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風采】我們的“百變女戰士”——林慧娥

  世界衛生組織將2020年定為“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之際,醫護人員始終在戰“疫”最前線,越來越多的白衣天使以及她們工作背後的辛酸被人民所瞭解。我們也將目光聚焦在我身邊的護士和助產士,為我們身邊的護士和助產士點贊!

【戰“疫”風采】我們的“百變女戰士”——林慧娥

  她叫林慧娥,泉港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的一名助產士。平時工作中,從基礎護理、產程觀察、產婦的心理慰藉、指導母乳餵養、為產婦擦汗喂水、幫寶寶洗澡換衣,到產婦的出院指導,她都事無鉅細,步步到位,即使再忙,她也不會有怨言。她說,作為一名產科助產士,辛苦一些沒事,只要能讓孕產婦順利生產,母子平安,讓家屬安心,我就很開心,而且每當看著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天使降臨,我常常會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幸福感。都說助產士的雙手托起了一個又一個初升的太陽,而這雙手同時也託舉著對生命的敬畏,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1月29日,泉港區組建第二批醫療救治應急隊,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同事跟她開玩笑說,名一報有可能會被派去武漢,她笑著說:沒事,科裡就我姐妹多,我去更合適。說笑歸說笑,勇敢的她其實就是想在這場戰“疫”中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2月6日接到區裡通知,她便離開醫院同事,加入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從一名助產士變身為一名泉港區醫院感染科的護士。從最開始的上崗培訓,到後面的獨當一面,她認真學習中間的每個環節,尤其是對病人各方面的護理和對自身的安全防護。

  感染科的工作不同於婦產科,因為是特殊科室又逢特殊時期,留觀病人其實就相當於隔離,除了不能跟外界自由交流外,還有對核酸檢測結果的忐忑,“關”在裡面的人心情很壓抑,有時怕他們一個人太孤單,她就會特地打個電話跟他們說說話,如果桌上剛好有點零食或水果,她就會提一些進去給他們,不會讓他們覺得“關”在裡面了就沒人管了。一次值班,她從下午四點上班一直忙到凌晨十二點腳步才歇下來,後背全是汗,肚子也是餓得咕咕叫,這期間有一位從廣州回來的老人,因為時間很晚了,食堂已經不供餐了,穿著隔離衣她也沒辦法拿手機幫他叫餐,就將值班室裡自己的兩袋麵包拿給老人家,而她自己忙到下班都沒吃上飯,為此胃還跟她鬧了不小的意見。

  在感染科難免要進隔離病房,隔離病房內的一切消殺工作都要當班護士親歷親為,穿防護服進入隔離病區進行一天的治療護理工作、定時監測體溫、詢問有無不適症狀、隨時巡視靜滴、指導各種口服藥的用法、床單位的整理與消殺、醫療垃圾的處理等等。常常一班下來,衣服差不多也已經溼透了。即便這樣,她也總是笑著說:沒事,就當減肥了。

【戰“疫”風采】我們的“百變女戰士”——林慧娥

  除了病房的工作,她還要負責對一些特殊疫區返泉港人員與特殊發熱人員的排查,因為是特殊人群,他們不能隨意走動,得待在特定地方,有時候就是隻有一個病人,她也要檢驗科、收費處、感染科幾個科室輪流跑,幫忙辦門診卡,跟進收費問題。還要逐個進行核酸的採樣,採一個就必須換一套隔離衣、手套,進行手消後才能進行下一個的採樣,抽血,然後一個一個帶去CT室拍片,刷卡,親自送血標本去檢驗科,去門診藥房取藥,穿好防護進去病房跟病人交待清楚藥的用法用量,遇到老人不識字,怕她吃錯了,她會細心地拿密封袋幫她把每頓的藥量分好裝袋,然後再三叮囑,並告訴她有不懂的不清楚的隨時按鈴詢問。她說:我就想盡我所能縮短中間可能耽誤的時間,盡我所能多幫他們做些事,讓他們早點放下那顆懸著的心。

  3月23日她回到了自己的單位,同事都笑著說她是這次疫情防控中拯救了一小部分人類的女戰士,這個90後姑娘靦腆地笑了。對於她的重回組織,同事都很高興,但也是在這一天同事們才知道原來她的甲狀腺出了點問題,一直在吃藥,所幸後來複查結果是好的,這也讓同科室同事都跟著鬆了口氣。而在防疫一線工作了46天的她說:在感染科工作期間的點點滴滴將會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一段記憶。

  4月7日她又再度請纓參與到重點地區返泉港人員的核酸檢測採樣工作中,她也為此變身為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為了避免任何可能導致採樣時間耽擱的因素髮生,她每天早早到區疾控中心做好採樣前準備,保證物品齊全,再準時到定點酒店為返泉港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採集。為了減少被採集者對咽部跟鼻部操作過程中的不適,她儘量做到精、快、準,面對採集者焦慮的心情,她深感理解,並耐心解釋化驗結果的時間跟準確性,她說:我們會第一時間反饋給相關工作人員的,請你們放心!

  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護士和助產士,我們最最親密的姐妹和戰友——林慧娥,她熱愛她的工作,在她平凡的工作中時刻用細節彰顯著她的不平凡。這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林慧娥,只要組織有需要,她就是那個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能力的百變女戰士。(區婦幼保健院 林明琴)

  來源:泉港衛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