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兵哥哥”转型记

早上6点半,一声集合的口令回响在南和区金沙河农作物种植基地。一支农民打扮的队伍整齐地走向田里开始一天的劳动。晚上,他们又齐刷刷地走进教室,开始了理论学习。

“今天,是我在金沙河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学习的第186天。”个头不高的杨立新搓搓粗糙的双手,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42岁的杨立新,是南和区和阳镇杨牌村农民,自2001年从部队退役后在村里务农。靠种几亩地又没有额外收入,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没技术、没学历、更没有资本,想要创业增收没有门路。”曾一度成为这位“兵哥哥”的苦恼。

转机发生在2019年。南和区为鼓励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面向全区退役军人招募新型职业农民,签约后的退役军人可享受金沙河集团的技术指导和政府政策支持,通过订单式种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知道这一消息后,杨立新第一个就报了名。经过面试、审核、体检等筛选后,杨立新和其他13名退役军人正式与金沙河集团签约,并于今年3月份开始在种植基地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经考评合格,发放结业证书,退役军人每人可承包500亩以上的流转土地,预计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一想到今后的好生活,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并且,在这里学习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不但不用交学费,公司每月还给发2000元基本工资,另外政府每月还给1000元补贴,这让我学习没有一点后顾之忧。”杨立新感慨地说,“合作社实行军事化管理,让人感觉好像重新回到了军营。以前我在部队是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现在回到家乡是手握铁锹生产粮食,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我一定好好学!”

再有几天,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军人同样要打胜仗。学习新技能,致富奔小康,不仅自己要致富,更要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杨立新一脸坚定。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们鼓励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的一个探索。下一步,我们会招募更多的退役军人进行培训,让他们学到就业创业技术,并给予他们政策支持,让退役军人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南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文杰说。

本报记者杨永丽 通讯员武国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