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记住党史(一):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

10分钟记住党史(一):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

全文字数|4.0千

阅读时间|13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党史」对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我国,「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党史」也是公考每年必定会出现的内容,而且一般正确率不高。有的小伙伴觉得党史内容又长,事情又复杂,记忆起来很麻烦,事实并非如此。

本文将带来一种快速记忆的方法,只需花费十几分钟,就能记住党史上的重要事件,那就是:抓好「重要会议」这个主轴,根据会议的内容记忆相关事件。

「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重要会议和历史事件如下:

10分钟记住党史(一):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

该表格以「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关键会议主轴,记忆重点为表中的核心词了解会议内容,并了解附近时间段发生的大事。这一阶段共有13个重要会议,分为三类: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共4个——

一大、二大、三大、七大

「党的其他重要会议」共7个——

八七、古田、遵义、瓦窑堡、洛川、六届六中、七届二中

「其他会议」共2个——

国民党一大、新政治协商会议

这13个会议对应12个关键词,其中「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关键词都是「合作」。关于这些会议和关键词,可以用下面的「新中国成立前重要会议口诀」记忆:

一大成立二大纲 三大国一两党合

八七纠正右倾错 古田确定党管枪

遵义城中挽狂澜 瓦窑堡上定抗日

洛川要求进敌后 六届六中抓自主

七大团结承前后 七届二中迎胜利

新政协把框架搭 建国之前会议完

下面结合表格内容,详细分析这个口诀。

「一大成立二大纲」讲的是党刚刚创立的故事,记忆点为「组织成立→完善纲领」

「一大」宣告了共产党的成立,确定了党的名称、纲领,选举了党的领导,并决定集中力量开展工农运动。

「一大」有两个记忆点:一是由于时间久远,当时没有人能记清开会时间,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把「七一」定为建党纪念日,实际召开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二是由于巡捕阻挠,最后一次会议在嘉兴的「南湖游船」上进行。

「二大」召开于1922年7月,在会议内容上对「一大」进行了深入,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核心点是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

「三大国一两党合」讲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故事,记忆点为「开展工作→力量单薄→建立合作」

该事件的背景为「三个大罢工」,即「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三个大罢工是代表着工人运动的高潮,也使党认识到了工人力量势单力薄,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大」召开于1923年6月,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合作方针,在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八七纠正右倾错」讲的是「国共合作破裂,开始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故事,记忆点为「共同北伐→反动政变→南昌起义→八七纠错」

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大革命(也称国民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工人运动」的代表事件是爆发于1925年5月30日的「五卅运动(卅是三十的意思)」。

1926-1927年开展了北伐战争。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汪精卫于1927年7月15日在汉口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意味着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在反革命政变发生前,陈独秀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致使党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挽救革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开始独立开展武装斗争,起义发生日即为「建军节」。南昌起义后,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核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即出自于此,同时「土地革命」的方针也由此定下。

「南昌起义」之后还有「秋收起义」等重要起义,随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红军会师井冈山,「土地革命战争」阶段。

「古田确定党管枪」讲的是「党指挥枪」这一军队中最重要的原则,确立了军队的性质

「古田会议」的背景比较复杂,内容也比较多,但只需要记住「党指挥枪」出自该会议即可——这是关于军队的最核心知识点,没有之一。

「遵义城中挽狂澜」讲的是长征期间和党的命运生死攸关的一次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记忆点为「井冈会师→党指挥枪→反围失败→进行长征」

井冈山会师后,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顺利发展,蒋介石于是调兵进行了五次「围剿」,红军针对性地开展了「反围剿」斗争。前四次「反围剿」都胜利了,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随后进行了长征。

而「遵义会议」就是为了反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召开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瓦窑堡上定抗日」讲的是全面抗战即将开始,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行性,记忆点为「抗战爆发→攘外安内→统一战线→西安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开始(现在「抗日战争」为十四年,「八年」是全面抗战时间,一定要注意),但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步步退让,而共产党则在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该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洛川要求进敌后」讲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的要求,强调「全民抗战,独立自主」,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记忆点为「七七事变→国土沦陷→二次合作→深入敌后」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卢沟桥反击的枪声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由于初期敌强我弱,国土大面积沦陷,在1937年8月关键时刻召开的「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抗战的主基调。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改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打出了「平型关大捷」。

「六届六中抓自主」中的「自主」有三层含义:思想否王明、抗战要自主、马列中国化,记忆点为「独立自主」

抗战开始后,代表共产国际的王明鼓吹「右倾」错误思想,而1938年9月的「六届六中全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纠正了王明的错误思想,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并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六届六中全会」至「七大」之间,有下列历史重要事件: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上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941年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标志性事件。

1942-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将党的思想统一,1945年4月20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标志着运动结束。

1944年9月张思德牺牲,《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的演讲题目,这「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

「七大团结承前后」讲的「七大」召开于1945年4-6月,重要内容很多,要结合大会的特点去记忆,即「团结、胜利、承前、启后」

「团结」:时隔17年(1928年「六大」,1945年「七大」)重新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抗战即将胜利时终于有机会召开,出席党员之多、讨论内容之广泛、会议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胜利」: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特点是独立、自由、 民主、 统一与富强。

「承前」: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及《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结合延安整风结束时通过的《关于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对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总结和评价。

「启后」: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

上述重要报告的核心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七大」报告所描绘的「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在未来几年逐步成为现实,这就是「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重大历史事件有: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边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一边抓紧准备发动内战。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后于,1945年10月10日达成了《双十协定》,但和平只是临时的。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我军被迫发动「中原突围」战役,内战全面爆发。

1947年初蒋介石决定向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而我军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发动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歼灭战」,在山东发动了「孟良崮战役」,粉碎了蒋介石的企图。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火引向国统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7年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正式开始。土改彻底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又称《双十训令》。从此,内容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

1948年9月-1949年1月发起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接下来,就是迎接胜利的「七届二中全会」了。

「七届二中迎胜利」讲的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我党的工作重心将要发生转变,记忆点为「三大战役→重点转移」

1949年3月在西柏坡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会议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两个务必」。

「新政协把框架搭」中的「新政协」指的是区别于1946年的「旧政协」,于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记忆点为「新政协开→新中国建」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由于国民党撕毁决议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新政协」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确定了国体、政体、国歌、国旗、纪年、民族关系、经济政策、外交原则,选举了主席、总理等职位,基本搭好了建国的框架。

最后把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所有知识点串一遍:

组织成立(一大)→完善纲领(二大)→

开展工作→力量单薄→

建立合作(三大)→共同北伐→

反动政变→南昌起义→

八七纠错(八七会议)→井冈会师→

党指挥枪(古田会议)→抗战爆发→

攘外安内→反围失败→

进行长征→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

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国土沦陷→二次合作→

深入敌后(洛川会议)→独立自主(六届六中全会)→

三大法宝→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延安整风→

为民服务→团结承启(七大)→

日本投降→《双十协定》→

中原突围→转战陕北→

决战孟良→千里跃进→

土地改革→纪律注意→

三大战役→重点转移(七届二中全会)→

新政协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建

这一阶段的「党史」要点基本包含在上述内容中,只要结合13个重要会议和12个核心词,这些看似复杂的回忆就能串起来,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牢固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