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14至17世纪,苏丹治下的印度德干高原,诞生了以诗意和富于幻想而著称的德干宫廷艺术。这一宫廷艺术的魅力是德干宫廷艺术综合了来自印度教的图像学、波斯绘画、阿拉伯艺术乃至欧洲艺术的独特产物,体现出德干地区异彩纷呈的文化多样性。

“神秘世界的一扇窗口”——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撰文、供图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编译 / 春平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苏丹菲鲁兹·沙的陵墓


△位于印度德干古尔伯加。古尔伯加是巴赫曼尼苏丹王朝于1347年至1428年的首都,菲鲁兹·沙于1397年至1422年统治巴赫曼尼。巴赫曼尼苏丹政权是德干第一个独立的印度波斯政权。


德干苏丹早期文化

波斯、伊斯兰、中亚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碰撞

“德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指称的是印度南部高原的中心地带。包括今天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邦。


苏丹对此地区的统治起源于13世纪。彼时,一批受到蒙古入侵者驱赶离开家乡的中亚突厥人或波斯人形成了一股移居印度的浪潮。这批移民深受波斯文艺复兴时代文化(10世纪~13世纪)的熏染,他们也就将此种文化带到了定居的印度北部。当在印度恒河平原政权逐渐壮大的德里苏丹(1206~1526)于14世纪早期统治德干高原时,移民们也从德里向德干地区拓展,这一文化传统也随之逐渐从印度北部拓展到印度南部。波斯文化也从此成为苏丹德干文化的根基。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16世纪晚期印度德干高原上五个独立的苏丹政权,它们是巴赫曼尼王朝四分五裂的结果。


伴随着移民到来的还有苏菲教徒、穆斯林圣人和神秘主义者,他们相信自己握有足以超越国王的世俗权力之上的精神权威。他们中的一些人与统治者保持着密切联系;有的作为皇室加冕礼的主持人,使统治者成为合格的伊斯兰教徒,并将他统治的区域统合进穆斯林的世界;还有的结交瑜伽师和非穆斯林宗教信仰的学者,通过直接进入神圣的现实来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这些都激起了伊斯兰思想和印度思想相互碰撞的火花。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鸭子形状的盒子


△17世纪,印度德干高原,比德尔锌合金,这只用来存放香料的盒子,其睡鸭的特别造型可能受到18世纪中印贸易交流中流入印度的中国同类型器物的启发。作为德干最著名的金属工艺,比德尔锌合金金属器皿由镀锌、铜、锡和铅制成。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带有鸢尾花图案的水烟壶


△17世纪晚期,印度德干比德尔,比德尔合金,典型的德干地区水烟壶造型和装饰。


1347年,从印度北部来到德干定居的移民,不满德里苏丹的专横统治,成功叛乱,建立起德干第一个独立的印度波斯政权——巴赫曼尼苏丹政权(1347年~1538年)。但不久,土耳其军阀帖木儿横扫整个东部的穆斯林世界,1398年,帖木儿打败印度的德里政权,将德里纳入囊中。尽管德干的巴赫曼尼政权躲开了帖木儿的利剑,但是他们依然模仿了帖木儿的宫廷文化、接受了帖木儿的风格偏好和美学视野。当帖木儿骚扰印度北方时,巴赫曼尼的苏丹Firuz Shah Bahmani(统治于1397年~1422年)正在建立自己位于首都Gulbarga南面的宫城Firuzaba。作为德干最早的城市之一,Firuz就体现出帖木儿风格的影响,比如大型的入口、不同元素按照轴线排列的布局、引导进入宫殿大门拱肩上老虎或狮子的主题——这一主题是印度-穆斯林建筑中出现的最早的动物主题。也许是处于王朝初健时期,百废待兴,宏伟和实用的艺术,如建筑和宫城在巴赫曼尼时期颇有建设,而更为精致细腻的手稿和装饰艺术却尚未获得大的发展。


