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閩侯:推動生態保護修復 森林覆蓋率達59.27%

福州閩侯:推動生態保護修復 森林覆蓋率達59.27%

(原標題:閩侯全力推動生態保護修復 森林覆蓋率達59.27%)

17日下午,閩侯縣白沙鎮大目埕村大坪頂山場,300畝果園裡一派忙碌景象。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臍橙樹挺立在山坡上,枝頭開滿雪白的橙子花。一片雪白之中,綠意點綴其間。

福州閩侯:推動生態保護修復 森林覆蓋率達59.27%

網絡配圖

白沙林業站站長江道勇指著點點綠色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今年為修復生態,在臍橙林空地上新種的閩楠。村民們在管護自家橙樹的同時,也自發地呵護著這些閩楠。

大坪頂山場是白沙鎮生態保護修復的縮影,也是閩侯縣生態保護修復的縮影。今年初,閩侯縣印發《2020年閩侯縣森林生態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對白沙鎮、青口鎮等10個鄉鎮28個村共計1473.2畝的土地進行生態保護修復。除了已經開展的果園生態修復外,還涉及水土流失、墳墓綜合治理,以及因公路、鐵路、能源、房地產、旅遊開發、礦產等項目建設造成森林生態破壞的修復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成為擺在林業工作者面前的難題。“以大坪頂山場為例,300畝果園涉及20戶果農,果農們擔心補植會影響臍橙的產量和質量,在裸露山體整治試點工作開始時都不願配合。”江道勇說。

為推進工作,閩侯縣派出聯合工作組,與鎮村幹部挨家挨戶宣傳動員,順利打消村民們的顧慮。在多次實地調研並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後,最終選擇閩楠這一鄉土樹種作為補植品種。如今,闊葉樹苗鬱鬱蔥蔥,無論春夏秋冬都能帶來綠意,曾經“禿頭”的山地正被一抹抹新綠代替,將閩江兩岸打造成新的綠色生態景觀帶。

為了保護綠水青山,閩侯縣在生態保護修復的同時,在科技治蟲和名木古樹保護上也下了大力氣。

最近幾天,在竹岐、洋裡、小箬、廷坪等山區,時常能見到無人機從上空飛過,這是閩侯縣林業科技人員正在噴灑綠(白)僵菌粉,用以防治松材線蟲病。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的一種毀滅性流行病,松林一旦染上松材線蟲病就會大量變紅,極大地危害森林健康。利用無人機機動靈活、噴灑均勻、作業效率高的優勢,今年閩侯縣首次用無人機對松材線蟲病進行防治。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治“採伐改造370畝、掛設誘捕器2000套、白(綠)僵菌防治4321畝”的任務,有效遏制了松材線蟲病的發生和蔓延。

來源:福建報業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