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如何“上雲”?雲宏“教育雲”來示範!

教育行業如何“上雲”?雲宏“教育雲”來示範!

“智慧教育”“智慧校園”是教育行業近年十分火爆的話題,圍繞智慧的概念,發展出雲計算、大數據、雲服務等多個方面綜合的解決方案,引起行業關注。近日,“創新驅動看廣東,全國網媒廣東行”採訪團記者們走進雲宏,從《雲宏創新發展之路》的介紹中,瞭解到,雲宏不斷在“教育雲”領域實現技術創新以及推動技術落地轉化。

當前,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影響重大,推進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的全面融合,是加快智慧教育建設的關鍵;而信息技術發展至今,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型技術正在國內落地生根,賦能教育行業平穩而快速地向信息化發展。

據瞭解,自創立之初,雲宏便在教育信息化領域進行廣泛佈局,現已擁有多項教育信息化合作案例。同時,雲宏已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雲計算聯合實驗室,與江蘇省數據工程與知識服務重點實驗室、北京潤乾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和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攜手共建大數據-雲計算實驗室,與華南農業大學軟件學院共建雲計算聯合實驗室。多方校企合作,輸出雲計算領域高校專業人才,推動雲計算關鍵核心技術學術發展。

什麼樣的雲計算關鍵技術及服務適合教育行業的需要?作為國內領先的雲計算關鍵技術提供商,雲宏提供了多態融合教育雲解決方案。多態融合教育雲是雲宏安全可靠雲計算關鍵技術在教育行業的研究成果,具有簡單易用,靈活佈置,能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優點。

據介紹,雲宏打造的智慧教育基礎共享架構,運用雲宏超融合一體機,融合雲基礎、雲資源、雲服務三大平臺的軟件與硬件功能一體化、產品與服務一體化,統一納管第三方數據中心公有云、IDC數據中心行業雲、高校數據中心與高職數據中心私有云等多態架構,為各級院校提供業務融合交互平臺與數據交換共享平臺。

據記者進一步瞭解,雲宏超融合多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可以支持多中心之間的內網互聯互通,保障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性;跨地域的容災備份,保障了業務的高可用性,跨平臺遷移功能,保障了業務系統的靈活性。提升不同單位之間的資源共享度,避免重複投資和重複建設,挖掘資源利用潛力。最終用戶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上,訪問被授權許可的雲應用。

全套多態融合教育雲解決方案部署簡單,連接數據樞紐與業務樞紐,服務於多媒體教學、學校輿情分析、數據安全分析、就業指導等教學、科研、後勤場景中,迅速提高區域內學校信息化水平,實現教育資源多樣化、教育數據融合,滿足產教融合、產學融合的要求,打造真正的“智慧校園”。

目前雲宏與國內高校合作打造的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便是建設步驟方向明確的經典案例。通過智慧校園三個階段的建設,高校實現信息化技術(IT)、教育技術(ET)、數據技術(DT)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創新。整體建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智慧校園基礎支撐層(IT層):主要圍繞現有校園網改造及教育雲三大平臺(教育雲基礎平臺、教育雲服務平臺、教育雲資源平臺)建設展開。

第二階段:智慧校園教學應用(教育技術ET層):主要圍繞教務管理系統、雲計算大數據實驗室、雙創平臺、教學互動平臺、精品錄播、遠程教育平臺等開展規劃建設。

第三階段:教育大數據綜合運用(DT層):通過對教學過程數據和歷史數據的分析、清洗、建模,實現學生行為管理、就業指導等教育大數據綜合運用。

雲宏創始人張為傑在“創新驅動看廣東 全國網媒廣東行”接受記者採訪談道:“希望雲宏虛擬化、超融合等雲計算關鍵技術產品,更深入運用到更多的高校,服務更多的學生。”雲宏繼續秉持匠心築夢。

南方網、南方+記者:彭志強 楊智明 攝影:鄒長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