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侯: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森林覆盖率达59.27%

福州闽侯: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森林覆盖率达59.27%

(原标题:闽侯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森林覆盖率达59.27%)

17日下午,闽侯县白沙镇大目埕村大坪顶山场,300亩果园里一派忙碌景象。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脐橙树挺立在山坡上,枝头开满雪白的橙子花。一片雪白之中,绿意点缀其间。

福州闽侯: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森林覆盖率达59.27%

网络配图

白沙林业站站长江道勇指着点点绿色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今年为修复生态,在脐橙林空地上新种的闽楠。村民们在管护自家橙树的同时,也自发地呵护着这些闽楠。

大坪顶山场是白沙镇生态保护修复的缩影,也是闽侯县生态保护修复的缩影。今年初,闽侯县印发《2020年闽侯县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对白沙镇、青口镇等10个乡镇28个村共计1473.2亩的土地进行生态保护修复。除了已经开展的果园生态修复外,还涉及水土流失、坟墓综合治理,以及因公路、铁路、能源、房地产、旅游开发、矿产等项目建设造成森林生态破坏的修复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以大坪顶山场为例,300亩果园涉及20户果农,果农们担心补植会影响脐橙的产量和质量,在裸露山体整治试点工作开始时都不愿配合。”江道勇说。

为推进工作,闽侯县派出联合工作组,与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动员,顺利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在多次实地调研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最终选择闽楠这一乡土树种作为补植品种。如今,阔叶树苗郁郁葱葱,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带来绿意,曾经“秃头”的山地正被一抹抹新绿代替,将闽江两岸打造成新的绿色生态景观带。

为了保护绿水青山,闽侯县在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在科技治虫和名木古树保护上也下了大力气。

最近几天,在竹岐、洋里、小箬、廷坪等山区,时常能见到无人机从上空飞过,这是闽侯县林业科技人员正在喷洒绿(白)僵菌粉,用以防治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松林一旦染上松材线虫病就会大量变红,极大地危害森林健康。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喷洒均匀、作业效率高的优势,今年闽侯县首次用无人机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采伐改造370亩、挂设诱捕器2000套、白(绿)僵菌防治4321亩”的任务,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来源:福建报业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