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院文化傳播學院:把專業協同的“實踐課堂”設在迎新現場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連峰 王曉輝)“老師,老師,觀看直播的人數在持續上升!不到一個小時,快達到1萬人了!”10月10日上午,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漢語言文學三個專業協同推進,影創、聲創、文創三個團隊實踐聯動的“山青有我·萌新報到”直播活動準時開啟,負責此次直播活動的學生導演之一劉曉冉看著不斷攀升的觀看人數,非常激動。

山青院文化傳播學院:把專業協同的“實踐課堂”設在迎新現場

緊緊圍繞學校大局和中心工作,在重大活動中,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練兵深度結合,將專業提升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依託專業優勢和專業力量服務學校事業發展,正是此次迎新直播活動的亮點所在。

熟悉校史院情,明確目標方向

此次活動的策劃過程中,文化傳播學院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了活動目的,結合正在開展的“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主題教育活動,策劃團隊在直播中單列“新生話節儉”版塊,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的高度認可。

直播期間,學院院長劉紹芹介紹了學院整體情況和發展定位,明確了培養應用型文化傳播人才的使命。學院三位專業負責人詳細介紹學院專業人才培養特色與成效,併為新生解答專業學習的疑惑。學院黨總支書記王連峰通過直播講述校情校史,向新生們介紹大學生活以及學院學生服務與管理的相關舉措。

一系列詳細的介紹,讓同學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學校學院建立直觀的認知,瞭解學院育人方案,結合自身目標與理想,樹立大學生涯的第一個目標。

山青院文化傳播學院:把專業協同的“實踐課堂”設在迎新現場

定製獨家記憶,傳遞山青溫暖

通過直播可以看到,文化傳播學院結合專業特色,運用專業技能,為2020級新生準備了一系列獨一無二的驚喜。

“我在山青,家長放心。”考慮到受疫情影響,部分新生家長不能陪同,通過此次直播可以讓遠方的家長放心,體現出學院人性化服務。活動還增加了直播晚上各班班會的內容——“開學第一課”,把每位新生的笑臉收錄到鏡頭內,並重點採訪了來外省的新生同學和班主任老師,讓家長通過直播畫面看到孩子、瞭解老師,進一步消除家長的擔心。“記錄瞬間,對話未來。”在迎新現場,學院準備了簽名牆、“時光錄像機”和“時光信箱”,學生可以選擇拍照、錄像、寫信等方式記錄第一天大學生活,對話四年後的自己。“溫暖祝福,化解鄉愁。”學院為每位新生特別定製330餘張卡片,通過文字的力量,讓新生更好地適應陌生環境,緩解思鄉之情。一個個定製驚喜中,幫助新同學逐漸建立歸屬感,消除陌生感,儘快融入大學生活。

山青院文化傳播學院:把專業協同的“實踐課堂”設在迎新現場

專業實踐練兵,培養學習興趣

據悉,此次活動共有40名不同專業學生和9位專業教師參與,“教師指導、學生主體、師生合作”,通過影創、聲創、文創協同聯動的形式,向全校師生及新生家長實時報道迎新現場情況。他們提前瞭解報到流程,推測熱點,精心策劃了6路現場報道小組、3個室內演播小組,完全參照新聞事件直播報道設計各個環節。直播活動結束後,他們馬上召開總結會,總結經驗、分享收穫,整個過程突出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印證理論”的教學理念。“今天其實是一場專業實戰大練兵,這個直播發揮了學院專業群的實力,教師指導,學生主體、師生合作,相互補充,共同完成直播任務。”學院黨總支書記王連峰說。

山青院文化傳播學院:把專業協同的“實踐課堂”設在迎新現場

助力人才培養,實現共同成長

直播活動由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教學副院長全程把握宣傳工作紀律,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研討直播方案、破解技術難題,實現共同成長。

“其實,我們目前的實踐經歷相當少,這次直播剛好給了我這個機會,能夠真正深入到社會層面展開實踐。”播音主持專業袁陛如在此次直播當中擔任外景記者,面對這次特殊直播體驗,她認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鍛鍊。

直播活動對學院整個專業群能力進行了檢驗和促進,使學生做到了對專業知識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快速提升專業能力,學院把直播表現作為課程考核評價的重要標準,倒逼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反思自身專業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數據顯示,截至直播節目結束後一小時,共有近3萬人觀看直播。

文化傳播學院院長劉紹芹介紹:“通過點線面結合、逐層遞進、專項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實現學科滲透、專業協同、能力整合、實踐聯動,強化成果導向和社會服務是我們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路徑探索。這次活動就是我們這種理念的一次集中檢閱,現在來看,效果非常好!”

山青院文化傳播學院:把專業協同的“實踐課堂”設在迎新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