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王陽明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王陽明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王陽明諄諄教育子弟立志勤學,以聖賢自期,以修身養心、致良知為人生根本,而不以讀書做官謀取功名利祿為人生目標,從而形成了豐富的家教思想,培育了優秀的家風傳統。

- 習大大曾高度評價了王陽明的歷史貢獻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度陰山編著的《知行合一王陽明》

王陽明,心學創始人,明朝一哥,在他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實意把他當作精神導師的偉人不勝其數,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蔣介石、稻盛和夫等等都是他的忠實擁躉。而日本人在王陽明心學影響下發動了舉世皆驚的“明治維新”,搖身一變而成為世界強國。這一切都足以顯示出王陽明的心學不僅僅對一個人的偉大產生影響,甚至可以使一個國家走向強大。

歷史上儒家有兩個半大聖人,一位叫孔子、一位叫王陽明、另外半個是曾國藩。能跟孔子相提並論的學者真不多,可見王陽明的歷史地位有多高!只是受限於當時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和當時的學術環境所迫,王陽明的心學受到了冷落。

王陽明的心學對於工作和生活有著特別現實的指導意義,看王陽明一生的大起大落,領悟他的思想帶來的心靈昇華,繼而在你人生低谷、大起大落之際,看破得失寵辱,最終走向“知行合一”。

01龍場悟道,從此知行合一,看透悲歡離合、寵辱得失。

人的力量永遠來自心靈。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這其實是王陽明在龍場悟道的核心“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每個人生下來就有聖賢之道,心中有善惡,有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遵循內心的良知,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換句話說,真正的大聖人,都是遵循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要什麼,同時也知道自己怎麼才能不忘初心,不負韶華,努力修身養性,不斷提高自己,最終一步步實現心中所想、心中所望,成為自己的主人。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世界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

世界著名的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剛剛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時候也曾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不知道每天的忙碌是為了什麼,當他讀了王陽明的傳記之後豁然開朗,不再隨波逐流,想要遵循自己的內心,做自己的主人,繼而開始奮發圖強,找準方向,最終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一代企業家的典範。

可見心學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心學的偉大之處不同於成功學或者心靈雞湯,更多的是一種方法論,可以直接拿來實踐的手段,沒有任何試錯成本,你讀了懂了,直接去悟自己的“道”,靜思自己的心靈,支配自己的行動,繼而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開啟了自己開掛的人生,一介書生,卻可以多次兵不血刃的打敗悍匪和叛軍,並不是他有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而是王陽明的心學的確有厲害之處:他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也很清楚知道敵方的弱點,利用自己的優勢,直接剋制對方的弱勢,這比未卜先知更加厲害,因為未卜先知有種玄學和不可控性,而心學卻是可預判,

打個比方:周瑜之所以可以火燒赤壁大敗曹操,更多的是靠諸葛亮的借東風,但其實諸葛亮懂天文地理,能預判出何時來東風,而草船借箭就像王陽明的心學一樣,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同時知道曹操的性格弱點,所以高枕無憂的在曹軍家門口借了十幾萬的箭。

02心學昇華,開場佈道,弘揚“道法”。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兒》

知行合一是王大聖人的核心思想,但是有很多人對這句話理解都不是很確切,例如在《明朝那些事》中是這麼解釋“知行合一”: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可惜的是這並非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正涵義。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並非“實踐出真知”,因為“實踐出真知”算不上理論,僅僅是一個常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人都認為實踐出真知,實踐很重要,這句話其實並不錯,但這只是常識,而非理論,就好比:打雷颳風要下雨,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一樣,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談不上理論而已!王陽明曾舉例:屎難吃,不需要實踐!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正常人會這樣:看到美女就會喜歡上她,在“看”和“喜歡”之間沒有實踐和思考,這是本能的下意識。聞到臭味,馬上就會厭惡,“聞”和“厭惡”之間也沒有實踐和思考,同樣是條件反射的本能。為什麼這是本能?很簡單,這是心中所想和所判斷:喜歡美好的實物,厭惡醜惡的實物,這是與生俱來的,無需證明,更加無法更改,不需要實踐。

這就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最好解釋,痛了會疼、寒了會冷。疼和冷是知,刺痛了和凍著了這是行,沒有先後之分,其實就是知行合一

舉個例子餓了要吃飯,知道如何吃是知,吃了就是行,明明餓了,但是不吃,就沒有做到知行合一,沒有遵循內心。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熱播電視劇《獵狐》

明明知道貪贓枉法是錯的,是違背內心的,但卻肆意斂財,就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就像《獵狐》中公安局長楊建群,明知道幫助妹妹隱瞞就是違法,但是顧念親情,最後落得鋃鐺入獄。而王凱扮演的夏遠卻很好地做到了知行合一,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這是他內心的信仰和良知,所以當他得知自己的前女友小卉犯法後,忍痛逮捕她,雖然自己內心很受傷,但是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必須這麼做。同樣的,自己敬仰的師傅楊建群顧念親情放走犯罪分子王柏林,自己得知真相後沒有選擇矇蔽內心,而是遵循內心,抓捕自己的師傅,很多人覺得他有點不近人情,其實他是在感情和良知面前,選擇了遵循內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知行合一”,要求黨員幹部既要加強理論學習,走在前列;又要結合實踐,幹在實處。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特別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審視自己、要求自己、檢查自己”。2019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新時代新使命,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道理,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幹,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知行合一中擔當作為,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

