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朝阳镇:让文明之风吹遍朝阳大地

孟津县朝阳镇:让文明之风吹遍朝阳大地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俊峰 张晓平

文明创建,乡风文明是灵魂。近年来,朝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精神文明 加快乡村振兴”为理念,凝心聚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朝阳镇先后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省级卫生镇、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今天,大河报记者带您走进文明建设中的孟津县朝阳镇,一起领略新时代文明村镇的魅力,感受新时代农村蓬勃发展的力量!

问政于民

以民主凝聚人心力量

朝阳社区是朝阳镇下辖的社区,2018年,社区迁入现址,距朝阳镇政府仅100多米。作为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一种新形式,朝阳社区的管理难题并不少,这其中有诸如征地、租房等经济方面的纠纷,也有居民意识落后、文明程度较低等思想层面的痼疾。

当被问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党支部书记韩更献说了这样一番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有没有考虑群众利益,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干事只要从群众角度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工作自然就顺了。”

随后,韩书记讲了前些日子刚发生的一件“小事”。朝阳社区每年都会举办“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激励社区居民孝老爱亲、崇德向善。今年的好婆婆评选,经过小组推选、两委审核和居民表决后,名单终于落定。就在即将公示的时候,社区突然收到匿名举报,称其中一位“好婆婆”当婆婆尚不足一年,事迹也并不突出,入选稍显牵强。对此,社区两委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展开二次调查,并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经过慎重讨论,最终取消了该婆婆的入选资格。为了弥补其心理落差,社区还派专人上门解释,并鼓励她们婆媳和睦相处,争取来年获得“好媳妇”“好婆婆”双荣誉。“‘小事’虽小,但处理起来不能有半点马虎。”韩书记说。

孟津县朝阳镇:让文明之风吹遍朝阳大地

为了充分发扬民主,朝阳社区还建立了居民微信群,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户至少一名家庭成员加入本组群。如此一来,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政府的新决策、新规定,便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传达至每家每户。遇有不懂,小组队长会第一时间出来答疑解惑,确保政策落地、民意畅通。此外,居民们还在群里分享热点新闻、养生常识、交通新规等各种信息,通过互动和交流,居民间彼此了解更加深入,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

如今的朝阳社区,党群一心,亲如一家。社区阅报栏、大喇叭、微信群每天都有新知识新消息,闲暇之余到书法室和文体活动室写写字、健健身,周末的文化广场“快乐星期天”活动总是如约而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向上力的文明朝阳,正阔步走向属于他们的美好明天。

文旅合力

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卫坡村是朝阳镇有名的旅游村,建村已有1000多年历史,村内现存有较完整的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及其后人修建的官宦家族宅院,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近年来,卫坡村依托古村落文化旅游,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卫坡古民居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有天井窑院、簸箕窑院、靠山窑院、南北祠堂,私塾、三进院、五进院、车马院、逃生通道、望台、望楼组成,共有厅、堂、楼、廊567间,窑洞76孔。为了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河洛古韵,景区创造性地开发出沉浸式实景演艺,推出《商贾之家》《魏紫坊》《洛阳水席》《大医精诚》《秀拔艺林》《私塾乡试》等优质节目,赢得游客广泛好评;截至2020年,“老家河南·孟津过年”中国年春节活动已在卫坡举办多届,以厚重的历史积淀、淳朴的民俗古韵,彰显中原山水、梦回老家的别样味道;在卫坡景区的特色商业美食街上,还有7家非遗文创产品店,涵盖唐三彩、魏紫牡丹、剪纸等非遗文创品类,通过将传统符号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非遗魅力。

旅游业的发展,为卫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配合景区建设,村庄的环境变美了,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景;村民摇身一变成了小摊老板,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常年在外的年轻人听说了家乡的变化,也纷纷回村发展了……角色转变太快,人心便容易浮躁。近两年,围绕土地、家族关系的纠纷从未停止。“村里的工作不好干啊!”卫坡村委会主任卫兆新感慨地说道。

孟津县朝阳镇:让文明之风吹遍朝阳大地

眼看着村里事务越来越多,村委决定实行“全年无休”工作制。周末、节假日,村委会均有专人值守,要求值班人员随时掌握村情村况,遇到问题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并尽量当天解决;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清洁卫生、文明礼仪宣传、文化娱乐等活动,以“少数”带动“多数”,形成互帮互助、礼貌谦让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一约五会”教育引导作用,明确红白事消费标准和彩礼指导标准,让浪费、攀比等不正之风无处遁形。

说话间,记者一行来到了景区的辣椒坊,窗格上“党员志愿服务岗”的字眼格外醒目,上面写着免费茶水、义务向导、免费充电、应急物品等服务指南。卫主任介绍道:“这家店的老板是一名党员,设立志愿者服务岗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说要做好表率,让游客也感受到我们卫坡的热情。”

文旅合力,为卫坡带来新机遇,也让卫坡焕发新生机。在这里,文明和文化交相辉映,一座古老的传统村落,正在散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以戏为“媒”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南陈村位于朝阳镇东,是汉朝时的一个驿站,因汉献帝陈留王避战乱先留宿此处,后留宿北边之村,故称南陈、北陈。该村是省级生态文明村,村里有悠久的戏曲传统,代代相传,业余剧团从民国时传到如今。

2016年2月,在南陈村委会的全力支持下,“南陈小剧团”正式成立。提起创立剧团的初衷,剧团负责人张玉厚老人说:“最初只是因为兴趣,一群戏曲爱好者希望有这么一个平台,剧团就应运而生了。”近两年,国家大力号召“戏曲下乡”,南陈小剧团开启了戏曲“巡演”之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戏曲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们创作的大都是符合农村生活的现代戏,通过戏曲表演,来宣传婆媳和睦、尊老爱幼、诚信待人、遵纪守法等。周边很多村的村民反映,听了我们的戏,整个村子都变得和气了许多。”张玉厚老人骄傲地说。

南陈小剧团创作的知名曲目有《小院风波》《劝妻》《法网难逃》《好媳妇》《最美发型》等,其中《最美发型》是由疫情期间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一个年轻的女护士瞒着家人剃光头发驰援武汉的故事,当剧情进行到母女视频通话一幕时,全场村民都流下了动情的泪水。

孟津县朝阳镇:让文明之风吹遍朝阳大地

都说中国戏曲正在走向没落,但在南陈村,我们看到了戏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即任何艺术形式都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植根于群众土壤,才能绽放出艺术之花。南陈村在传承戏曲文化的同时,不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文明乡风在南陈及周边遍地开花,扮靓了一座又一座美丽乡村。

文明创建,激发了朝阳镇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使朝阳镇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宜居,文明实践在这里成为常态,文明礼仪在这里蔚然成风。活力朝阳,也是美丽朝阳,文明朝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