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輒有壓禳之術,公到家日,取門上桃符,親用利刃所碎,以淨籃貯之。至夕二更,令人去家一里外,於東南方穴地三尺埋之。——《夷堅乙志》

談到封建迷信,有的人第一反應就是世界上有鬼。針對這種說法,有的人表示不信,不過,佛教和基督教的人卻對此深信不疑,當然在佛教來說是鬼魂,而基督教就是另外一種說法。無論是什麼說法,兩大教的存在就說明這個世界上還存在不少封建迷信的人。事實上,在古代,很多人都相信人死之後會變成鬼下地獄。為了死去的家人在另外一個世界能有更好的生活,他們會把自認為的紙幣燒給逝者,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紙錢。不過,如果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關於紙錢,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之後,他的哥哥嫂嫂就做起了紙的生意,不過他們造出的紙實在是太差了,生意一直不好。一天,蔡倫的嫂嫂生出一計。她準備一口棺材放在家裡,自己躺進去,讓丈夫散播自己暴斃的消息,待鄉里鄰居都上門之後,哥哥便開始燒紙,嫂嫂適時從棺材中坐起來,向受到驚嚇的鄉親們解釋自己在下面受了很多的苦,丈夫給自己燒紙過來之後那些陰兵看到這些好處便放自己回來了。嫂嫂說多燒些紙下去能讓他們在地獄過得更好一些。其他人信以為真,自此,他們的紙張大賣,紙錢也由此得名。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在生活繁榮的現代,雖然大都市的墓地嚴禁燒明火,但在一些鄉村裡還是保持著這種習俗。每當清明節或是過年回家祭拜先人時,人們都會習慣性的帶上紙錢、帶上鞭炮燒給他們。或許,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迷信,不過也有人把這當作了一種精神寄託,有些人在世的時候,他們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等到物是人非,他們無力挽回,靠著燒一點兒紙錢或許能減輕心裡的愧疚感。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關於人死之後是否真的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現在的科學並不能給出準確的回答,有關這方面的問題還需要繼續研究。不過,有些科學觀念比較強的人就肯定的認為人死之後就代表完全的結束,並不會以任何形式在另一個世界生存,所以他們不會去拜祭祖先,更別提燒紙這項無意義的活動。其實,是否燒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意願。去世的人是否或者只在於本人怎麼看待,希望他們還活著的人,他們就永遠活在心中。若是無所謂,不管他們是死是活,都像空氣一般。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燒紙表達的是在世者對逝去者的懷念與關心,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來的。這種對環境有所危害的傳統風俗應該被摒棄,傳統文化不應該是守舊和機械傳承,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管我們是否給先人燒紙錢,“他們”也不會跟我們計較。同樣,燒了紙錢,我們也不會得到他們的保佑。對祖先的懷念應該放在心中,活在心裡也許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生存。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想讓人們一下就放棄堅持多年的習慣難度很大,但這並不影響給他們灌輸這樣的觀念。當一個人的認識發生改變之後,他們的行為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其實,從人一出生,就會有很多大禮,出生洗禮、滿月禮、及笄禮或是現代成人禮、婚禮、葬禮幾乎把人生涵蓋在內,人最大的意義都應該在活著時實現,過分在乎身後事,只能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人去世之後,假如沒人給他燒紙會怎樣?燒紙真的只是迷信嗎?

在這個充滿著爭議的社會,我們也不用太較真,順從自己的本心,只要不傷害到別人的利益,無論黑白對錯,那都是自己的決定。不過幸福的生活,還是需要靠自己創造,老天是不會保佑任何人的。

參考資料:

《夷堅乙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