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吃什么?一起来探究清朝饮食文化

乾隆,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跟康熙共同创造出了康乾盛世。而清朝也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帝国,在清朝期间,乾隆、康熙除了治理朝政之外,对饮食方面也是毫不含糊。

古代宫廷的饮食一般是由御膳房进行提供,烹饪的菜肴自然也比民间要精致得多。就以这清朝为例,一起去看看这宫廷饮食文化吧!

满食当道到满汉共存

清朝是满族皇帝当家,要说到这饮食文化,自然是少不了满族菜。但在清朝,整条街上也并非全是满族人,主要还是汉族人居多,这会又会出现汉族菜。这时期的饮食文化跟它本身的政治体系有着相似之处,多元混杂,后期相互交融。

清朝王权多是掌握在满族人手中,一开始的饮食也是以满族菜为主食,再到后来汉族菜的不断出现,清朝的饮食便由“满食当道”变成“满汉共存”。如今我们所知道的“满汉全席”也是由此而来。

清朝人吃什么?一起来探究清朝饮食文化

因为汉族人口较大,影响较广,所以我们经常会说现在的很多少数民族正在渐渐被“汉化”。但在清朝那个时候,由于满族人统治天下,很多汉族人与现如今相反地逐渐“满化”。这其中的“汉化”、“满化”,就是指饮食、谈吐、穿衣能被对方所感染而失去本民族的特征。那清朝又是如何由满族文化当道,逐渐发展成满汉交融的呢,我们一起分析。

“满汉共存”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

满族人与汉族人饮食文化的交融是在相互影响的状况下实现的。汉族人主要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多以面食为主食,包括饽饽、年糕、萨琪玛等等。“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但后来慢慢的,满族各项饮食惯例被汉人所接受,相同的,汉人的饮食礼仪、节日飨宴等也影响了满族。

清朝人吃什么?一起来探究清朝饮食文化

满族人本是女真人,“朱里真、女贞、女直”。后经与中原地区的汉人相互交融,身上的女真民族特征慢慢消失。从部落时代开始,朝鲜半岛、辽宁半岛等地就能处处见到满族人的身影。因为身处草原之地,满族人本性较为粗犷,其饮食文化也带着草原民族的那股子野劲。后农业发展迅速,满族人也参与其中,其饮食文化又增添了一份柔和的气息。也为后来逐渐与汉族饮食相融做了前期准备。

清朝宫廷里的饮食

要说清朝最具代表的食物,首先就应该要从宫廷内部去寻找。在清朝入关前,饮食的规章制度并不那么完善,或者可以说是比较模糊的。据说在皇太极时期,皇宫饮食制度并没有那么森严,甚至连皇上都“席地而坐,自割肉而食”,完全没有君臣之分

汉族人则不同,提倡周礼,讲究尊卑有序,很久之前就有了一套成熟的饮食制度,所有人都不得僭越。清朝入关之后,当时的士大夫是汉族人,就在这士大夫的帮助下,竟也制定了那么一套饮食礼制,用以规范皇宫礼仪。

对汉族的饮食礼制,满族人是十分愿意效仿和传承的。满族人原来是顾忌吃饭是否会发出声音这一细节,但在学习《周礼》之后,“毋咤食”的习惯也渐渐开始被满族人所传承,吃饭不再发出难听的声音,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同时满族人一些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渐渐渗透到汉人身上。

清朝人吃什么?一起来探究清朝饮食文化

“款客,撤一席又进一席,贵其叠也”就是满足贵族所秉承的“撤席”习俗。在汉族人民看来,这个习惯得体,也很有排场。就是在大家用完正餐之后,主人会叫吓人来收拾东西,并上一些点心或甜品。为我们所知的“满汉全席”排场更是大,期间要经历三次“撤席”,还要分三天用完,由此可见场面多么壮大,多么奢侈。

清朝虽是最后一个帝国,但他们在吃的方面可一点都不比现在的富人们逊色。宫中,会设立有专门的“御茶膳房”,专门给皇帝和皇族贵胄们提供日常饮食,并承担布置筵宴的任务。一个厨房里都分有茶役、传菜人、饭房人、庖长等各种不同级别的职位,大家各司其职,有时在一间厨房里居然有五十多个帮厨人之多。此外,在御膳房之下还有不同食材的买办处,每年进出的肉量数额庞大,可见宫廷饮食奢靡之大。

单算张家口这一货源地,每年供给皇宫御膳房的食物就有“牛乳1400斤、乳饼620斤、酒类2000多斤”。无疑,这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宫内需要。还有海鲜类及其他独特的食物,都要从全国各地、不同地区调配过来。一个皇室,最多不过千人,但却要民间进贡如此庞大数量的肉类。实在是浪费!

宫廷饮食就奢靡至此,皇帝的日常饮食更是丰富多彩。春天来临,膳房里必备皇帝爱吃的各类饽饽,甚至特地设立了个饽饽房。里面有榆钱饽饽、榆钱糕等等都是专供贵族食用。另外对腌制品皇帝也是爱不释手,宫内设置有酒醋房等等。

清朝人吃什么?一起来探究清朝饮食文化

美味佳肴中还不乏野味。清代,皇帝爱食肉,全国各地便贡献出很多打猎得来的狍、鹿、野猪等,这些在清代宫廷中已是常见之物。对这些肉类的烹饪,在初期也是较为粗犷,主要手法是加入调料后进行蒸煮便可。到了清代后期,也为已经无法满足宫廷饮食需求,渐渐的,他们的餐桌上就出现了海鲜品,例如虾、蟹、鲍鱼、燕窝等等

民间饮食

清朝时期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一类的政策,所以当时人口增长速率是比较快的。人口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增加,粮食的产出量也随之变多。很多人家已经没有了温饱问题,就渐渐转向往更高的生活水平发展。“吃酒饮茶、红楼绿市”,“打个尖儿”、“喝个茶”就渐渐成为清朝人生活的常态。

清朝人吃什么?一起来探究清朝饮食文化

民间,饮食的地方也是有分等级的。最低的是在街边叫卖的小摊贩,或者一些店铺面积较小的饭店,这些场所主要是给生活条件不那么好的普通人民提供,里面有包子、茶水、烙饼等方便快速食用的食物。

再有就是大一点的客栈和饭馆。在这里人流量就比较大了。那些外出做生意的商人累了便会选择在此处落脚。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老板娘经常会到处跑着让小二招呼客人,将客人的行李和车马安置好,并不断吆喝着店里的拿手好菜。

当然还有个专门为达官贵人们准备的饭庄,里面经常是被“包场”,或者往往只提供给私人使用,私密性较高,没事时都是紧闭大门的。这类饭庄主要适合用来谈“重要事情”,也较为安全。它虽然接待的都是些“贵人”,但它的装潢却没有十分奢靡,而是看起来十分普通,也没有提供什么“污秽”的服务,人进来主要就是图个清净。

结语

都说民以食为天,看来清代皇宫里的人吃得也不比现在的人差,饮食也是他们的根本。那个朝代所遗留下来的烹饪方法,现如今我们仍在使用。从满汉饮食的变化也能使我们知道,饮食要多元化,但也不能照搬他人的文化,而失去了本民族独特的特征。宫内饮食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它反映的更多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