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的正确姿势——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与赔偿

近日,众多企业纷纷宣布过冬,加入了裁员潮。那么在离职时,你需要了解什么是经济补偿金,什么是赔偿金,这样才可以在失去工作的同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离职的正确姿势——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与赔偿

什么是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指劳动合同并非劳动者犯有过错而发生终止或解除, 用人单位从失业到再就业期间依法一次性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助。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需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向劳动者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权的,主要是指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情形。
  • 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 经济性裁员。
  • 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是指用人单位降低了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
  • 推定解雇,主要是指用人单位丧失了用工主体资格,如破产、解散等情形。

经济补偿金应该给多少?

对于竞业限制的补偿应不得低于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于其他情形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应根据工作年限以及月工资来计算。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工作年限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年限,非因劳动者原因变更劳动关系的,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持续计算。
  •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月工资”包括了奖金,此处的奖金应当理解为绩效奖金及年度考核奖金,也就是说已取得的年终奖也要计算在内。
  • 应注意关于加班费是否计入月工资来计算经济补偿,各地法院裁判不一。
  • 注意三倍工资封顶的问题。

什么是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中的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因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或相关法律法规而应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金。具体分为四种情形: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必须满足《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 即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 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具体包括程序上的违法和实体上的违法。
  • 程序上的违法主要是指用人单位未履行通知义务或支付代通知金。
  • 实体上的违法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在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 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赔偿金,主要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一》第十五条。
  • 超过试用期的赔偿金。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试用期。
  • 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的加付赔偿金。适用的前提条件是:未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的期限内支付。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主要是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

赔偿金应该赔多少?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以经济补偿的二倍计算。
  • 超过试用期的赔偿金。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的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边赔偿。自建立劳动关系第二个月开始计算,最长计算十一个月的工资。

以上内容是有关经济补偿及赔偿金的适用范围和赔偿金额。有机会我们再来讲一讲劳动者如何收集证据维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私信留言。关注我,学习更多法律知识。

离职的正确姿势——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与赔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