15和16世纪,受到德干宫廷优渥地位的吸引,一批新移民再次西来,他们来自阿拉伯和波 斯,继续将帖木儿的中亚文化转化进德干高原的心脏。但是,这也引起了几个世纪前最早一批穆斯林移民后裔与他们之间的嫌隙,这批在德干出生的“德干人”对自 己原有的文化感到自豪,而将这一新移民带来的文化视为外国文化。


余烬中重生

比德尔、艾迈德纳格、贝拉、戈尔康达

15世纪晚期,巴赫曼尼王朝各省四分五裂,形成了比德尔、艾迈德纳格、贝拉、比贾普尔、戈尔康达五个独立的政权。这些政权在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早期时各自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每个宫廷,都以其在金属工艺、石雕和绘画上的独特技法而闻名,每一个王朝的首都也都建立了大量的城堡、墓地和风格独特的建筑。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Chand Bibi骑行在田野上


△1700年,印度德干,不透明水彩画。Chand Bibi是德干艾迈德纳格的传奇皇后,16世纪时勇敢地打败了进犯的莫卧儿军队,她骑行的主题经常出现在德干绘画当中。


作为巴赫曼尼王朝的余音,比德尔的Barid Shahi王朝,由巴赫曼尼王朝最后一位维齐尔(伊斯兰教国家高官,1504年~1619年)所建立。尽管拥有强大的堡垒和防御工事,比德尔却是五个政权中最为弱小的。这里诞生了德干最为著名的金属手工艺锌合金(bidri)。德干的金属工艺在很早就已经高度发展,这从大量遗留下来的庙宇雕像上可以发现。然而,与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地区不同,在14世纪之前,更小的家用金属制品在德干并没有大规模出现。从16世纪开始,大量的金属技艺和风格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德尔锌合金(bidri)金属器皿是由镀锌、铜、锡和铅制成合金,然后再覆盖以含有氯化铵的薄膜使器皿表明呈现黑色,再于其上嵌入以黄金和银制成的伊斯兰风格的花草图案,黑与金或银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光彩奕奕而又神秘庄重。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猎鹰形象的阿拉姆标志


△17世纪,印度德干戈尔康达,黄铜。这件物品用于宗教仪式,具有装饰性的书法文字被安排在猎鹰形状的框架之中,象征什叶派穆斯林的祈祷者。


艾迈德纳格的Nizam Shahi王朝是五个王朝中第一个独立的苏丹政权,由巴赫曼尼王朝末期的一位维齐尔的儿子所建立。艾迈德纳格也是德干艺术发展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丹Nizam Shahis从1490年到1636年统治艾迈德纳格,他特别热衷于细密画,在他的赞助下,制作了历史绘本《胡塞因王朝史》(Tarif-i Husain Shahi)来庆祝国王在属印度教的维贾亚纳加尔邦取得的胜利,并为皇室成员绘制了不同的画像。这是现今所遗留下来的最早的细密画手稿。


贝拉的Imad Shahi王朝建立于1490年,由巴赫曼尼王朝贝拉的管理者Fath-ullah Imad-ul-Mulk宣布独立。贝拉宫廷艺术在五个苏丹政权中是最少为人所知的,今天它只留下了Hauz Katora被毁坏的宫殿作为往昔的见证。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纺织品


△1640~1650年,印度德干戈尔康达。纺织品上的图案对绘画多有借鉴,画中描绘了身着波斯和印度服饰的人物的宫廷生活场景。


在德干东部,另一个来自伊朗的移民苏丹Quli在巴赫曼尼苏丹王朝后期的战乱中趁势将戈尔康达作为Telangana的首都独立统治。与伊朗和中亚的联系成为德干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表现主题,来自这些地区的作家、诗人、神学家、书法家和艺术家,成为德干宫廷艺术的赞助人。戈尔康达王朝的库杜布沙(在位于1496年~1687年)与伊朗的萨法维王朝联系尤为紧密,他将众多的伊朗艺术家引入宫廷。波斯艺术家和印度艺术家的紧密合作体现在诸如《医学原理》这类风格独特的手抄本书籍当中。


