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下我們該如何生存


裁員下我們該如何生存

最近受疫情的影響,企業裁員已經成了常事。

這不在昨天,某公司被爆出單方面強制員工停薪留職 2 個月,只發基本工資的 80% (1760元)。

這一波操作,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討論點在於這種協商待崗,到底算不算「變相裁員」?

說一些個人的見解。

從法律層面上來說,這種處理方式沒有問題。我通知你,但你也可以不簽字,至於接下來要怎麼處理,大概率就是談不攏走仲裁。

從道德層面上來說,一下子降低這麼多,連房租都掏不起,其實就是想逼著員工離職,公司不用賠償。

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站得角度不同,公司說我要扛過疫情,個人說要養家吃飯。

但這些我認為,這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這件事情帶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

接下來我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與你有一些共鳴。


1、公司為誰負責

公司在招人的時候,會喊著“我們為員工負責的口號”,但你仔細想想,真有這樣的公司嗎?

你負責幫公司解決問題,公司付給你薪水,你們只是勞務關係,本質是不存在利益關係的。

實際上,與公司有利益關係的是股東和投資人,他們才是公司要負責的人。

所以一旦出事,公司必然不會考慮你的利益,我們都是那個隨時可能被公司拋棄的人。

除非,你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裁員下我們該如何生存

2、成年人只談利益,不談感情。

那麼接下來,如何提升自己的價值?這才是你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需要時刻處於一種危機感,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基點,並想辦法放大。

會做的事情需要能總結成自己的方法論,真正的做到得心應手,最重要的是你能教會別人怎麼做。

等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將這部分活“外包”給別人,自己學著去接手不會的事情。

不會做不要緊,沒有誰天生就會,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慢慢得到提升,你與公司之前可以談的籌碼也就越來越多。

直到有一天,離開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也就不擔心被裁掉了。


3、不侷限於工資的收入

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經濟來源只有工資。

那時候老一輩經常跟我們說,要有一技之長,要有自己擅長的東西。

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其實「副業」就是那一技之長。

它可以是做手工阿膠、做 PPT 模板、寫文章等等,什麼都可以,只要你比大多數人強。

不要小看這些事情,這個時代不缺展示自己的舞臺,但缺少了沉澱自己的環境。

一件事情,你為它準備了多久?

就以寫作來說,靜默期至少需要兩年。

大多數人只看到了成功人士的成功,卻沒有看到成功背後的失敗。

裁員下我們該如何生存

寫在最後

裁員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只不過主導者是誰。

有能力的裁掉公司,沒能力的等著被裁。

我們改變不了這個客觀事實,那麼能做的,就是當那個主導者。

願你我一同努力,成為那個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