這段指導意義更加體現了王陽明心學的偉大之處,很多人是口號巨人,行動弱者,就是因為沒有遵循自己的內心,沒有做到知行合一,最終誤己誤人。空談誤國也就是這個意思。

03心學的終極版本:致良知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惡,“是非”屬於智慧,“善惡”屬於道德,聖人也不過是既有智慧又有無懈可擊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備這兩種素質,所以你就是個潛在的聖人。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就是聖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聖人;勉強自己而致良知的,是賢人;不肯去致良知的說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那就是愚人。雖然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但他的良知卻仍然存在。如果能致良知,那和聖賢就沒有區別。也就是說,聖愚的良知是一樣的,只要肯“致”,那就是“人人皆可為堯舜”。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傳習錄》

這是王大聖人心學的高潮期,更加詮釋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依憑良知判定去行動就是知行合一。

那要如何“致良知”呢?王陽明提出在內心要“誠意”、“謹獨”、“立志”,更需要“事上磨練”。 也就是說王學解決修養論的方法不但“唯心”,還要求“事功”,沒有與“外物”的交涉,不經過一番苦難挫折,依舊是無法體認“良知”,從而也無法體認“天理”的。

而一旦真正體會了“良知”、“天理”,就自然“知行合一”了。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朱熹認為:去萬事萬物上格真理,去實踐中尋找真理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完全不一樣,朱熹認為:“去萬事萬物上格真理,去實踐中尋找真理。”而王陽明認為:“真理已經在我心中,我去實踐,只是去驗證這個真理,最終目的是磨練我的心靈。一切的良知都在我的心裡,不需外求。”這也能看出二者觀點的大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珍惜生命是人的本能,面對今年的疫情,人的本能是遠離和躲避,而王陽明的“致良知”就告訴我們,疫情很危險,躲避是本能,但是比本能更崇高的是良知,你需要做到的是根據良知做出最好的行動,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那麼的“最美逆行人”,明知道有危險,卻去疫情重災區奉獻自己的滿腔熱血。如果明知道危險,還要什麼防護設施都不佩戴,去實踐,那麼就是違背了“致良知”。

王陽明用身邊的一個例子更好的詮釋了“何謂致良知和如何致良知”:王陽明的一位弟子陸澄收到一封家信,得知自己兒子病危,由於鞭長莫及,所以終日鬱鬱寡歡,王陽明問他:你這樣憂愁,對你兒子的病有什麼幫助嗎?

答曰:當然沒有幫助。

王陽明於是說:那你應該快樂一點。

這乍一聽覺得王陽明是不是瘋了,孩子都病危了,卻勸人家要快樂,這人豈不是狼心狗肺嗎?

王陽明最終解釋說:“父愛子,是良知,良知認為對的就是天理。一旦過了就是私心,就是人慾,就不符合天理了。憂傷哀愁是心理的通病,如果不影響健康,就是掌握了度,但不能因為憂傷而病倒。過猶不及,不能過分的憂傷而失去本心。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不過度,心就會正,一切也就坦然處之了。

王陽明的致良知通俗的講就是:通過自己的“正天性”實現自己的良知,從而更好的“知行合一”

“致良知”三個字,看起來簡單明瞭,但含義卻博大精深,很多人究其一生也很難真正領悟到真信篤行,知行合一!更難做到去惡存善,更不要說做到“致良知”了。

04如何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


世人皆知“知行合一”,卻極少人真正領悟並使用“知行合一”


王陽明龍場悟道後,廣教學子,他提出從四個點來領悟和學習“心學”,做到知行合一。

1.立志。對於某些自己期望達到的事情、願望,打定主意,下定決心,例如,我要戒菸,鍛鍊身體,那麼就要立下期望。堅持這個主意。

2.勤學。既然立下了願望,那麼就需要去實現,知行合一,講究的就是要統一前行,勤奮地堅持下去,努力地完成既定目標。

3.改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絕不姑息,例如下雨了,就不想鍛鍊身體了,就錯了,既然已經定下了計劃和初心,就不能無緣無故的改變,需要堅持。

4.責善。這句話是朋友之間以責備的方式勸善,發現朋友做錯,就應該及時的勸誡,互相監督。

這是早期的學習方法,隨著王陽明對於心學的領悟力提升,整個學習方法也在不斷升級。通過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幾個方向去修煉心學:

1.我是自己的上帝,只聽從內心的聲音。

人生來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人都不是別人的上帝,任何人也不可能也沒有資格去掌控別人,這個世界,只有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動,因此,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主導,上帝在心中,做任何事情、任何決定,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要你遵循那顆良知的心,去行動,在事兒上練,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斷勤學,你就是“聖人”。

2.去心中賊之私情,去心中賊之私慾。

人有七情六慾,國外認為是“七宗罪”。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壞心情在所難免,王陽明的心學也無法避免,只是他在倡導“過猶不及”“凡事都有個度”,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就好。

貪婪是最大的原罪,很多人死於貪婪,很多人違背自己的良知得到名利權勢,這會不斷的擾亂自己的內心,總是害怕失去或者想要得到更多,久而久之,矇蔽了良知,從而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只有破除私情私慾,去心中賊,才能做到“自然”。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去心中賊,並不是佛教說的“無色無相”,而是掌握火候,只要你爭取名利富貴的時候,憑良知而行,不要被慾望所控,正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合理合法的發家致富,就是符合天理的。

識破、看透、取捨,方能讓心透徹明亮,行動方可行雲流水。

心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說出了一個“道”,很容易實現,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天才還是像曾國藩一樣的“一般人”,只要你明白你自己想要的,並且想要的東西是“良知”,那麼剩下的就是要堅持,不斷勤學苦練,最終都會到達你想要的,成就你想成就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自己的意見,作為心學的初學者,很多地方沒有參透,也希望與大家交流、成長!】


歡迎關注@一茗講故事,優質情感作者,專注影評書評。每日推送奇聞趣事,講述身邊的故事。如果喜歡,就請關注、點贊、收藏吧!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