德干地区的财富一部分来源于肥沃土地上的农业耕作,特别是棉花生产,还有在戈尔康达地区富足的钻石资源。事实上,世界上首颗发现的钻石正是位于戈尔康达。直到18世纪20年代钻石在巴西发现之前,印度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产地。不过,刚刚掘出的德干钻石,其形状并不出色,很多都被重新打磨成多面体,才能显示出耀眼的光泽。带有金子边框的有限平面切割的钻石,是德干地区钻石风格的代表。诞生于1591年的沙钻石(shah),刻写有艾迈德纳格的Burhan Nizam Shah二世的名字,举世闻名;而沙·迦汗钻石更是这一时期本地切割钻石形式的典型。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沙加·汗钻石


△17世纪,印度德干。代表了17世纪德干钻石切割的典型样式——有限的平面切割。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阿格拉钻石

△16世纪,印度德干戈尔康达。世界上第五大粉钻,这颗钻石最先属于格瓦利尔的雷加哈(Rajahof Gwalior)家族所有,后来由于莫卧儿攻克阿格拉(Agra)城,该家族惨遭杀戮,这颗钻石也由此得名,归莫卧儿君主巴布所有。后来,又几经转手流传。


德干宫廷艺术的高峰

神秘与幻想兼具的细密画

整个德干艺术的中心是细密画,这一艺术在比贾普尔变得成熟。比贾普尔宫廷由巴赫曼尼王朝比贾普尔省的省长Yusuf Adil Khan(统治于1490-1510)所建立。作为一位来自中东的移民,Yusuf跟从伊朗新的萨法维政权(1501-1722)将什叶派作为国家宗教,但是他从未将此种信仰强加于比贾普尔的民众。继任者Ali Adil Shah I (统治于1558-1580)也倾向于什叶派,但他并不十分狂热。事实上,他甚至称得上某种程度的自由思想者,他在旅行和征战时也随身携带大量书籍,甚至邀请葡萄牙牧师来到比贾普尔让人他得以学习基督教。正是这种开明的文化政策,使德干文化和艺术在比贾普尔宫廷中得到最为充分的发展,硕果累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书法圆盘


△1600年,印度德干比贾普尔。这种装饰有华丽三一体书法的圆盘,其特殊的功能仍然未知。


Ali在文化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是作为《科学之星》(Nu jumal-Ulum)的作者,这本著作综合了印度、伊斯兰、古希腊和突厥的传统,以波斯语辅以德干乌尔都语写就了中世纪德干宫廷知识的百科全书。书中汇集了天文学、神秘学和政治学,表明尽管德干本地人和外来的西方人或者说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对抗颇多,德干的宫廷知识生产仍然在综合印度和波斯文化传统上做出了伟大贡献。Ali的继任者易卜拉欣·阿迪尔·沙二世(Sultan Ibrahimc Adil Shah II,在位于1580年~1627年),同时作为诗人、书法家和音乐家,成为整个王朝中艺术的最大赞助人。他吸引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来到他的宫廷,在他统治时期,比贾普尔成为整个德干绘画艺术的中心。德干绘画被描述为“神秘世界的一扇窗口”。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苏丹阿里·阿迪尔·沙二世正在射杀一只老虎

△1660年,印度德干比贾普尔,不透明水彩画。


和印度北部的宫廷画一样,德干宫廷艺术囊括了伊朗萨法维王朝、北部印度莫卧儿王朝和更早期的苏丹王朝的风格和主题。尽管如此,德干绘画在保持这些传统风格时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个人的风味:色调更加生动艳丽,常常具有想象性的背景;绘画中人物的姿势和举止常常以中世纪南亚印度的风格出现,而色调却包含着非常规的早期比贾普尔绘画中典型的粉色色调;德干统治者的肖像具有一种闲适感,大部分是描绘他们在花园中散步或者情人游戏的场景。在一幅没有作者签名、大约绘制于1630年的画中,描绘了一位无法肯定是非洲人还是印度贵族的肖像,画中以令人难忘的笔法捕捉了一种沉思而忧郁的氛围,展现出人物隐藏于纸面之下的深邃魅力。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海德拉巴庄严的戈尔康达要塞

