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并不需要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希望获得不义之财是遭受祸害的开始。人若不能学会知足与珍惜,终究会为自己所害,“想要得到更多”的念头,心灵只会不断地备受折磨。 一场疫情,给人们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颠覆了人们的日常认知。而过往所有的不甘与失落,在生死面前也都显得微不足道。从而让我们看清很多,也看淡很多,更让我们悟透了一些生活道理。

一、生活很简单,许多东西我们并不需要

在以往的生活中我们之所以活得这么累,是因为被市场绑架的太多,被广告激起的欲望太多。因此,在现实中的人,想要追求穿名牌,化妆品,开宝马,住豪宅,这些都是被世俗攀比所绑架的,人为什么会被绑架,因为生活在俗世中都很迷茫,无知,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所以他们便通过这些物质的追求来炫耀自己活得多么光鲜亮丽,让世俗的人投来羡慕的眼神,找到尊严。

现在,小区、村庄都封了,超市关门了,酒店关了,单位、工地也不用去了,名牌不用穿了,美女不用化妆了,宝马开不出去,甚至是豪宅也无人到访。其实,我们人活在这个世上,兜兜转转,终究离不开这四个字:衣、食、住、行。穿衣是为了保暖和遮羞,食物供我们存活,房子给我们遮风避雨,车子是一个代步的工具,让我们走的更快更远。所以,我们在自己生活中有太多的需要,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的大部分需要,都是是被市场绑架所诱惑,被欲望所负累的。

人活在世上,只有衣食住行才是所必需的。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在其他时间、精力、物质上能为社会有所服务,才是你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就好比一个水杯,它真正的价值在于给人提供一个盛水的工具,接下来才说它的美观和材质,无论它多么美观,是金子打造的,还是陶瓷做的,它真正的作用就是供人喝水用的水杯而已,如果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成为收藏品,藏在暗无天日的保险箱里,它就失去了自身真正存在的价值。

二、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足,许多事情要知足

记得过去曾读过丹尼斯•狄德罗的一篇《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的文章书中写到,有一天,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后来,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搭,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然而,他越想越觉得不舒服了,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挥了,甚至可以说是胁迫了。于是后人把这经验叫做“狄德罗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那如何避免“狄德罗效应”的摆布呢?我们可以看看苏格拉底的处理方法。

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足,做学问要知足。”

三、在生活中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

在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时,有几行文字映入了我的眼帘:“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吧,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只是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的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我反复地咀嚼着这些文字,心中便开始怀念起往日那些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并由此对生命产生了感恩惜福的情怀。

一场疫情,让我们对生命多了几分敬畏、对工作多了几分热爱、对爱情多了几分珍惜、对亲情对了几分体谅、对生活也多了几分理解。原来,最简单的快乐就是平安喜乐,最朴素的幸福就是有爱相随。

反省以往,自己有的,不珍惜,别人有的,就是宝,因为欲望,遮挡了自己的眼,看不到身边的,忽略了手中的。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有太多比我们优秀的人,也有很多不如我们的人。要学会用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不计较,不抱怨,不攀比,心胸大度,客观宽容,才能一直幸福。人生短暂,生命无常,不要去挥霍宝贵的时间,钱财够用就好,身体健康就行,那些得不到的,就不要,所有已失去的,全忘掉,过好自己的日子,守好自己的幸福,放下负累,轻松前行,看淡所有,珍惜拥有。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感恩亲情,回味扶持的快乐;感恩师友,表达真挚的谢意;感恩生活,丰富人生的阅历;感恩自然,营造和谐的天地;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火把;感恩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因为感恩,心灵才会净化。因为感恩,人性才会闪光。因为感恩,灵魂才能升华。

四、作为基督徒,有了主还要什么?

“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主,你是我最亲爱的伴侣,我的心在天天追想着你,渴望见到你的面。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台阶,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小站,你的手总是搀拉着我,把我带在你身边,告诉我当走的路,没有滑向死亡线。你爱何等的长阔深高,我心发出惊叹,有了主还要什么?我心与主相连,我已起誓要跟随主永不改变。”

我最早听到这首歌,是在一位基督徒的证道中。这位弟兄归依于基督的坎坷经历和他幽默风趣的口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唱的那首歌,那首充满虔敬、充满感恩、充满深情的歌永久地回响在我的耳边。让我每当听到这首歌便为之感动,特别是“有了主还要什么?”这句歌词更让人久久回味。“有了主还要什么?” 主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 14:6)“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 8:12) “跟随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荣的宝座上时,你们也要坐在十二宝座上,”(玛 19:28)这是主耶稣对我们的承诺。他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他就是我们的一切,只要我们生命中拥有了他便拥有了一切。我们还要什么呢?

可是,人心总是被俗务填得满满的,整天受欲望的驱使只知道不停地向生活伸手索取:挣了一千元,想挣一万元;吃了荤的想吃素的;有了房子想要车子,永无止境的要下去。为了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时常感叹活得很累。这累,不外乎是对得失锱铢的斤斤计较,对吃亏受骗的耿耿于怀,对成功失败的患得患失,对诱惑欲壑的烦恼沮丧。以及由此而引起身边的不尽人意和人事关系的纠葛难以处理。人人都厌倦这种“窝里斗”的酱缸生活,可他们又都会常常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其实许多事情不用十年八年,只需两三年,只要回头再看,就会觉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受累,这是何等的可笑。而这些可笑的事,皆出自于我们欲望的需要。但我们却总是不醒悟,可这些过眼云烟

的事情比起我们的健康、生命、信仰又算什么呢?

回想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还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即便寿终正寝,最终也会撒手人间,那时侯,人的双手还能要什么?要什么又有什么用呢?醒悟吧!不必去经历大苦大难,不必非要等到迈进死亡线,更不要去等待明天。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吧!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我心发出惊叹,有了主还要什么?我心与主相连,我已起誓要跟随主永不改变。”是的,有了主便有了一切,反之,人即便获得了世界,对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珍惜身体、热爱工作,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活出信仰就是最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