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鄉村小學校長的“辦學經”

早上5點,整座大山還在沉睡,和永強家的燈就亮了。作為校長,和永強習慣早上到學校轉轉。他到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第三小學快3年了,這期間,學校從一所鄉村薄弱校一躍成為在縣裡乃至州里名列前茅的優質校。鄉親們紛紛說:和校長管理學校有一套!

讓孩子愛上學校

和永強剛到德欽三小時,學校有些學生因為學習跟不上而逃學。和永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挨個去家訪把學生勸回來。但是,怎樣徹底留住他們?

和永強找了兩個突破口:校園體育和書香校園。

為了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找到自信,和永強力主加大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經過一番努力,學校建起了標準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組建了足球隊、籃球隊、舞蹈隊,學生們“動起來”了。

這一招還真有效。

學生小魯過去總找各種理由請假逃學。和永強經常和小魯談心,又推薦他進了學校足球隊。小魯在踢球中找到了自信,不逃學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小魯還參加了縣裡的少先隊代表大會。

現在,校園體育文化更加濃厚,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縣州省各級籃球、足球聯賽中,德欽三小多次獲得優異成績。

動起來了,還要學起來。從哪兒入手?和永強在校園做了一個小小的設計:長在樹上的書。進校門,有兩棵大樹。和永強把樹下的休息空間打造成了書屋。現在,不僅在大樹下有書屋,學校沿途也都設計了小書屋,學生們可以隨時取閱圖書。早上六七點,學生們在書屋下用晨讀迎來了新的一天。“我們學校的圖書,生均達到了三五十冊。”和永強自豪地說。

和永強的閱讀計劃推出才兩年,校園裡愛看書的孩子們就多了。和永強說,愛運動和愛閱讀的孩子,會充滿幸福和陽光。

讓教師愛上校園

德欽三小是一所全寄宿制學校,除了寒暑假,學生們全年都在學校。這也意味著教師們除了教學,還要付出更多。

為了學生安全,學校建立了教師值周制度,值周教師24小時陪伴學生,同吃學生食堂、同住學生寢室。開始,教師們不積極,和永強就把自己排在值周第一個。不輪值時,他也每天早起查食堂,晚上查寢。和永強說,自己有一個原則:校長做不了的,不要要求教師做;教師做不了的,不要要求學生做。有了校長以身作則,教師們都慢慢主動起來。

除了後勤管理,和永強也注重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升。和永強始終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一生的努力和追求方向,把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創新型教師作為自己的目標,把“言教、身教、心教”融為一體。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業務素養,更新教育觀念,深入鑽研教材,認真研究教學方法,瞭解每個孩子的需求。同時,他帶領學校教師“認真備課,充分準備,少講多練,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建立“課前查設計、課中查落實、課後查反思”的三查制度,建立了校級專家型教師隊伍。

平時,和永強也很關心教師的生活。從一日三餐到教師子女上幼兒園,學校都解決了。教師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教師阿香從教8年了,她的孩子在學校的幼兒園就讀,“校長幫我們考慮到了,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阿香說。

讓鄉村學校更有精氣神

學生們喜歡上學,教師們熱愛自己的工作。和永強想把學校帶到更高層面。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不是得到多少,而是留下多少。”和永強說,他想給學校留下三小的精氣神。

夢想,是和永強給每個孩子上的第一節課。一年級入校的德育課上,和永強會問孩子們的夢想是什麼。六年級的畢業課上,和永強還會問孩子們的夢想。

“我希望三小的孩子們有鄉下人的淳樸誠實,也有城裡人的素質和自信,好好讀書,長大以後回報社會,幫助更多的人。”和永強說。

現在,每個三小人都認同了三小精神:有夢想、會感恩、懂禮貌、守規矩。

和永強自己也有夢想。他在鄉村學校工作了29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和永強和他帶領的學校先後獲得50多次表彰,他自己也榮獲了“雲南省鄉村從教20年優秀教師”“省級德育先進校長”等稱號。

“為了孩子,我願意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這個簽名檔,和永強用了10多年,他說自己還會繼續用下去。

上一屆學生畢業,新一屆學生入校。晚上9點,孩子們在校園故事的陪伴下逐漸入睡。晚上10點,和永強巡查完學校,伴著蟲鳴和沉靜的夜色,走在德欽三小的校園裡,校園靜謐,安詳,溫暖。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26日第2版

作者:本報記者 張春銘 項佳楚 徐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