△14~16世纪。印度德干高原最大型的要塞。


造成德干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吸引人的原因,还在于隐喻和象征的运用,这与人们熟知的莫卧儿绘画的现实主义倾向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神秘因素正是来源于波斯和印度的影响。正如在苏菲的浪漫传奇《爱的花园》中所表现的那样(这本书由比贾普尔的桂冠诗人Mullah Nusrati编撰于1657至1658年),诗中通过生动地描绘德干的树木和花朵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从而将寓言中的花园和现实中的园艺连接起来。在另一部浪漫传奇《爱的律法》中,其中的插图描绘了英雄的心上人形象出现在他的胸膛之上,当他提及她的名字时,银色的祈祷语从他的嘴唇中流出。从一些建筑物和手工艺品中,也可以窥见同样的隐喻,比如在水管的底部装饰有莲花形状的出水口,在帐篷织物之上织绘神秘的双头鸟抓住大象的图案。那些传统的图像系统,会根据新王朝的需求不断更新。比如在一把雕刻有大量动物形状的匕首之上,雕刻了龙、狮子、鹿、鸟儿和蛇相互争战的景象,这些都是来自于印度和波斯的皇室象征。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标准的阿拉姆形象

△17世纪晚期~18世纪早期,印度德干。带鳞的双龙,舌头吐出,尾部交缠,围绕着中心的圆盘,展示了德干对幻想性动物的喜好。这种风格的标准像也出现在绘画和建筑当中。德干墓地中出土了很多类似的书法圆盘,从中发现了神、穆罕默德和阿里的名字。这种类型的标志经常用于什叶派的穆哈兰姆月的宗教仪式。


德干绘画中事物不合常规的比例,同样制造了这种既怪异又神秘的感觉。这种异常的比例关系一方面源于等级制,比如戈尔康达王子的肖像画中,为了突出王子的权威,王子的形象比例很大,而他周围的背景和人物则尺寸极小。这样的比例也可见于莫卧儿绘画和18世纪拉其普特学派的绘画中。在其他的例子中,夸张的比例能是为了表示距离远近或者回应其中的主题,比如在一幅游隼画像中,背景中比例较大的叶子中飞满了比例极小的同样灰白颜色的鸟儿。在Dublin的绘画档案中的一幅画《瑜伽女与八哥鸟》中也充满了超大尺度的中国花朵,表明这位艺术家引用了域外的资源来让他的作品充满神奇魅力。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魔鬼在争抢动物的四肢

△17世纪晚期,印度德干,不透明水彩画。画中稀奇古怪的场景在中亚的手抄本中经常出现,也许这张画正是它们的最初来源,通过波斯而传入印度。


欧洲的印刷品和雕刻在印度的传播也影响了德干艺术的主题和尺幅。弗兰德的设计师和雕刻家阿德里安·卡拉特(Adriaen Collaert,1560~1618)所制作的版画中树枝上两只超大的长尾小鹦鹉被认为是德干绘画中超大尺度鸟儿的灵感之源。一幅来自戈尔康达的1630年至1670年左右的绘画中,鸟儿在树枝上朝左站立嘴中衔食浆果,鸟儿的尺寸十分巨大,甚至大于它之下的一只公羊。这可能就是艺术家受到卡拉特版画影响,将距离较远的公羊视为与鸟儿处在不同平面之上的结果,描绘的是一种意识上的真实。17世纪末时,伊朗和戈尔康达之间曾经存在短暂的绘画交流,也曾发生相似的风格效果。萨法维波斯的艺术家,深处谢赫·阿巴斯(Shaikh Abbasi)的艺术圈中,在众多的外来艺术或风格中,特别迷恋莫卧儿和德干的绘画风格。Bahram Sofrakesh所绘制的几幅画中,也展示了德干绘画中同样的特别尺幅,包括特大号的昆虫。而那些独特的色彩暗淡的绘画风格,展示了萨法维和戈尔康达画家们的共同喜好。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芒果树上的鹦鹉和树下公羊

