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60分醫生有能力做80分的事情,科大訊飛做到了……

讓60分醫生有能力做80分的事情,科大訊飛做到了……

“你好,曉醫,請問骨科怎麼走?”“骨科在門診三樓外科二診區,請您乘坐扶梯到三樓,詳細地址請看下面地圖。” “我頭疼頭暈怎麼辦?”“建議您掛神經內科。”這是“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廣東行”採訪團記者在科大訊飛華南公司展廳諮詢“曉醫”機器人,得到的系列回答,記者為之讚歎。

像科大訊飛“曉醫”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人已經在安徽、廣東等地上崗。對於患者的各種問題,上崗的曉醫機器人均耐心地提供詳盡的圖文與語音信息,以極高的準確率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不難看到,導診機器人曉醫的上崗,使得原先擁擠的大廳服務中心也變得有序,她每天準時上線,盡其所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無論是醫療保健、就診流程、醫保報銷、智慧醫療、各部門上班時間、財務費用、配套生活乃至各種幽默輕鬆的小問題她都能一一解答,不僅減少了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而且增強了門診導醫效率。

科大訊飛醫療將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行業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能+醫療的新藍海。去年8月,科大訊飛成立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如今成效初顯;去年11月,科大訊飛智醫助理“曉醫”通過了全球首個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取得了456分的成績,超過臨床執業醫師合格線(360分),成績超過96.3%的人類考生。據悉,在應試以前,科大訊飛“智醫助理”曾接受了大量的文本數據訓練,“啃下”了大量醫學生教科書、各種臨床指南和電子病歷,以及海量的醫療文獻,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識圖譜。如今“曉醫”已在基層社區應用,所到之處,皆被稱讚“便醫惠民”。

在11月結束的2018年度文本檢索評測會議(2018 TREC)上,清華-訊飛聯合實驗室研發的系統在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簡稱PM)評測兩個子任務共計六項指標中獲得三項第一,二項第二,總成績居各參賽隊伍之首。這次大賽由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與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局聯合主辦,旨在尋找快速精準檢索到所需的最新研究成果、相關臨床試驗的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

科大訊飛佈局智慧醫療,除了發揮智能語音技術在醫療中的應用之外,還規劃智能影像輔助診斷、輔助診療系統這兩個產品方向。其實,科大訊飛在圖像識別方面早有佈局,在醫學影像方面也有深厚的沉澱。2017年8月,訊飛首次參加全世界最權威的肺結節比賽LUNA測試,以非常大的優勢打破世界紀錄,平均準確率達到了94.1%。在此基礎上,結合海量的醫學影像數據和專家知識,訊飛開發了醫學影像一系列產品。


讓60分醫生有能力做80分的事情,科大訊飛做到了……


2018年11月,科大訊飛智醫助理“曉醫”通過了全球首個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評測,成績超過96.3%的人類考生

不久前,訊飛發佈了人工智能輔助診療平臺,通過結合訊飛核心技術能力及第三方開發者,面向政府主管部門、各級醫療機構和健康醫療用戶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綜合解決方案。醫學影像雲平臺就是其中重要一環,它基於計算機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技術,提供醫學影像病灶篩查服務,輔助醫生快速準確地完成影像診斷,有效減少漏診誤診。目前,訊飛醫學影像雲平臺正逐步完成與安徽省影像雲的整體對接,未來還將逐步拓展更多病種,將輔助診斷服務輻射到全省乃至全國的基層醫院。截至11月,影像雲平臺已接入了53家醫院,提供了23萬餘例在線輔檢服務。

其中,科大訊飛率先在廣東省全面應用智慧醫療技術,把廣東打造成智慧醫療應用樣板基地。科大訊飛在這裡建設了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以人工智能賦能醫療行業。此外,科大訊飛與全國最大製藥企業廣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著力探索“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新模式。

科大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鹿曉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人工智能應用在各個行業,不是為了取代各個行業的勞動力,而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人類,讓AI成為每個醫生的助手,但最終決定權還是需要回歸人類醫生手中。”

業內上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在未來,比醫生更強大的一定是掌握人工智能的醫生。總體而言,訊飛醫療致力於打造AI+醫生的夢之隊,讓60分醫生有能力做80分的事情,讓90分的醫生不再重複60分醫生的事情。將醫生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專心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方面發力。這是訊飛醫療的初心,在醫學影像領域的研發和應用,也同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