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斷了之後中國為何還有神仙 除了姜子牙還有這些人封過神


在《封神姜子牙》末尾上天和人間的天梯被姜子牙弄斷,封神故事告一段落。這是中國思想史上絕地天通大事件在電影中的反應,絕地天通宣告了中國人神權政治的結束,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在周代以後的神仙觀念是從何而來的,什麼人可以被封神,什麼人可以像姜子牙一樣封神呢?



戰國時期的儒家的"述聖"子思第一個明確地提出了封神的條件(子思是孔子的孫子,也是孟子的老師,《中庸》就是他的著作),他提出了"至誠如神","五德"配"五行"條件,簡單來說就是以仁義禮智信五德配金木水火土五行,個人品德事蹟達到仁義禮智信五德極致的都可以封神。子思的弟子孟子也提出人皆可以為聖,只要服聖人之服,言聖人之言,行聖人之事,思聖人之所思,人所做的一切都符合聖人之德後,人也可以成聖成神,"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孟子的學說為以後中國官方的封神行為奠定了思想基礎,那就是在某人生前的行為和言行達到了某種道德的極致。



在戰國時期五行學說也在其他學派流行,使得五行和五方天帝的概念逐步成形,五帝中增添了代表土德的黃帝。每一方天帝都代表某種品德的聖人,三皇觀念也逐漸從天皇、地皇、人皇變成了堯舜禹,三皇五帝在中國逐漸變成了神人合一的神靈,三皇五帝的傳說就因為各派認識的不同在名單和數量上都有差異,大家都把將神話人物和政治道德相掛鉤。在戰國時代,這種認識得到了官方的認可,秦國將就白帝作為西方的守護神,把他們的祖先伯益當成是白帝。



這在秦漢以後成了中國政治的主力,封建官員也可以封神,名臣名將也可以被當做是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兩宋,兩宋的地方官員和轉運使們都有封神的任務指標,可以說是遍地姜子牙。他們四處蒐集各路神靈的故事,上報神靈的道德價值和靈驗事蹟,官府的大印和聖旨成了最權威的封神榜。宋朝的官爵也成了神靈之間地位高低的依據。北宋元豐三年(1080),太常博士王古的奏章中是這樣寫的,"自今諸神祠無爵號者賜廟額,已賜額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從其本。婦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號者初二字,再加四字。如此則錫命馭神,恩禮有序。凡古所言皆當,於理欲更增神仙封號,初真人,次真君"。廢淫祠、封新神也是北宋黨爭的重要內容,王安石和司馬光兩黨的爭鬥不光讓眾多官員倒黴,也讓不少神靈在政治鬥爭中失去了神位。南宋建炎三年(1129)岳飛和秦檜的上司趙構也下了類似的旨意:"神祠遇有靈應,即先賜額,次封侯,每加二字至八字止;次封公,每加二字至八字止;次封王,每加二字至八字止。神仙即初封真人,每加二字至八字止。婦人之神,即初封夫人,(每加)二字至八字止。"在兩宋的造神運動中興起的最著名神靈就是海神媽祖,公元1123年出使高麗的使臣路允迪宣稱,他在海上遭遇風浪,因得到"湄洲女神"的佑助而倖免於難。這個"湄洲女神"的原名是本名林默(960—987),原為宋初福建路興化軍(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的漁女,以巫術助人急難而稱善鄉里。福建路興化軍在兩宋年間一共產生了1100多名進士,他們也為媽祖的興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的神靈是中國人道德崇拜的產物,我們祭拜他們不是因為迷信,而是延續中國人千古流傳的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