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第二蒙古帝國”?

在情理上,鐵木爾和脫脫迷失不應該反目,鐵木爾是脫脫迷失的盟友,更是恩人,從某種角度來說,還是他的老師。

但作為兩個帝王而言,情理微不足道,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他們之間所要發生的一切爭鬥,從兩個人走在一起的時候便已經無可避免。

鐵木爾支持脫脫迷失,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金帳汗國永遠的處於混亂和衰落之中,避免成為自己稱霸的障礙。但脫脫迷失超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讓金帳汗國再次振興起來,鐵木爾決不能坐視

而脫脫迷失在摧毀莫斯科之後,已經將金帳汗國大部分領土和藩屬掌握在手中,但曾經汗國最主要的財富基地花辣子摸卻被鐵木爾佔據,收回故土是他必然的選擇。何況,鐵木爾還佔領了歷代金帳汗看重的阿塞拜疆。

此時,元帝國已經滅亡,察合臺汗國經過分裂墮落而成一個二流國家,伊爾汗國也分裂成為多個小國。有能力繼承蒙古帝國的,只有鐵木爾帝國和金帳汗國了。

誰能成為第二個成吉思汗,候選人也只有鐵木爾和脫脫迷失兩人。

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1388年,脫脫迷失汗率先出手,率軍攻入河中地區,擊敗了鐵木爾之子烏馬爾.沙黑,但在鐵木爾親自率軍反攻後,退回了本土。

鐵木爾奉行來而不往非禮也的信條,在1391年親率二十萬大軍進攻找脫脫迷失汗算賬。

深知鐵木爾用兵如神的脫脫迷失汗極力避免過早與其主力決戰,希望用持久戰的方式拖垮鐵木爾軍。他先是派使者求和,希望獲得緩衝時間,但鐵木爾不為所動。於是脫脫迷失汗待著數十萬大軍開始在自己廣袤的國土上繞圈子,等待鐵木爾軍的疲憊和疏忽。

可鐵木爾識破了他的計謀,派長子烏馬爾.沙黑率2萬先鋒孤軍深入,故意陷入脫脫迷失汗的大軍之中,盡一切力量拖住敵軍。

烏馬爾.沙黑洗雪前恥,出色的完成了父親交給自己的任務,率領部隊在渾度兒查河流域(今天俄羅斯古比雪夫州)死死纏住脫脫迷失,在鐵木爾率主力趕到之前,沒有讓他撤走。

脫脫迷失汗的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數十萬大軍竟然被如此少的部隊纏住難以脫身。當他面前出現了鐵木爾帝國一望無際的旌旗時,一切都晚了。主力轉移已經失去了時機,此時撤退無遺自蹈死地,無奈之下,只能孤注一擲,與鐵木爾決一死戰。

這一天的渾度兒查河註定要載入史冊,鐵木爾帝國軍與金帳汗國軍近五十萬人馬展開會戰。

鐵木爾將自己的部隊編為七個軍團,互為首尾,不分主次的向敵軍輪番進攻。這種軍團編制遠比脫脫迷失汗所堅持的蒙古傳統“萬戶”編制要有效率的多。

雖然脫脫迷失汗的百戰精銳也給予鐵木爾軍重大傷亡,但最終沒能擋住攻勢。陣型的一角被攻破,隨之導致所有部隊潰散。脫脫迷失汗的主力幾乎喪失殆盡,自己僅和為數不多的隨從逃離了戰場。

這一仗,鐵木爾軍大發橫財。僅繳獲的戰馬每個步兵就分到十到二十匹,騎兵分到一百匹,至於其它牲畜和輜重更是不計其數。除此之外,幾乎每個將領都抓到了大批俘虜,只一個將軍擒獲的奴隸就達5000人。

金帳汗國元氣大傷,所幸鐵木爾軍也損失很大,不能繼續追擊,撤回國內休整。

鐵木爾深知,對於金帳汗國的打擊絕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再接再厲。渾度兒查河之戰後不到4年,鐵木爾便重組軍旅組織了第二次遠征,再次向脫脫迷失汗挑戰。

如果說上一次是作為成吉思汗後繼者的初賽,這一回便是決定最終結果的複賽。而對於脫脫迷失汗來說,這也是一場關係到汗國命運的決戰,是自己的中興之路能否繼續走下去的關鍵。1395年4月15日,脫脫迷失汗糾集了幾乎所有能戰之師,在帖列克河谷與鐵木爾對陣。

鐵木爾仍然用七個軍團如車輪一般輪番向金帳汗國軍陣地發起猛攻,而脫脫迷失汗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將部隊分為左、中、右三翼迎戰,向鐵木爾軍全線進攻。

兩支軍隊如狹路相逢的亡命徒,紅了眼的雙方士兵如修羅一般互相砍殺。這時,已經沒有什麼計謀、戰略可以施展,雙方誰能夠取勝,靠的都是誰的士兵更為兇狠,誰的軍隊更為強橫。

