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1. 特别的气质。说实话,不是第一眼帅哥的类型,但模特出身,身形气质非常优雅。
  2. 特别的工作节奏。拍一两部作品,火了,休息几年,厚积薄发再拍作品,又火了,继续休息。
  3. 特别的作品。《熔炉》、《82年生的金智英》(后简称《金智英》)都是引起社会话题热潮的作品。


这篇文章我想谈的不是孔侑多帅,而是由他在《金智英》中的角色,引发的对东亚男性群体的一些思考。


我相信,今天的中国男性里,十个人里一定有十一个,会觉得“我太难了”……事业、健康、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写在发际线上了。


男人太难了!怎么办?给条生路走啊大佬……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不仅大男子,而且小男人”,是一条让男人没那么难的生路。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故事背景:82年生的金智英(普通名字,类似于中国的王翠花……),定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因为社会环境、自身经历对女性性别歧视的影响,出现了类似人格分裂的精神疾病……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角色:孔侑扮演的丈夫角色郑大贤(也很普通的名字……),可能是东亚城市里中年男性的写照——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还算和谐的父母关系,一家三口日子有条不紊,偶尔有些小问题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郑大贤这个角色,混合了“大男子+小男人”的特质。

没有褒贬义,只是形容男性特质化的程度。


“大男子”在于负责、有担当。

主动提早回家给女儿洗澡,担起抚养责任。

愿意为妻子能重新工作而请一年育儿假,承担事业可能下滑的风险。

独自承担妻子生病带来的压力,努力寻找转机。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小男人”在于温柔细腻,尊重女性的个人追求。

体贴妻子全职在家的辛苦,会因为金智英生病而感到自责落泪。

尊重女性,支持妻子在个人事业方面的诉求。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这种特点,基于东亚男性本身“负责、隐忍”的文化价值观,并且现代化社会对独立、自由的提倡,也让一部分思维偏感性细腻的男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点。


在大城市群中,小家庭单位是更符合现代生活的的形式。这要求夫妻双方是一个团体,在彼此尊重独立性的情况下,以“我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往家庭结构中的男女性角色都会有所变化。


导演、编剧、原作者都是女性,“郑大贤”负责、有担当,并且温柔细腻的特质,体现出女性视角下对男性群体的认知与期望。


作为男性,我并非说女性视角就是完全合理的,只是多一个认知的角度,“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影片中,金智英的妈妈学习最好,却因为太穷只能让哥哥去上学,金智英的爸爸买东西也只会想着儿子……


生活中,诸如“女人读那么多书何用”、“女人嫁个好归宿”这类观点,我们时不时就会听到。


认知层面,韩国(整个东亚圈)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儒家文化上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价值观沿袭千年,要彻底更改过来估计也要3-4代人的努力。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片面感知,中国女性的情况逐步变好。

特别是开放二胎以后,大家也开始调侃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的梗了,毕竟男性的生存压力还是很大的。


参考数据,性别差距还是很大。

《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里收录了149个国家的数据,中日韩的排名基本都是100-120之间,排名靠后。整个东亚圈的国家男女性别差距,相比世界其他地区较大。

主要打分维度:

  1. 参与经济事务和就业机会(Economic participation andopportunity)
  2. 接受教育(Educationalattainment)
  3. 健康与生存(Healthand survival)
  4. 政治赋权/女性的政治势力(Political empowerment)


中国在2、3点上性别差距不大,但在1、4方面的得分还是低于平均值,特别是政治领域,在中国还是男人的天下。


女性在基础生存、受教育程度得以保证的情况下,目前主要争取就业上的平等。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很多重体力、重复劳动、低创造价值的岗位,开始被逐步替代,过去非男人不可的工作,女性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消除性别差距的过程:

自我抗争→被社会主流接纳→缩小性别差距→实现相对的男女平等。


这个过程,由生物基础、文化背景、社会结构

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

  • 生物基础:本身男女性的基因里就有着天然的不同,原始部落里男性负责狩猎征服,女性负责繁育维稳。
  • 文化背景:东亚传统价值观核心是儒家文化。男性不会一下子全部从千年的大男子主义完全跳脱出来;女性也不会一下子全部突然化身钢铁女汉子。
  • 社会结构: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还是较低,在顶层的话语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来看,中国社会正往“缩小性别差距”的方向发展。女性正在争取更多的权利,在社会中施展能力,某些情况下会冲击到男性的既有利益。


在这个阶段内,因为传统文化、现代思想的冲击碰撞,男性和女性很容易产生意见分歧,滋生敌视情绪。


至于“直男癌”和“田园女拳师”,我觉得都是有点走偏了的群体,直男癌是还停留在旧时代,不懂得尊重女性需求;女拳师是步子迈大了只争取权利,但不懂权利伴随着责任和义务。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前面提到《金智英》里孔侑扮演的角色,混合了大男子+小男人的特质。按这类特质简单讲讲男人的机遇。


没有褒贬义,只是形容男性特质化的程度。


通常来说时代变化会改变很多既有的东西,但是同时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我乐观地判断:

如果女性地位越来越高,男性面临的表面是女性解放带来的竞争和威胁;长期而深层的看,实际这是一次男性自我解放、实现的机会。


大男子有卸下重担的机会。

大男子主义的特点就是“以我为主,女人辅助”,优点就是东亚男性整体呈现负责、刚毅的特点,缺点是有时候背负了太多身心俱疲,无法追求自我。

如果女性的地位提升,能够享有更多机会,承担更多责任,并且男性也能做到尊重女性独立,那么东亚文化中那种“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带来的社会压力,也会有所改善。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小男人有发挥所长的机会。

我们提到小男人可能就是“唯唯诺诺怕老婆”的一幅窝囊形象……

抛去这种主观的固有印象,小男人的优点可能是细腻敏感,同理心强。这种特质,能够对亲密关系、家庭结构的稳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益。

多少亲密关系中,女性期待能得到对方的理解,一个共情能力高的伴侣可不容易找啊……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东亚大兄弟们,今天支持身边的女性,其实也是支持明天的自己啊。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孔侑为东亚男人杀出一条生路


去看往期【好色系列】

与元斌对戏年少成名,打破童星魔咒的韩国小美女金赛纶

日本女星新垣结衣、长泽雅美的笑,有什么好治愈的?

「好色系列」张静初——在压迫中选择坚强

「好色系列」短发美女王者桂纶镁、满岛光、郭采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