△1630~1670年,印度德干戈尔康达地区,不透明水彩画。画中两只动物不合常规的比例所造成的神秘感,是德干绘画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之一。


尽管有大量的个体艺术家因其独特的创造性和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风格化表达而被辨认出来,但是对于德干艺术家本身艺术史家仍然知之甚少,一方面原始资料匮乏,一方面也缺少宫廷日常生活的记录。绘画作品之上,通常只属有一到两个艺术家的名字,但对于他们在绘画中的分工并没有详细地记载。即便有些个人化的特征能被辨认出来,学者们对其属性也很难达成共识。比如,比贾普尔最优秀的艺术家Farrukh Husain是否与莫卧儿画家Farrukh Beg同属一人,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持续了将近六十年。在比贾普尔画室中的其他作者仍然是通过Berensonian的档案识别出来,如Paris绘画档案、Bikaner绘画档案、Dublin绘画档案等。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动物形刀把的匕首

△16世纪中期,可能来自印度德干的比贾普尔。动物形象是印度和波斯的皇室象征。


直到莫卧儿军队于1600年在艾迈德纳格建立之时,莫卧儿帝国的美学才开始对德干绘画施加影响。在这之后,德干绘画变得更加精心于肖像细节和僧侣宫廷场景的描绘,而绘画的色彩也变得更加节制。苏丹的典型肖像、朝廷官员肖像、宫廷朝会、婚礼仪式,这些都在德干的绘画中有所体现。这些变化也有赖于当时受到莫卧儿王朝庇护的印度宫廷艺术家的支持。


新的文化世纪

莫卧儿王朝进入德干

1565年塔里寇达(Talikota)之战后,一些小的政权被大的政权所兼并,德干地区的财富和艺术赞助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最先消失的是比德尔政权,它于1574年变成艾迈德纳格的附属国;接着贝拉政权在1619年被比贾普尔管辖;同时,在印度北部站稳脚跟的莫卧儿王朝开始向南推进,阿克巴大帝于1601年占领了独立王国Khandesh,这个王国以布尔汉普尔作为首都,被莫卧儿人视为“进入德干的大门”。通过布尔汉普尔兼具商业中心与纺织品生产中心的作用,莫卧儿对德干苏丹持续施与影响。最先遭受这种影响的是地理上邻近的艾迈德纳格的苏丹政权,艾迈德纳格最后在1636年被莫卧儿王朝和比贾普尔王朝瓜分。持续壮大的莫卧儿王朝终于在1686年和1687年分别占领比贾普尔和戈尔康达。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牡丹花碟子

△17世纪晚期~18世纪早期,印度德干戈尔康达地区。这个小碟子可能是一个无把杯子的托盘,是整套茶具的一个部分;翠绿色玻璃是对绿色玉石的模仿,是这个时期流行的奢华之物。


一个文化的新世纪随着的莫卧儿王朝全面占领德干而展开。印度北部的美学和传统拓展到德干,但是莫卧儿王朝却停止了对艺术的宫廷赞助。事实上,很多现代早期的宫廷都比德干宫廷更加富有,但是他们并不热衷艺术赞助。德干宫廷热衷于艺术的原因,可能主要源于其文化和族性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一旦与更为统一性的莫卧儿宫廷文化相互比较,就显得特别明显。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易卜拉欣·劳扎陵墓 印度德干比贾

△普尔, 由易卜拉欣· 阿迪尔· 沙二世(1580~1627)建立,是印度最为优雅和比例最为和谐的伊斯兰陵墓建筑之一。


尽管如此,直到印度独立为止,控制德干的莫卧儿王朝一直将海得拉巴作为首都,而他们的宫廷也一直延续了波斯化的德干文化直到20世纪。除了海德拉巴,18世纪和19世纪一些小的艺术中心也相继建立,成为德干艺术史上又一繁花盛开的时期。


End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精彩版式呈现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印度德干苏丹宫廷艺术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5.06月刊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