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高管工作,年輕美女隻身珠海創業,是如何躋身湘菜頭部品牌?

放棄高管工作,年輕美女隻身珠海創業,是如何躋身湘菜頭部品牌?

本期【餐飲】——回家湘創始人黃海鷹


今有湘菜女俠,其名黃海鷹。


因親情創立“回家湘”,卻又在“回家湘”管理中去親情化,推行門店合夥制,號召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如今回家湘已經在珠海、中山、廣州、長沙和武漢等地開設了40餘家直營店。

黃海鷹本人也於2016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湘菜人物”,在20餘載漫漫創業長路,是她心中的責任和肩上的擔當,帶領回家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久屹立不倒。

01 做正直的人

1969年,夏秋之交,老黃家迎來了第二個孩子,這名女嬰,便是黃海鷹。

她身上有很多“一看就是湘妹子”的特點。不算柔和的面部線條,相對低沉的說話嗓音、乾脆利索的行動作風……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讓她給人留的第一印象是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的俠女風範。

黃海鷹從小就與其他姊妹不同,有時候父母大聲一喊:“這事情是不是你做的?”特別是父母準備動用“武力”的那一剎那,很多人都當場屈服了。但是如果不是黃海鷹做的,她絕不會認錯,就算捱打,她也敢於反抗,不會屈服。

湖南人的精神在血脈中流淌,她從小就明確要做個正直的人。

那時上學還有勞動課,有一次學校組織去茶廠採茶,母親愛女心切,隨口說了句:“你給學校交五塊錢,不要去採茶了。”但倔強的黃海鷹有自己的價值觀,她從心裡認為這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堅持自己的想法,參加勞動課。

父母對孩子的管理比較寬鬆,不會強求孩子做任何事情,希望孩子們能夠自我管理。父輩們忙碌的創業時期,讓黃海鷹的童年少了陪伴,但同時也多了一份自由和自主。

她很小就明確知道自己每個階段該做好哪些事情,不用父母的嚴格管教,也依然自律,努力學習。喜歡語文,熱愛寫作的黃海鷹按照自己的意願考入華中理工中文系。

古語云“無湘不成軍”,讓湖南這片紅色熱土又有了新的擔當,它們共同造就了湖湘文化的靈魂:敢為人先。

黃海鷹的父親是當時少有的高中生,在當地也算得上有才華、有智慧,有名望的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公務員是大家公認的最好職業。但黃海鷹的父親卻不這麼想,他雖然沒有資源、也沒有背景,但是憑藉膽識和魄力,嘗試各種買賣,成為那個時代鳳毛麟角的人物。

父親嘗試過很多職業,考取過飛行員、當過老師,也當過郵政員,後來選擇劍走偏鋒——經商,從零售百貨、批發,到有自己的小型百貨公司,曾一度規模做的很大,名聲大噪。

這些正如黃海鷹所講:父親身上的勤奮、魄力、智慧、冒險精神、以及善於抓住一切機會,敢於挑戰的精神,成就了他。

父輩的創業發展到後期,因管理的系統性不強,曾經一度的輝煌,最終化為烏有。

作為改革開放的第一代生意人,父輩踐行著愛拼才會贏,他們聰敏過人,他們身體或許並不偉岸高大,也許褲腳上還有泥土,但他們的心永遠想著星辰大海。

黃海鷹父親的敢為人先和創新精神讓他走向人生光輝時刻,讓黃海鷹從中也看出來——守業相較於創業,更難。

因為家庭的耳濡目染和親身感受過父親的創業經歷,黃海鷹的性格中不僅具備湖南人的乾脆幹練、敢為人先,也吸取父輩教訓,更加穩中求進。


02 放棄穩定的工作

作為湘妹子,黃海鷹身上始終有著股犟勁兒,勇敢和擔當在她身上也很早就顯現出來了。

大學畢業之際,黃海鷹面臨的是家庭破產的窘境。體制內一個月幾十塊錢的微薄收入,對於當時的家庭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更不是她想要給予家人的人生,只得另謀出路才行。

那時,大哥已經結婚了,在體制內工作,妹妹還小在上學,弟弟在學藝。家裡頂樑柱的父親,也是負債累累。作為家中的大女兒,黃海鷹想要趕緊掙錢,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改革開放不久,珠海這座城市發展很不錯,工資也相對內陸高很多,黃海鷹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了南下工作生涯。

