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嗎?

隨著《我和我的家鄉》的口碑和票房提升,《姜子牙》從最初的火爆歸於平靜,很多人都有些失望,這部影片因《哪吒》的牽引獲得了初期的強勢,但這股熱浪並沒有持續多久。

整個劇中,導演與編劇並沒有分清楚“神”和“仙”的區別,甚至也根本沒有分清楚他們與人的差異,只是模糊的用天梯兩端來代替,這是故事底層的缺陷。就影片來說,好像天梯的上端是天庭,而姜子牙們的這一端是魔界和妖界,而人和妖並不分。


姜子牙,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嗎?

《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其實有太多瑕疵,自身的邏輯因為中國古代神話中人物關係的錯落而不嚴謹,在劇中進行了大量拋離,然後等於是拍了一部後傳,其實本身就很討巧,但由此帶來的就是對主要人物的角色變化缺乏鋪墊。

比如,申公豹,如何就在後傳中突然變成了姜子牙的“保鏢”,而且在上界位列姜子牙老師的仙班,他不是已經被封神且堵了東海眼嗎?

就影片來說,《姜子牙》在玩深沉,好像是在講述普世價值,但卻遊離於中國傳統神話故事之外,生硬的套上了西方自由主義的理想,這種說教,不僅得不到小孩子們的喜歡,也一樣無法活動成年人的好感。

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黑化“姜子牙”的老師?

按照電影中的設定,商朝末年紂王無道,激發師尊(元始天尊)統一三界的想法,為此與狐族合作,讓九尾附體到小九(妲己)身上魅惑紂王,令紂王愈發無道,從而加速改朝換代。既然是改朝換代,便會出現大量士兵戰死沙場的生靈塗炭。商朝滅亡後,師尊突然翻臉,違背事成後讓九尾位列仙位的承諾,預備殺人滅口,還讓姜子牙來執行。

在封神演義中,女媧娘娘神像遭遇紂王侮辱,派九尾狐狸下山幫助搗毀無道昏君,這本質上是“說教”,給王者加上必須謹言慎行或者王道的緊箍咒,是有進步意義的,也是整個小說的靈魂。但是,九尾狐狸行事太過、殺人太多、殃及無辜,最後被處置,屬於“防衛過當”。

但是,電影中,整個在黑化姜子牙的老師,雖然最後還是抬出來姜子牙的老師的老師來樹立簡單“正義”,但這種電影世界觀的建設並不比原始的封神演義高明,也體現了現代編劇與導演的某種“膚淺”,也帶給整部電影以灰暗和低沉。

對於武王伐紂戰爭,雖然看似同情所有受苦受難的人民,所謂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但卻模糊了戰爭的正義性,弔民伐罪的戰爭是殘酷的一面,但這也是歷史進步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討論戰爭的苦難,不能拋棄對戰爭性質的正確判斷。否則,我們很容易走上現在西方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觀顛覆的路線上,甚至將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等的正義性用戰爭的殘酷和代價進行抹殺。

如果我們非要類比,就是看老版本的三國演義電視劇與新版的三國在臺詞上“胡編亂改”一樣的感覺。我們很多影視人員在耍小聰明,實際上違背了人類由古到今的共識邏輯,這也就是流芳百世與取悅一時的能力差異。

再說小九這個人物,如果本來就是真人的蘇妲己,是被困在九尾妖狐體內的真王后,那麼,整個電影都在尋找她的出身,但最後找到了以後卻沒有下文,只是“轉世”,就有點虎頭蛇尾了。在九尾妖狐和小九身上加一把宿命鎖,讓姜子牙在斬殺九尾的時候看到“小九”,怎麼感覺像是死刑不上“孕婦”的司法邏輯?

姜子牙電影裡的畫面確實設計的很用心,但總感覺有點過了,從動畫變成了魔幻,比如對“姜子牙的老師”採用了藝術性的手法,估計沒有幾個人可以看得懂,另外,那十二路大仙也還戴著面具,是不敢見人嗎?

姜子牙最後搗毀了天梯,切斷了神仙控制人間的橋樑,毀滅了所謂的師尊一統三界的“夢想”,整個世界就恢復到了男耕女織溫文爾雅的美好,這豈不是痴人說夢?“沒有神的安排,人民群眾有能力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這個暗喻,我們真的不想過多解讀,但就從理論上也無法自圓其說。

從藝術性上,姜子牙值得看,但缺點也不少。看還是不看,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