才和你白刃戰。

叄 百萬雄師過大江

對日作戰中,蔣介石儼然內聖外王。處處結硬寨、打呆仗,死守在那裡。每戰必等著日軍做好情報,集中優勢兵力,被動挨打。

抗戰中最拿得出手的戰役:臺兒莊是李宗仁指揮,湘西是王耀武指揮。八路軍一直被誤解為遊而不擊。

抗戰八年,剔除國民黨受降的因素,國共雙方斃傷的日軍都在40萬人左右,基本持平。不同的是,抗戰初期八路軍約4.5萬人,國軍約170萬人。

曾國藩講的意思有三層:其一,躬身入局是關鍵;其二,遇事要挺住;其三,退一步,海闊天空。常公學會了前面兩條,唯獨忘記第三條。

蔣介石先是不想退,處處爭長短,後面是不得不退,最終被迫退出去大半個中國,跑到重慶窩起來。

所以,戰爭還沒有開打,國共勝負已分。

直到三大戰役以前,常公都以為毛公是打游擊的。偉人的果決之處在於當弱軍變成強軍時絕不猶豫,行雲流水,不滯於物。

遼瀋開打,激戰52天,解放軍傷亡6.9萬人,殲滅國軍47萬。

淮海開打,激戰66天,解放軍傷亡11萬餘人,殲滅國軍55萬。

平津還未曾大打,解放軍傷亡3.9萬人,國軍52萬人被殲滅和改編。

肆 不可寬嚴皆誤

本質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蔣介石喜歡學古人,可古人書有個巨大的缺陷,是後來人始終繞不過去的坎。

那就是惜墨如金。

以至於我們看到的戰爭都蒙上了假象,錯覺真有什麼絕世武功和絕世兵法,可以一個打十個,甚至以一敵百。

我們總說時間很快,其實社會也一直在高速的發展。行業的迭代週期很短,少的3-5年,多的也就5-10年。曾經的中國移動何等威風,可現在還有多少人打電話,發信息?雖然現在的BAT無可匹敵,誰知到數年後會不會慘淡收場?

其實,並不存在現在生意不好做,今年是最難的一年,今年會是以後最好的一年。機會一直在那裡,只是今年的你沒有好好進步而已。

諾基亞生意最不好做的時候,蘋果正混得風生水起。

實體店不好做的時候,阿里巴巴正日進斗金。

小米將供應商的價格殺到極致,對手自然不好過。曾經,小米採用和競爭者相同的方式設計充電寶,沒得到任何競爭優勢。後聽聞聯想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筆記本廠商。判斷被迫撤出的廠商必然有大量標準電芯砸在手裡。最終,小米充電寶以69元的價格橫掃市場,銷售5500萬個。

無獨有偶,名創優品在實體店鋪的艱難期異軍突起,讓市場頗感意外。其實,名創就是當年哎呀呀的2.0版本。不過,名創優品講的是差異化,賽道是你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這樣的商品,第一是講快捷,第二是講性價比。網購慢,還單獨支付運費,便利店要麼品種少,要麼性價比極低。所以短短5年開出4000家店,並不是賭。

案例本身並沒有太大價值,雖然會打中很多人的爽點。恐怖的是先行者已經開始系統化的思考競爭格局,客觀的看待自己的處境,針對性的進行降維打擊,且聰明而勤奮著。

當你還停留在罐頭換飛機,電梯投放廣告,機場免費接送逆天模式的迷夢裡,其實你熟悉的早就遠去。

若不審勢,自會寬嚴皆誤。可又如何應對呢?

青年毛公曾問老師楊昌濟:我與蔡和森同學就治亂世之法到底是用曾文正公的‘積頑之後振之以猛’還是用胡文忠公的‘治久亂至地宜予以生路’,相持不下。

楊昌濟答曰:這個我回答不了你,不僅如此,我認為,現今就求此答案反而是本末倒置。胡潤之先生有句話,恰好可資借鑑,‘天下事只在人力作為,到水盡山窮之時,自有路走,只要切實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