1991年初到珠海,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司採購部的文員,幹勁十足的黃海鷹在三個月後就升到了總經理助理一職,這中間多的是眾人不知道的付出和拼搏。

有時別無選擇,便是最好的選擇。

黃海鷹只能一路向前,三年後憑藉上份工作的豐富經驗,順利入職一家港資上市公司。但那時的市場情況不同於現在,大陸人上升空間有限,她在這家企業望見了自己的未來,最終也選擇離開。

經驗豐富的的黃海鷹,入職另一家上市企業,做的是首飾行業,負責內銷和外銷,這個拼勁十足的湘妹子做到了中國市場經理。

相對於現在,那時很少有大陸人能夠達到如此高職位,黃海鷹做到了,但是儘管已經達到高職高薪的職位,她內心始終沒有歸屬感,因為到任何公司都會遇到職業天花板,她也並不滿足於此。

彼時,黃海鷹的弟弟也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孩子,他憑藉學成歸來的廚技開始“走江湖”,經常奔波於各地,幾個月在這個城市,幾個月在那個城市,有活幹的時候,一個月收入有幾千塊,但是工作性質不穩定,有時幾個月都是空閒,總體來說存不下什麼錢。

1999年的時候,弟弟說又要去“走江湖”,黃海鷹思索著,怎麼樣才能讓弟弟工作穩定些,還可以把家人聚到一起。帶著思鄉情節,黃海鷹對弟弟說“不如我們一起開家店,做家鄉菜吧。”

放棄高管工作,年輕美女隻身珠海創業,是如何躋身湘菜頭部品牌?

黃海鷹與湘菜結緣

黃海鷹的這份思鄉之情,從此就與湘菜結緣了。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姐弟兩人在黃海鷹工作的城市,找了一家店鋪,那時候還不懂得選址,為了降低開店資金,珠海和中山交界的位置,花了幾萬塊錢,開了一家只有十幾張桌子的門店。

其實開餐飲店,特別又是外地菜,在當時還是挺不入“主流”的做法。“凡是外地菜都不高端”,就是那時的普遍現象。

但是,黃海鷹卻把小飯館做出了自己的規格和特色,相對於當時的外地菜,她的飯館窗明几淨、店裡員工有自己的工牌工衣,也有自己專業話術。

這條街,店鋪開開停停,換臉如翻書,她的店倒成了古董店,老顧客越攢越多,不管外面市場風雲變幻,豁出命地幹活,一個鋼鏰兒一個鋼鏰兒賺。

隨著時間積累,店裡用餐的白領也逐漸增多,生意還是挺順利的。

03 湖湘情節:回家湘

截止到目前為止,她的每一步都磕磕絆絆,卻又伴隨著奇蹟。

開第一家店的時候,黃海鷹還沒有連鎖思維,只是有種思鄉情節和尋根的執念,剛好做湘菜——回家湘,解開了她內心的疙瘩,讓她尋找到了“根”。

直到第一家店生意日漸火爆,她才有了開第二家店、第三家店的想法。第二家店開業後,她認為:如果想要再發展,必須從公司內離職,全心全意投入到餐飲創業中。也正是這一舉動,讓她有了連鎖品牌的意識。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在競爭激烈,積極求變的市場中,回家湘一路的發展沒有刻意快速擴張,抵制住各種市場誘惑,做一家就要做好一家,始終堅持走直營發展之路。

直到2015年才進入高速發展時期,3年開了19個店,每個店的規模都是上千平方米。始終按照自己的步調,積極革新、穩步前進。

放棄高管工作,年輕美女隻身珠海創業,是如何躋身湘菜頭部品牌?

回家湘每個門店面積都是上千平米大店

回家湘現在進入第四次品牌迭代:

第一代,主打原汁原味——土裡土氣,土的有味;鄉里鄉氣,湘的實惠。

第二代,門店做大面積,做宴席——您有喜事,回家湘辦。

第三代,把湘菜做的時尚、高級、裝修體驗更精緻——您有喜事,回家湘辦。

第四代,湘菜也要養生,迴歸到原材料的本味,做好的原材料。

21年的厚積薄發,“回家湘”成就了年收入數億的輝煌。然而,鮮少有人看到其光鮮靚麗的背後,也曾經風歷雨。

回家湘生意火爆時期,黃海鷹說“有的老闆天天來吃飯,跟經理、店長打關係,最後以翻倍的工資把我們整個團隊連鍋端走了。”

