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10月12日早晨,郑州市纬一路一小区有女孩坠楼,虽然民警、消防官兵以及急救人员都及时赶到,也未能救下这个十二三岁的花季少女,让人不禁为之惋惜,更让人寒心的是评论区竟然有人做出如下回复:“蝼蚁尚且偷生,现在的小孩子就是娇生惯养的,太脆弱了,一点挫折都经不起!”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近几年,中小学生轻生事件屡屡发生,网页上一搜索,能够看到很多青少年自杀事件,有研究机构对青少年的自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可以归因于六个方面:家庭矛盾、学业问题、师生矛盾、心理问题、情感问题以及校园霸凌,而其中家庭矛盾处于首位,许多家长都一心扑在事业上,只想给孩子优渥的生活,却忽略了孩子对亲情的需求,难道更应该反思的不是家长吗?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开始上一系列兴趣班、辅导班,各种学业压得孩子喘不得一口气,你还忍心说是孩子脆弱吗?对于不断出现的孩子轻生事件,我想说,不要一味地指责与批判,要怀着对孩子的怜悯和对生命的敬重去发现问题,探索背后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对此,上海曾经针对青少年的自杀倾向展开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近25%的中小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在所有年龄阶段中,12岁的青少年自杀比例最高,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一般都处于初中阶段,学业负担较重,又刚进入青春期,有些叛逆,自尊心很强,偏于内向,对事情又比较敏感,遇到问题时不知道怎么解决,往往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因此家有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家长,尤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必要时进行一些心理疏导。


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一般青少年选择自杀并非是一时冲动,很有可能是长时间的负面情绪积累最终导致爆发,而各位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真正采取自杀行为前及时作出干预。对此,儿童心理专家也指出,一般青少年从萌生自杀意识到实施自杀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而这些变化也会映射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家长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孩子的异样。

比如,当孩子处于萌生自杀意念的初级阶段时,会经常自我否定,对学习、生活等几乎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并且会出现食欲减退、睡眠较差、情绪不稳定、易暴易怒等各种特征。这时家长不要不要再一味的打骂,而是应该放下手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再温柔地询问孩子是否遇到了问题,自己能否解决,是否需要大人的帮助等,帮助孩子解开心结之后,孩子的自杀意识也会逐渐消退;

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如果家长未能在孩子萌生自杀意识时未能及时给出心理疏导,也可以在孩子处于制定自杀计划阶段予以补救,这一阶段的孩子在自杀倾向方面表现十分明显,有可能会行为异常,并有破坏、自虐倾向,也有可能会购买自杀用具、书写遗书等行为,这时家长就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在给予孩子心理疏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动向,必要时要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有过自杀计划的孩子随时都有自杀的可能,这时家长一定要避免有过激行为,因为此时的孩子是否会选择自杀只在一念之间,很有可能家长的一句重话就会葬送一条鲜活的生命!

郑州又一中学生跳楼身亡,真的是孩子太脆弱了吗?

最后,提醒各位有孩子的家长,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现孩子有任何类似自杀倾向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干预,耐心疏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