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作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封建王朝國家的歷史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其中有一件讓人們津津樂道的事,那就是在南京建都的政權,基本都不長久。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細數一下在南京建都的政權
三國東吳 223年--280年 吳大帝 孫權 建鄴(今江蘇南京)
東晉 317年--420年 晉元帝 司馬睿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宋 420年--479年 宋武帝 劉裕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齊 479年--502年 齊高帝 蕭道成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梁 502年--557年 梁武帝 蕭衍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陳 557年--589年 陳武帝 陳霸先 建康(今江蘇南京)
五代十國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昪 金陵(今江蘇南京)
不難發現各政權存續時間都不長那這是為什麼呢?
南京曾是影響國際的大都市。說起南京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意大利的利瑪竇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曾寫道:“到處是殿、廟、塔、橋,歐洲簡直沒有能超過他們的類似建築……在整個中國及鄰近各邦,南京被算作第一座城市。”南京在當時可謂亞洲第一城市。不僅如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南京都曾是影響國際的大都市。而從歷史角度看,只有北京和西安能與南京相媲美。
南京閱江樓
棲霞山
- 風水因素
中國講究風水,作為都城,必定為陽最好,看西安和北京,北京處於陰山之南,山之南為陽,西安出渭水之北,水之北為陽,南京處長江之南為陰,長江為一條大青龍,因此南京風水不會太差,偏安還是很好的寶地。但定都南京的政權往往國力弱小於是被更為強大的政權吞併也不奇怪。
另外據《景定建康志》記載:“父老言秦(始皇)厭東南王氣,鑄金人埋於此。”並說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後,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獲得,富了一國。”又傳說秦始皇並沒有真的埋金,而是詭稱在山中埋金,這樣,讓尋金的人在山的前後南北“遍山而鑿之,金未有獲,而山之氣洩矣”。這是秦始皇驅人鑿斷山脈破壞王氣風水地形的計謀。既然王氣已斷,那在此建都的政權也難成氣候。
- 安全角度
我國古代悠長的歷史中威脅古代中原王朝的敵人主要是北方遊牧民族,所以政權的首都必須建立在黃河流域,用以抵禦北方外族的邊患。試想一下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住在南京城裡,北邊突厥入侵的消息最快也要十幾天才能收到,能你發覺之後人家早就搶完開溜了,那還能等到你發兵救援。所以除了造反割據的草頭王,還有被趕到南方區的偏安政權沒辦法之外,稍有雄心的君主都不會選在南京建都,既然沒有雄心壯志,被吞併、滅國是遲早的事情,南京城本身是無罪的。
再者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京的城防並不強,你別看有長江天塹來做屏障,自唐朝之後長江幾乎就沒能擋住多少進攻。舉個例子來說吧,北宋靖康之變,康王趙構千辛萬苦在南方集合力量建立南宋政權。可是剛剛成立沒幾天,金國完顏兀朮就帶兵南下,搜山檢海捉趙構,當時的臨時都城建康,也就是南京幾乎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抵抗,鐵浮屠輕而易舉的突破長江天塹,南下腹地肆無忌憚。所以南宋不得已才在浙江杭州建立臨都,這才保住半壁江山一百多年,如果建在南京,隔三差五就讓人突破圍城誰也受不了。而這樣的政權往往也是不穩定的,因此短命也在所難免。
- 地理因素角度
從地理上來說南京是虎踞龍盤之地,依山傍水,更有長江天險橫亙城外,易守難攻,讓人會產生一種“守成求穩”的意識,從而逐漸失去攻略開拓、問鼎中原的雄心。而且南京處於整個中國的東南一隅,一道長江“天塹”把它與遼闊的北中國隔斷,最易於偏安苟且。
- 經濟因素
南京地處江南,魚米水鄉之地,風景秀美之處,人總是趨於安居的動物,所以朝臣在這種安適的環境中很容易不思進取,滋生淫樂,自然無法保朝代久遠。
當然政權短命的因素還有多種,但上述幾種因素在我看來是對南京政權短命的合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