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民間老物件,很多都已經變成古董級別的了,現在家裡還有的,就好好珍惜吧。

小時候的精神動力完全來源於它—收錄音機。那個時候沒有智能手機,還在用鍵盤直板機,也沒有mp3,聽歌還在用磁帶,用的收音機。當時英語課,老師也就一盤磁帶,輪番的拿回家,用收音機自己刻磁帶,在那個時候這些事情都是媽媽幫忙完成的,還要先試放一下,萬一在刻的過程中卡帶就完蛋了,基本上就是一段空白,那一盤磁帶也就浪費了。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再往後還有復讀機,當時的夢想就是買一個復讀機,天天聽自己的聲音,覺得特別好玩,現在還有復讀機,不過也漸漸淡出去了。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如果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話,還會看到“石磨盤”,一般用來磨豆子,我們的話叫做“豆生”,用來拌飯,做湯再合適不過了,濃濃的豆味飄香四溢。大大的石磨就放在小攤的旁邊,現買現磨,看著一顆顆飽滿的豆子變成豆渣留下來,很過癮,但是要推動重重的石磨還是需要很大力氣的。現在石磨基本很少見了,大多用現代機器,類似料理機、豆漿機就可以完成,而且很方便,也不費力,小巧便捷。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黑白電視機,很多人應該只是見過,家裡使用的時候應該也開始用液晶電視了吧。在農村生活的時候,在奶奶家,有一臺小小的黑白電視機,還在看卓別林,看的非常忘我,都沒寫作業,被奶奶限制看電視的時間。有時候看著看著電視突然沒信號,出現彩虹一樣的信號線,音頻也對不上,就覺得電視機壞了,硬要找人來修,反正不論怎樣也不能阻擋我看電視。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柴火灶,我們叫做大鍋灶,農村用大鍋灶做飯特別香,家裡來客人的時候,菜量飯量增加,大鍋就能派上用場了,看著打人在炒菜的時候揮動大勺,滿頭大汗,就知道這肯定是個體力活。在冬天做飯的時候,總是喜歡抬一個小板凳做到旁邊,一邊等飯吃一邊烤火取暖,每個小孩子臉上都被烤的紅彤彤。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算盤也算其中之一吧。因為現在我們總是依賴電子產品的方便和快捷,傻瓜都會用,大部分人都忘了怎麼使用算盤,就算家裡有算盤也不會用。不過珠算已經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大家還是提起算盤算算術吧。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牡丹牌縫紉機。雖然不會用縫紉機,但是小時候很喜歡去踩一踩,可以和外婆合作,外婆抱著我,我去踩,外婆在臺上操作,外婆說,她們那個年代的嫁妝就是縫紉機,因為那個時候講究賢良淑德,做飯補衣樣樣都要會,這樣在家裡才有地位。現在多是小巧便捷的縫紉機,不需要腳踩,手搖即可。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留在記憶裡的民間物件,件件都是經典,你還記得多少?

這些老物件大家都有印象嗎,是不是引來了一波回憶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