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後,他成了精神分裂病人

來源:SCH通訊(ID:SCHReport)

一般來說,得了精神分裂症後,即使醫生判定其臨床治癒,以後也會有很多的後遺症。尤其是對社會功能(人際交往、工作、生活)影響比較大,還需終生服藥。精神分裂症隨時都有復發的風險,而且每次復發對大腦的損傷都是不可逆的,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家人一生的牽掛。

在我臨床患者中,有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在患病之前可以說是上天的寵兒,家庭條件不錯,父母經常利用空閒時間帶其去國內、國外很多地方旅遊。為人樂觀開朗,人緣也非常好,長得一表人才,而且沒有惡習。最重要的是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考上重點學校是板上釘釘的事,簡直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都因為有這樣一個兒子而感到驕傲,大家都覺得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在高三下學期,有一次他上學忘記帶雨傘,淋雨後發高燒。病情痊癒後,他忽然性情大變,變得沉默寡言,對父母不理不睬,問什麼都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剛開始父母並沒有重視,以為孩子就是長大了,或者是到了叛逆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過了一段時間,老師找到他的父母,反應了他的情況:他在課堂上經常走神,有時候還自言自語,對同學不愛搭理,變得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從之前的名列前茅變成了倒數。

這些情況引起了他父母的重視,覺得他可能是病了。家長帶他輾轉多家醫院,進行各項身體指標的排查,確定他生病了。神經內科的醫生建議他的父母帶他到精神專科醫院診治。起初他的父母不願意帶他去精神專科醫院,怕孩子被人嘲笑,只是到中醫院開了一些疏肝解鬱、調節情志的藥物。

但他的病情未見明顯改善,反而越來越重,變得疑神疑鬼,晚上不睡覺,還說有人要害自己。

父母見其情況越來越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擺脫了羞恥心,來到我院精神科門診治療。

在詳細的病史採集及精神檢查後,我確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他的父母哭的像淚人一樣,怎麼也沒想到他會得這種病。等家屬平復心情後,我建議住院治療,並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考慮到他是青少年患者,我首先給予其帕利哌酮6mg的治療,並在住院期間帶他參加一些醫院的工娛活動。

他的病情慢慢得到了控制,臨床症狀逐漸消失,他的父母都很開心,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擔憂。他們說孩子才17歲,想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功能會下降,不免會有些擔心。

出院後,我囑咐家屬要監督患者按時服藥,及時向醫生彙報患者的情況。去年9月,他的父母反映他出現了漏藥的情況,引起了症狀波動。於是,我更換了治療方案。

他在復讀一年之後重新參加了高考,考上了本地的大學。在大學裡,他的學習成績很不錯,還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生活重回正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貢獻你的摯愛來贏得人心。

每康復一位患者,就能挽救一個家庭,我想做那個送溫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