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对葬礼是非常重视的。葬礼也是古代的五礼之一,作为一种陪葬文化,大到一国之君小到黎民百姓都会在亲人去世后都会举行或复杂或简单的葬礼,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缅怀。


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除了葬礼之外,从古至今还一直保留着一个习俗,那就是在人去世之后要将尸体保存七天再下葬。在古代文化中讲究“死者为大,应早日入土为安”,理论上应该尽早下葬才是,为什么要等七天呢?

停尸七天的习俗其实在古代很早之前就有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后由“七天”改为“三天”,这个习俗到现在大部分地区仍然都在沿用。


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关于“停尸三天”的说法很多认为只是封建迷信,但真相其实不止如此。

在古代停尸七天也就是以前农村常说的“头七”,古人认为人在去世后七天才知道自己是真的去世了。所以会在这一天回到“阳间”最后看一眼自己的亲人。这种说法最早来自佛教,在《北史·胡国珍传》中有记载:

“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古人认为人生有六道轮回流转,就是说人在死此生彼之间有有一个“中阴身”阶段,会在“阴间”求生源,七天为一个期,若是七天后仍未求得生援,便更进入下一个七天,这个过程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便会进入轮回转世。这些说法主要来自佛教和道教。

而第一个七天就是人们俗称的头七。第一个阶段是为了让死者安息。这一天死者回到家中,家人一定要表现得和和气气的,好吃好喝不能争吵,如此以来死者会觉得家人一切安好,会走得安心一些。


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除了这些宗教信仰之外,“停尸”还有一个典故,也是这个习俗得以保留下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个典故与历史上著名的神医扁鹊有关系,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扁游历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嚎,一打听才知道是虢国太子去世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听说太子还很年轻,突然就晕厥过去了,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扁鹊怀疑有可能是“尸厥”症,也就是一种“假死”状态,于是便请命进了宫。

古人讲究“死者为大”,所以当时很多人不同意,希望能让太子安息。但国王还是同意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不能放弃。


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扁鹊帮太子把脉后,发现太子还有微弱的鼻息,身体还余温。于是马上为太子针灸,又加上药物辅助,最后太子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一时间举国同庆,这件事情很快便在各地传开,扁鹊也因此名声大振。

此事之后,凡是家里有亲人去世,人们都不会立马下葬,而是等上七天确认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了再下葬,以免出现“假死”的情况。毕竟在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假死或者休克的现象跟真正死亡很像,有时候难以分辨。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尸首不易保存渐渐地由之前的“七天”改为了“三天”。


人去世后为何停“尸”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机

除此之外,停尸三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般人在去世之后,亲人都会回来奔丧。为的就是最后看一眼自己的亲人。有的家属离家比较远,回来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这三天也是留给亲人与死者的最后一次见面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的死亡是非常慎重且专业的,几乎不太可能出现之前的“假死”的情况。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停尸三天”的习俗,既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信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