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引言

奧斯曼帝國,16-17世紀,亞歐交界處不可忽視的強大軍事帝國。奧斯曼建國伊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位於中亞,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奧斯曼逐漸遷移至小亞細亞。

此後的奧斯曼帝國宛如坐火箭一般,國家實力猛增,先是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消滅了拜占庭帝國,繼承了羅馬文化,隨即又侵吞了伊斯蘭文明,一躍成為了經濟文化繁榮的盛世帝國。

17世紀,奧斯曼帝國是左右歐洲大勢的重要外部力量,法國聯合奧斯曼帝國制定的"東方柵欄政策",壓制住了哈布斯堡帝國的野蠻擴張,維繫了歐洲大陸的動態平衡。

17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張遇到了麻煩,1683年,奧斯曼久攻不下維也納。自此,奧斯曼帝國與歐洲關係緊張,《卡洛維茨條約》的簽署更是標誌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

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紅色區域為奧斯曼帝國領土)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奧斯曼帝國當年崛起正是依賴於優秀的地緣政治,如今的衰落同樣也是由於地緣政治,那麼這個來自於小小的突厥部落奧斯曼如何在兩三個世紀內成為橫跨亞歐非的強大帝國?

它又因何緣故快速衰落,令人稱奇的是,奧斯曼帝國從其衰落開始,苟延殘喘了200多年之久才最終滅亡。也許著就是天意,奧斯曼帝國崛起耗費了200多年,滅亡也持續了200多年,根本沒有所謂的平穩發展期,如此神奇的事情,縱觀古今中外,都極為少見。今天就帶大家探尋一番,從地緣政治角度去發現帝國的興衰榮辱。

“新王登基與舊王退位”,奧斯曼帝國在歐洲崛起的浪潮中,悄然逝去

王朝更迭,帝國興衰往往都是由於另一個國家的崛起,既是歷史的偶然,也是歷史的必然。以奧斯曼帝國的衰落為例,它的衰落似乎不可避免,為什麼這樣說呢?因此當時的歐洲崛起了,從時代背景下去看,16世紀的歐洲各國,在新航路開闢、資本主義浪潮的洗禮下,愈發強大。

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歐洲崛起的資本主義)

17世紀的歐洲,在資本主義春風的吹拂下,誕生了強大的海軍艦隊、威力巨大的武器以及殖民掠奪。歐洲,更準確來說,西歐成為了世界浪潮的中心,伴隨著歐洲各國實力的急速提升,世界各國、各地區要麼淪為殖民地,要麼進入了衰落期,很不幸,奧斯曼帝國就是其中的"幸運兒"。

地理位置的優越讓它早年間繼承了羅馬文明,侵佔了伊斯蘭文明,進而成為了地跨三大洲的國家。但是再強大的王朝在堅船利炮和政治經濟的攻勢下都會敗下陣來,與此同時,歐洲民族國家形成,國家政權掌握在同一民族的手中,不會存在所謂的外人。

反觀奧斯曼帝國,境內各勢力犬牙交錯,各民族之間的利益互相粘連,奧斯曼人早已沒有了開疆拓土的豪邁熱情,龐大的疆域面積在此刻成為了一種累贅,企圖將這帝國慢慢耗死。

奧斯曼帝國上層政權形式的落後難以招架歐洲新型的近代民族國家,經濟上,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海上的遠洋貿易興起,美洲大陸的黃金白銀、亞非地區香料礦產全部改走海洋運輸,奧斯曼帝國控制的陸上運輸通道,成為廢棄之地。

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軍事實力強大的奧斯曼軍隊)

另外,歐洲商人利用精明的頭腦,從奧斯曼帝國進口了大量的礦產資源、貴金屬,這又給工業技術落後的奧斯曼帝國狠狠的上了一課。

日積月累,奧斯曼帝國的經濟出現了崩潰的徵兆,國家赤字嚴重,軍隊補給沒有以前豐厚,士兵戰鬥力大幅下降。勒班陀一役,無敵的土耳其海軍遭遇了慘敗。

奧斯曼人還未走出戰敗的陰影,國內又爆發了內亂,內憂外患撼動著這個疆域龐大的帝國。

1683年,奧斯曼圍攻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誰曾想昔日的帝國雄獅竟然攻不下小小的維亞納,戰爭拖了很久,以至於奧斯曼不得不放棄。這一戰役的失敗也預示著奧斯曼帝國的將來。