這次衝擊對回家湘影響巨大,但是黃海鷹沒有為此一蹶不振,反而痛定思痛,意識到人才的波動對企業的影響。

隨即很快調整,加強員工學習,用各種激勵機制把員工和企業深度捆綁,讓員工有一種自己是企業主人的身份認同感,避免同行業的惡性人才競爭。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餐飲行業幾乎是致命的打擊,但黃海鷹對此持辯證看法,她認為每一次危機都是對市場和自己品牌的洗禮。

疫情期間很多門店不得不關門歇業,黃海鷹在這段時間把每個門店都進行升級,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客人,重新開業後還會配套相應的促銷優惠。這樣看似瘋狂的舉動,不僅留住了客源,還贏得了更多市場份額。

和那個年代所有創業者一樣,黃海鷹從一窮二白開始,他們曾被歲月嘲弄,被苦難打磨,經歷過無數次滾打歷練。但不管旁人怎麼說,黃海鷹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事怎麼也長久不了。

歲月漫長,值得等待。等待的時間,是煎熬且孤獨的,還好她拼過來了,結果也如大家希望的樣子,回家湘在如今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品牌力也是數的上的。


04 家人們的依靠

餐飲沉浮20餘載,黃海鷹始終堅守——做生意的根源在產品。她把產品放在第一位,不斷打磨菜品,持續創新,在激烈的競爭中穩步前行。

一路風雨同行中,公司已經有超過200位十年以上的老員工,這個數字在人員流動性大的餐飲行業裡,是比較難得的。對於員工而言,黃海鷹早已不僅僅是領導,大家更把她當作大姐姐,大家長來看待了。

私下裡她性格非常直爽,幽默,而且親和力十足,熟悉她的員工都會來找她談心,聊聊個人、家庭、婚姻等問題,黃海鷹也是個熱心腸,喜歡傾聽並幫助大家。

對於更年輕的員工來說,她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懂得換位思考,在跟大家交談中,會用更多案例和場景,通俗易懂且輕鬆的幫助年輕人解決困惑。

責任心,是她日後獲得成功的關鍵。

回到創業的初衷,那時候黃海鷹只是想要多掙點錢,然後讓家人們能團聚到一起。

如今她實現了財富自由,本可以滿世界旅遊享受,但其中的不容易只有她自己明白,當真正經營一家公司的時候她才發現,這些變得不那麼重要。

手裡握著財富,就意味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公司那麼大的團隊,黃海鷹擔負的應不僅僅是自己小家,更是公司這個大家庭。

月薪過萬可能只需找個還不錯的工作,但上億的身價,真的要戰略戰術都不容出錯,執行力、意志力、耐力甚至是身體素質要全方位優秀,才能實現。公司上下那麼多人依靠著她,她不能辜負大家期望。

放棄高管工作,年輕美女隻身珠海創業,是如何躋身湘菜頭部品牌?

打造具有社會價值的餐飲品牌

她明白,一個人可以走的更快,但是一群人能走的更遠。一個公司不是靠某個人,需要的是一個隊伍,一套體系和一個價值觀。

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人,而在於運用每一個人的才能,從而使組織的整體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長。在人才管理方面,黃海鷹主張:唯賢是用,不搞特殊化。

每個新店開業前,公司都會召集有資格成為合夥人的員工開會,設定第一、第二、第三順序資格合夥人,逐級進行篩選,從中遴選出優秀的夥伴,負責經營管理新門店。門店合夥制,讓大家看到了前景,實現了共同的創業夢想。

黃海鷹坦言,目前公司除回家湘品牌外,還發展了小面、快餐、烤肉等不同品類,而且有不同團隊在策劃負責。自己接下來的責任就是需要把公司做得更強,提供給員工更多機會,成為一個公眾化的公司,然後送到更大的平臺。

多年做一件事的人,真的會發光。放下多餘的野心,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時間會告訴你答案。21年的漫漫創業之路,無論順境逆境,無論成功失敗,黃海鷹都始終牢記出發時的夢想,堅持初心,一直在路上。

聽完黃海鷹本人的故事,心中肅然起敬,腦海中浮現一句話“就算人生曲折,衣線也始終筆挺”。我想,筆挺的不僅是衣線,還有黃海鷹為大家庭擔當的肩膀和永遠不認命的脊樑!


採訪 | 李潔

文 | 李潔

編輯 | 李潔


本文版權歸 [餐飲面孔] 所有,欲轉載請聯繫平臺獲得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