在渾度兒查河之戰喪失了太多主力的脫脫迷失汗終於在士兵的善戰上棋輸一著。經過數個小時激戰,他的左翼軍終於動搖、後退、崩潰,鐵木爾軍乘勢全面合圍金帳軍中翼,將之分割,戰場的局勢完全一邊倒了。

雖然有著萬般不甘,脫脫迷失汗也不得不撤出戰場,將他最後的賭注——數十萬已經和正在變成屍體的軍隊留在了身後。

帖列克河谷之戰讓鐵木爾掌握了完全主動權,但他知道,金帳汗國幅員遼闊,尤其是中心地帶的伏爾加河流域極為富庶。想讓脫脫迷失再也無法翻身,要麼必須將他本人活捉,要麼便必須徹底摧毀金帳汗國的經濟命脈。

既然脫脫迷失已經逃得不知去向,鐵木爾只能採取最為殘暴的方式——進兵金帳汗國腹地。

一場從未有過的浩劫降臨在這個已經有近兩百年曆史的汗國頭上。鐵木爾的軍隊所過之處,所有的城鎮都化為廢墟,所有的村莊都夷為平地,即使散居在草原上的遊牧民也被洗劫並賣為奴隸,對汗國最忠心撤爾克斯人被全族屠滅,汗國財富和權力的象徵阿斯特拉罕城與首都別爾哥薩萊城幾乎從地圖上被抹掉……

這次大掃蕩,將金帳汗國的脊柱徹底打斷了,鐵木爾留下的,除了廢墟還是廢墟,除了屍體還是屍體。

“成吉思汗繼承人”的選舉得出了結果,鐵木爾最終勝出,他的鐵木爾帝國成為無可爭議的“第二蒙古帝國”。

痛打落水狗,幾乎是所有政治鬥爭中的慣例。

為了不給對手任何翻身的機會,在回國前,鐵木爾扶持了一個名叫忽特魯的白帳汗系宗王作為金帳汗,以此來表明,自他心中,失敗了的脫脫迷失汗已經死了。

勝利者總是能得償所願,不久,一直力圖重鑄輝煌的脫脫迷失汗,於1398年在抑鬱中病死在今天俄羅斯的秋明境內。

鐵木爾扶持的忽特魯完全是個傀儡,實權逐漸掌握在曾與脫脫迷失一起避難於鐵木爾處的貴族也迪該手中。1400年,忽特魯汗因飲酒過量而死,也迪該又擁立沙狄別為汗。

也迪該也曾試圖重新振興國家,但宗王們內戰不休,千瘡百孔的局面讓一切努力都成為徒勞,1419年,也迪該在內戰中戰死。

之後,又有不刺汗(約1407-1412年)、帖木兒汗(約1412-1423年)、馬哈麻汗(1423至1459年間)繼任汗位,汗國更是江河日下。

尤其是馬哈麻汗在位期間,大分裂無可挽回的開始了——1438年拔都之弟突哈帖木爾的一個後裔兀魯•穆罕默德在伏爾加河中游建立喀山汗國,從金帳汗國中獨立。1443年,突哈帖木爾另一個後裔哈吉格萊在克里木半島宣佈獨立,建立克里木汗國。

金帳汗國從此改稱為“大帳汗國”。從馬哈麻汗開始,不再有“金帳汗”,而只有“大帳汗”,僅在名義上表示對分裂出去的汗國保有宗主權。

1459年,在馬哈麻汗去世時,他的孫子卡西木又在伏爾加河下游宣佈建立阿斯特拉罕汗國。名存實亡的金帳汗國再次分裂。

馬哈麻汗之後的阿黑麻汗在1480年出兵莫斯科,試圖再次要其臣服,為此約定立陶宛公國一同出兵。此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在烏格拉河與阿黑麻汗對峙時,因為懼怕而臨陣脫逃,所幸俄羅斯軍在失去主帥後仍然拒不後退。阿黑麻汗也沒有決戰的勇氣,再加上立陶宛因為克里木汗國的牽制而無法出兵,於是悻悻退走。

這是金帳(大帳)汗國最後一次對莫斯科公國用兵,莫斯科公國和俄羅斯人終於徹底擺脫了踩在他們頭上240年的蒙古人。

1502年,別爾哥薩萊被克里木汗國的軍隊攻陷後化為焦土,最後一任“大帳汗”賽克阿里被殺,金帳汗國壽終正寢。

除了先前分裂出去的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個汗國外,金帳汗國的廢墟上又崛起了一批國家:

藍帳汗國的阿布海爾汗率部南下中亞,建立了烏茲別克汗國,這個汗國最終滅亡了鐵木爾帝國,算是為金帳汗國復了仇;

烏茲別克汗國後又分裂出哈薩克人(意思是流亡者)進入到哈薩克草原,建立了哈薩克汗國;

在伏爾加河到鹹海地區還出現了諾蓋汗國。

西伯利亞汗國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雖然它建立的時間因為史料缺乏而至今難有定論,但我們的目光終於可以從金帳汗國的身上移開,來仔細看看這個姍姍來遲的主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