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想种地,农村收入不稳,农业投入减少,农民真的没出路吗?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国家的根本,农村是每一个政权的基础,农民是各个时期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降低,这并不能说明三农并重要了,而是说三农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更大的贡献。大家有了共同的疑问:“农民不想种地,农村收入不稳,农业投入减少,三农真的没出路吗?”


农民不想种地,农村收入不稳,农业投入减少,农民真的没出路吗?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地位不同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说辞,各地农民也有着不同的感受,现在就个人长期的思考作以分享,相信你会一些收获!

首先,农民不想种地这个情况,应该是所有人都理解的事情,因为种地并不能让所有的农村人摆脱贫困,反而束缚了大部分农民的思维、方向和干劲。全中国人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实际来说,我过也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多的国家。人多带来的影响在农民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国耕地面积虽然不少,但是在近10亿人的农民人口的均分下,人均土地面积少之又少,在少的可怜的人均土地面前,农村人种地只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并不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从国家对于粮食的相关政策就可以看得出,国家正在想办法稳固粮食基地,如东北的玉米、大豆,河南等地的小麦,部分地区的水稻,并给了种植者补贴、大场大户规模经营补贴等政策,而在其他地区推行了休耕补贴、“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等舆论导向。

适宜规模化经营的地区,只留下一少部分人规模经营就可以了,其他地区鼓励养地和发展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经济类作物,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想让一部分人转让自己的经营权,让有能力的团队和个人,选择种植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规模化耕种土地,也养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和效益。是农村户口但是不种地的人,可以放心的离开土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国家用心良苦,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有什么牢骚可以不停地诉说呢?


农民不想种地,农村收入不稳,农业投入减少,农民真的没出路吗?

其次,农村收入不稳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国家、相关专家和农民的大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支撑农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靠天吃饭的特点,雨涝天旱天灾人祸,各种原因造成产量不稳定,还有市场和政策影响农产品滞销,带来的谷贱伤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农民工又想在城市里打工赚钱,又想继续留在乡下过着低成本的生活,还想着如何改变农村面貌问题,很现实,这就是一个死结,任何人无法破解。农村不乏能人,有的人靠智商叱咤商场,有的人靠勤奋成为某个行业的领头人,有的人靠着各种机遇显赫一时,也有机会进入城市过着城市人的生活。建议这部分人可以离开农村,避免城市、农村来回跑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也有利于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让自己和家人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农村很多产业都是利润很大的行业,却因为跟风和盲目发展,导致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总有一种危机感笼罩在农民的心中。所以,大势所趋,必须减少农民数量的现在,到底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市,就是不得不尽快抉择的时候,而不是观望而错失良机。

再次,农业投入减少问题,这主要是农业增产不增收、分散经营效率低下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国家已经制定了长期规划,会从产业布局、土地流转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解决。只有农村的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土地得到规模利用,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节能力,国家对于农田水利、保护地栽培、环境治理、机械化程度提高等调控力度加大,农业投入就会逐年提高,土地污染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土地产出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


农民不想种地,农村收入不稳,农业投入减少,农民真的没出路吗?

未来的农村,能生存下来的绝不是没本事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而是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各类专业合作社、大型农场等会因地制宜地出现在大江南北,会引发一轮新的土地改革和人口政策的出台和规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新的动态点的平衡,每一个人都会获得各自的满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