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长江南京段。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今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五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也是检验共抓长江大保护成效的关键一年。作为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第一站,答好长江大保护这道必答题是南京的使命和担当。


在长江大保护中,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担负着提供制度供给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使命。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10月13日,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张敬华,市长韩立明参加。由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显示出南京对长江大保护以及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设的特殊重视。记者了解到,这是张敬华在10月10日专题调研长江大保护工作后,时隔仅2天第二次研究长江大保护相关工作。


揭牌一年多,长江大保护按下快进键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新址揭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于2019年1月揭牌筹建,今年8月,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正式迁至新址建邺区江心洲江岛智立方,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心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研究,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初步确定了“三院三平台四支撑”的总体架构,即

  • 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源头创新研究院、绿色菁英创新学院三个院;
  • 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生态安全与健康平台、工程化平台三个平台;
  • 资金基金、体制机制、载体生态、高端智库四个支撑。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新址展厅内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在创新资源集聚上


中心整合了45家生态环保及相关领域新研机构,与数十家境内外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交流合作,组建绿色低碳战略智库,完成首批联合培养研究生招录。


在科技平台建设上


中心聚焦科技研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发展,组织相关新研机构、龙头企业,协同建设智慧“生态眼”等重大平台,为长江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预报预警提供智力支持。


在关键技术攻关上


中心围绕破解重化围江等难题,集成开展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了多项基础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有的创新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了自主可控水平。


在绿色产业培育上


中心以新研机构为依托,着力种好“三棵树”,打造科创企业森林,2019年孵化企业508家;以园区共建为抓手,构建“一核多点”产业载体布局,初步形成孵化在中心总部、转化在绿色园区的协同发展体系。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鸟瞰建邺区江心洲上的江岛智立方综合体。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


成立一年多来,创新中心围绕破解重化围江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加盟所从标准制定、技术示范推广等角度切入,参与长江大保护实践。


牵头组织制定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企业污水间接排放标准——组织南京大学及相关加盟研究所承担园区企业污水间接排放标准编制工作,对园区近 70 家企业的废水排放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调研,为科学执行省政府相关文件、园区绿色化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化工废水无毒排放示范——指导博瑞德环境集团完成玉带污水厂化工园区废水无毒排放生物指示工程,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化工园区污水无毒排放。


推动秦淮河污染治理——组织加盟研究所、合作龙头企业参与秦淮河污染治理,一方面积极探索治理技术创新,同步脱氮除磷、磁性树脂吸附等多项先进治水技术应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政府采购+考核付费”模式成功推广到全市 40 万吨/天水质提升项目。


加快 e-DNA 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推广——中心生态安全与健康平台研发的新一代 eDNA 精准生物监测技术,作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技术突破之一,已被长江委及国家环境监测站作为国家“十四五”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支撑技术。


初步形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智库——在中心的支持下,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分别承担的“长江生态文明发展史战略研究”、“扬子江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与路径研究”、“扬子江流域重化工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长江水生态健康评估研究”四个战略课题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一支支撑长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咨询队伍。


未来,加快打造“三个中心”、增强“四大功能”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新址展厅内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是南京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的一个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创新名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为中心发展谋划了方向,即更好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探索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更好保障南京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双循环”为战略支撑的增长方式。


会议要求,中心重点要加快打造“三个中心”、增强“四大功能”。


打造“三个中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加快成为生态环保领域原创技术和产业技术重要输出地,确保今年申报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生态文明“实践中心”——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发展路径的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美丽中国“展示中心”——整合运用绿色理念和绿色技术,重塑魅力滨江的城市风貌,展现南京推动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的特色优势和实践亮点。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长江六合龙袍段水清岸绿。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增强“四大功能”:



增强优质资源配置功能。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任务为牵引的人力资源配置制度,用好源创资金和创投基金,完善政府资金引导与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增强重大技术攻关功能。构建产学研紧密型科研模式,强化科研攻坚,集中优势力量组织攻关,强化协同合作,构建高校院所、新研机构、源创资金、龙头企业协同攻关机制,促成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的“矩阵式”深度合作。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发挥新研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提升核心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转化效率,加快形成“科—技—产”到“产—技—科”的良性循环。提升转化质量,加快转化速度,拓展转化空间。



增强高端人才培养功能。突出需求导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更多科技型企业家、研究型人才及各类专业人才,建立任务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锁定顶级创新人才,吸引顶尖科研团队,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江心洲环岛绿带呈现出一幅“青山绿水”生态发展理念的美丽画卷。南报融媒体记者段仁虎摄


筹建一年多,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设实现良好起步,未来,它将为南京长江大保护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持续整治修复,交出绿色答卷




经过持续整治与修复,长江南京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长江南京段里的江豚。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几天前,一条央视新闻在南京环保人的朋友圈里被转发。画面中,位于南京下关滨江外滩江面上,几个黑黑的圆脑袋探出水面,追逐戏耍,还时不时跃出江面,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摄影爱好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些小精灵的微笑。这是一群江豚幼崽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在江中捕食。每年8—9月是江豚繁殖期,看来,又有一群可爱的江豚宝宝来到世界,这个种群的数量正在增加。


江豚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它们的出现是长江南京段环境提升的最好证明。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市民在江北滨江公园游玩,享受生活。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强烈的答卷意识扛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使命担当,持续整治修复补短板、加快转型提质树样板,南京长江段重现勃勃生机,正交出一份绿色答卷。


入江支流水质提升

严格落实市区两级入江支流领导挂钩负责制,28条入江支流“断面长”责任制实现全覆盖,所有入江支流年底前可全部消劣。

入江排口监测溯源

对所有入江河按照“查、测、溯、治”步骤开展监测溯源,2382个排口监测完成超过80%,全面进入重点排口溯源阶段,年底前全面完成重点溯源工作。

推进跨界水体共治联管

深入落实最严格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将补偿标准提高至省标准的4倍,与镇江等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治理跨界水体。

持续狠抓问题整改

开展长江岸线生产型码头整治复绿,推进沿江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开展固废、危废专项整治,加强长江船舶管控,对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回潮。

全面修复长江生态

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湿地、江豚保护区等16个长江生态空间保护区域,总面积320.74平方公里,进行严格管控保护。


市委书记担任理事长,刚刚这个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长江风光带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小漓江湿地公园”绿意盎然。通讯员 栖宣 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杜文双 崔晓 冯芃 董家训摄


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最新数据,今年以来,长江四个考核断面水质均保持在Ⅱ类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其中11个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平,7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的建设将推动南京在长江大保护已经取得的成效基础上更进一步。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进一步增强优质资源配置功能、重大技术攻关功能、科技成果转化功能、高端人才培养功能,南京将深入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探索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守护好一江清水。

(来源:紫金山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