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育兒系列」快速改變的兩個視角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16篇

01

在《改變你的未來》這本書的開篇,NLP創始人之一理查‧班德勒對傳統的心理治療充滿了不屑。

他認為,心理學家總是在尋找「原因」,從來沒有對你如何崩潰的過程發生過興趣,也不在乎你如何繼續維持崩潰的狀態

他舉了一個例子。

有一對夫妻,已經相看兩厭,兩人找薩提亞希望修復關係。

傳統的治療會探求夫妻之間出現問題的緣由,大家可能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探索歷史,進行所謂的「心理考古」。

薩提亞沒有這麼做,她要求夫婦回想早期的戀愛時光,當他們開始沈醉溫馨時,她就要求他們彼此對看。她可能會說一些這樣的話:「我要你瞭解,這個人就是十年前,讓你深深愛戀的人。」

用這種方式,她重新將兩人良好的感受聯結在一起。

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的個案。

病人總是能聽到插頭裡面有人跟他說話,這已經是「幻聽」了,按照一般的理解,只能送精神病醫院了事。

理查‧班德勒沒有這樣做,他在插頭隔壁後面安排了一個真人,然後跟病人對話。他說,既然他必須遵從這個聲音的話,我就利用這個新的聲音來吿訴他,他需要改變他正在做的事

「NLP育兒系列」快速改變的兩個視角


02

我很討厭理查‧班德勒對心理學的傲慢態度,但不得不說,心理諮詢見效慢、週期長確實是一大頑疾。

也正是基於這個理由,我期待能從NLP中找到快速改變學生狀態的方法。

薩提亞所使用的方法,我的諮詢師朋友也使用過。

有位學生在考試時總是會過度緊張和焦慮,導致發揮失常。朋友在仔細詢問了他的感受之後,問他曾經有沒有過類似的感受。

學生說有的,在他剛進入球隊的時候。

朋友抓住這個時機,問,那你當時是怎麼戰勝這個緊張的?

學生開始興奮起來,聊了很多自己在球隊的輝煌。於是朋友將這個感覺與考試時的場景做了一個連接,較為順利地解決了這個案子。

朋友沒有學過NLP,我想如果她能夠更加細緻地操作連接過程,效果應該是會更好的。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很細緻地發現這個情緒升起的過程,就可以從結構上進行干預,從而快速實現想要的結果。

「NLP育兒系列」快速改變的兩個視角


03

另一個點是,我們應該順勢而為,而不是迎面去堵。

在發現孩子做一些我們認為「有害」的事情時,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禁止、打壓。結果可想而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明著不行,孩子暗著來,你不可能一天24小時跟蹤他。

很明顯這個方法無效,但家長就是堅持使用相同的方法,自然得到相同的結果。

在培訓課上,有個家長就分享了自己對待孩子「追星」的經驗,很值得學習。

她偶然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喜歡易烊千璽,寫了一本厚厚的關於易烊千璽的冊子。她一瞬間有一點驚慌,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孩子喜歡易烊千璽很久了,這期間也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孩子有一兩門成績不太好,但這也跟喜歡易烊千璽沒什麼關係吧!

這個想法很關鍵,因為很多家長最容易把兩件無關的事情聯繫起來。

成績不好,一定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而不是一兩個行為的問題。認為成績不好就是打遊戲打的,就是早戀害的,就是老師不行……這些想法都是為了逃避真正的問題,而在生活中隨便找的替罪羊。

於是,這位家長決定跟孩子一起喜歡易烊千璽,她還真的就喜歡上了。這樣一來,她們有了共同的話題,她們一起去看演唱會,一起去買愛豆代言的產品。孩子的成績反而提高了。

「NLP育兒系列」快速改變的兩個視角


04

總結起來:

1、關注一個問題產生的過程,如果能夠干涉過程,就能快速改變。

2、關注一個問題是怎樣維繫的,在此基礎上順勢而為,就能快速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