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錯誤理解

我們通常認為價值投資是通過基本面分析或技術分析等,尋找一些被低估的股票,例如通過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市淨率,去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股價被低估了的股票。換句話說就是,尋找並投資於那些基本面包括技術面前景較好的股票。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錯誤理解

但是對於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投資者的領域通常是選擇一些專業實力強的的公司,當其因債務、資產吸引力不足或商業模式受損時導致資金短缺或信用受損,導致其金融資產的價格下降,然後再進行購買,例如,卡夫亨氏公司、馬拉松石油公司以及花旗集團等大型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2008年9月18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的MidAmerican以每股26.5美元價格收購作為巴爾的摩市最大企業的"星牌"能源集團,總成交額大約47億美元。26.5美元的價格遠低於上週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而且2008年1月份每股最高價是107.97美元。但在15日開市後,"星牌"能源集團股票因受整體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而遭投資者大量拋售,短短3天時間跌去近60%。巴菲特也是抓住這一機會,才用47億就將巴爾的摩市最大企業的"星牌"能源集團成功收購。當然,在當時的那個經濟環境下,資金的流動性具有有非常大的價值。

巴菲特曾說的“The time to be greedy is when others are afraid, and the time to be afraid is when others are greedy.”,當市場恐懼時,一些實力雄厚的公司難免會遇到資金短缺或者盈利能力下滑,畢竟市場環境惡化。這時,流動資金的價格就將大大提升,能夠用極低的價格去購買行業領頭公司的股票,待到經濟形勢轉好,投資回報將以倍增。如果要是擔心,市場危機將你所購買股票的公司直接搞垮了怎麼辦,那隻能說你所選擇的那個公司也是夠倒黴的。

所以這句話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的確存有巨大的價值。但是相信,不少人連巴菲特的投資背景都不清楚,就把運用巴菲特的理念,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時與巴菲特的結果存在巨大出入,這也是為啥大多數人都知道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但是鮮有人複製成功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