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河南發佈疫情防控最新通知!@許昌

豫疫情防指〔2020〕28號


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各省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省直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和全省衛生健康大會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就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突出常態化防控重點


(一)強化境外來豫返豫人員管理。做好豫籍境外人員安撫工作,積極勸導其儘量留在當地;加強口岸衛生檢疫,全面落實健康申報、體溫檢測、醫學巡查、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核酸檢測、14天集中醫學觀察、社區管理等防控措施,實施嚴格的入境人員閉環管理,構建“從國門到家門”的多層次全方位防控鏈條。


(二)強化中高風險地區來豫返豫人員管理。加強人員信息排查登記,對武漢來豫返豫人員全部免費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和血清檢測,將持湖北健康碼“綠碼”、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和血清檢測陰性的武漢來豫返豫人員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不得采取歧視性措施。


(三)強化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將檢測範圍進一步擴大至新冠肺炎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有特殊要求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以及入境人員等。

嚴格落實對無症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14天集中醫學觀察以及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後的隨訪複診等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四)強化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跟蹤管理。細化隨訪流程和完善隨訪措施,及時對出院患者開展健康指導和健康狀況監測,做好跟蹤隨訪、康復和健康管理,對“復陽”患者立即隔離治療,對其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醫學觀察。


二、健全常態化防控機制


(一)健全及時發現機制。加強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相關病例監測和傳染病網絡直報。強化門急診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管理,對發熱門診就診患者和門急診高度懷疑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要及時進行核酸檢測,實現應檢盡檢。

落實發熱門診回訪機制,全程掌握髮熱病人健康狀況。對疑似或確診患者按照有關規定登記、報告和隔離,及時轉入定點醫院進一步診斷或治療,不得擅自允許患者自行轉院或離院。建立疫情防控期間在診所、零售藥店購買治療發熱類藥品人員信息登記報告制度。


(二)健全快速處置機制。對新增確診、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要在2小時內完成網報、12小時內完成實驗室檢測、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確定合適疫點範圍,嚴格落實疫點消毒、隔離、醫學觀察等各項措施,對密切接觸者及時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加強基層疾控中心建設,提高檢測能力,縮短檢測時間。


(三)健全精準管控機制。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加強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觸人員的追蹤管理。劃小管控單元,對出現上述人員的村、小區、單位實施精準管控,落實落細體溫檢測、掃碼登記、限制人員流動等防控措施。


(四)健全有效救治機制。定點醫院不撤銷,隔離病區不縮減,備足留觀床位,保留各級專家組建制,保持工作梯隊編組,隨時能夠進實驗室、進隔離區;疾控機構、醫療機構要確保藥品、試劑、防護用品儲備充足。堅持科學施治和防護,堅持中西醫結合,實行分級分類診斷救治,將新增確診病例中的輕症患者集中到市級定點醫院、重症患者集中到省級定點醫院實施救治。


三、因時因勢調整防控舉措


(一)分類實施差異化防控。因地制宜實施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差異化防控,堅持“逐步、適當放開”原則,凡是涉及人群聚集性的活動,應當在科學研判疫情形勢的基礎上審慎開放,減少集中聚集風險。生活服務類場所在做好室內通風、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健康監測的前提下正常營業,開放式活動場所有序恢復正常營業,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暫不開業。

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監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單位,要做好風險防範,加強人員防護、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醫療機構要強化感染防控,做好醫務人員防護,嚴防院內感染事件發生。對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學生等群體給予重點指導,增強其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


(二)強化防護物資供應保障。優化醫用防護物資生產儲備,加大普通醫用口罩供應力度,更好滿足常態化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需要。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支持有資質有信譽的企業有序出口。嚴格出口質量監管,依法嚴肅查處沒有資質和不按標準生產、哄抬防疫產品和原材料價格等行為。


(三)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加快恢復生產秩序,及時梳理和取消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不相適應的防控措施,不得采取審批、備案等方式延緩企業復工,加快推動全產業鏈復工復產和服務業復工復市。做好園區、工廠、樓宇、食堂、宿舍等場所空氣流通、清潔消毒相關防疫管理,加強健康監測和出入登記管理,及時掌握員工流動情況,落實員工個人防護要求,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和集體活動。對文化旅遊、餐飲及空間密閉且人員集中的場所,通過預約、分流限流等措施控制人員密度。大型公眾聚集性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

完善物流快遞業相關防控措施,允許快遞人員進入社區(村)配送。


(四)穩妥有序推進開學復課工作。紮實做好返校前準備,科學制定返校方案,充分儲備防控物資,精準摸排人員狀況,全面整治校園環境;強化返校後管理,認真落實體溫檢測、分班教學、分散住宿、錯峰就餐、環境消殺、應急處置等措施,確保校園平安穩定、教學安全有序。


(五)確保人員流動有序暢通。在有效防控前提下,全面恢復城鄉道路、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可不實施上崗前隔離;合理安排公共交通線路、班次,確保火車站、機場、公路客運站等樞紐的接駁班線正常運營。做好開窗通風、司乘人員佩戴口罩、一班次一消毒等防護措施,加強交通運輸防疫與安全管理。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壓實防控責任。因時制宜調整完善疫情防控領導機制,優化指揮調度、科學調配力量,該加強的加強、該精簡的精簡,有序推動疫情防控由戰時機制向常態化治理轉變。落實屬地責任,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對屬地常態化防控工作負總責。落實部門和行業責任,衛生健康部門要發揮聯防聯控牽頭部門作用,承擔好統籌協調、研判疫情形勢、提出政策建議、提供技術支持等職責;其他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行業、系統管理,制定好防控措施並落實到位。落實企事業單位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本單位防控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落實社區防控責任,做好組織動員、健康教育、信息告知、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管理、環境衛生治理、物資準備等工作,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落實到人。落實個人家庭防護責任,自覺履行防控責任義務,養成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少聚集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完善應對預案。各地要準確掌握轄區內可用於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的醫療機構、救治床位、儀器設備、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實驗室檢測能力、防護物資的數量、分佈等,提前研判疫情形勢,制訂包括調配人員、對口支援、物資保障、技術支持等在內的應對預案,並根據疫情嚴重程度確定啟動條件和採取的應對措施,確保在發生疫情時能夠迅速按照預案有效開展醫療救治工作。醫療機構要根據自身所處地理環境、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定位,查找薄弱環節,制訂不同疫情防控壓力下的應對預案。


(三)加強宣傳引導。科學完善疫情常態化防控宣傳引導方案,健全信息公開發布機制,構建以政府權威發佈為主、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輿論引導為補充的信息發佈體系,及時向社會公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信息,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強輿情研判和引導,加快虛假信息甄別,及時消除負面影響,傳播弘揚正能量。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倡導並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2020年4月17日

來源: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