17世紀末簽署的《卡洛維茨條約》開創了奧斯曼帝國割讓領地的先河,帝國再也不具備對外擴張的實力了。昔日的龐大帝國開始分崩離析,不得不說,臨近歐洲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歐洲社會轉型的犧牲品。

因果輪迴,歐洲遠洋貿易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經濟崩潰,遲緩的奧斯曼帝國被歷史洪流所吞沒

中世紀之前,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貿易的中心,無數商品經由紅海、地中海、絲綢之路進入了歐洲市場。但是隨著新航路的開闢,遠洋海上貿易的興起,原來作為必經之地的奧斯曼領土不復往日風光,大批船隊開始通過好望角,印度洋進入亞洲市場,貿易邊疆的打破給奧斯曼帝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歐洲遠洋貿易的興盛)

葡萄牙、意大利的香料商人藉助船隊到達印度、中國、東南亞,把當地的香料購買一空,荷蘭政府更是成為了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負責壓榨剝削殖民地

昔年旌旗蔽日,商船往來頻發的紅海、地中海貿易運輸路線一落千丈,奧斯曼帝國無奈之下企圖用武力迫使歐洲國家重走紅海、地中海,卻被威力強大的大炮擊敗了。甚至連位於北非的領土,也被歐洲列強侵佔,淪落為殖民地。

其實奧斯曼帝國也曾有翻盤的機會,那就是大力發展海軍力量。16-18世紀,是歐洲崛起的時代,同樣是海權爭霸的時代,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先後通過海權爭霸崛起,一躍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奧斯曼帝國手中坐擁少有敗績的土耳其海軍,即使無法與歐洲海軍媲美,但是自保尚可。

倘若奧斯曼帝國積極學習歐洲列強,收縮國家領土,依託著黑海、地中海、紅海、印度洋,全力發展海軍,也許近代歷史走向就會發生質變,當然這些都屬於事後諸葛亮。奧斯曼帝國的衰弱歸根結底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尷尬以及沒有緊跟時代的浪潮,最終葬身在歷史的洪流中。

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彼得一世)

“甦醒的北極熊”,崛起的俄國成為了奧斯曼帝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

17世紀末,奧斯阿曼帝國不僅在西進的擴張中遭到了挫折,北部迅速崛起的俄國,成為了奧斯曼帝國陸上最大的威脅,雖然奧斯曼帝國與沙俄的鬥爭取得了短暫的勝利。

但是隨著彼得一世登臨帝位,俄國的一切都變了,赴歐學習後的彼得一世,回國後開始了全面改革,經過幾十年的改革,沙俄一躍成為了亞歐大陸上的北極熊。

俄國不僅在工業技術上學習歐洲國家,在兵制改革、文化習俗,宗教信仰上面也都極力模仿歐洲,歷史證明彼得一世的做法完全正確,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先後從瑞典手中取得了波羅的海附近的海權,又經過兩次亞速海戰役,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了黑海、地中海附近的領海權。

第一次亞速戰役,土耳其人仰仗著高大堅固的亞速要塞,阻攔了彼得大帝親率的沙俄大軍,俄軍死傷慘重,彼得大帝痛定思痛,加大對俄國海軍的改革。次年,彼得大帝率領海陸大軍,再次進攻亞速要塞,這一次土耳其人的亞速要塞沒能抵擋住俄國大軍,俄國由此控制住了進出黑海的要道。黑海從原先奧斯曼帝國的內湖變成了俄國進軍地中海的跳板。

地緣政治造就的慢性死亡,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為何轟然倒塌?

(葉卡捷琳娜女皇)

葉卡捷琳娜女皇繼承了彼得大帝開疆拓土的意志,在其統治期間,俄國依靠先進的軍事技術,強大的武器裝備,通過數次俄土戰爭,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

此後俄國曆代君主,在防備西部歐洲國家擴張的同時,極力吞噬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可以說,近代俄國的崛起是建立在奧斯曼帝國的悲慘命運上。由此可見,沙俄作為奧斯曼帝國北部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

結語

地緣政治的特殊性深刻影響著奧斯曼帝國的興衰。

歐洲社會轉型、遠洋貿易發展、沙俄崛起這些外部因素加劇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此同時,民族衝突嚴重,經濟低迷,統治階級的不思進取也是導致奧斯曼消亡的關鍵。

昔日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最終被歷史的黃沙所掩埋。


參考文獻:

《全通通史》

《土耳其簡史》

《奧斯曼帝國和現代土耳其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