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办法》解读

 一、什么是价格争议?

价格争议调解处理,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当事人申请,对市场主体之间因商品价格或者服务价格产生的纠纷,依法进行调解处理的行为。

市场主体:就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资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商品价格是指各类有形产品和无形资产的价格。

服务价格是指各类有偿服务的收费。

纠纷:争执不下的事情;不易解决的问题。

二、为什么要开展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

  深入开展价格争议调解工作有利于快速处理、尽早解决价格争议纠纷,有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减轻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压力;建立健全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畅通权威、公开、便捷的价格争议解决渠道,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起诉追究,降低诉讼成本,减轻政府和当事人负担;开展价格争议调解工作有利于确保民生诉求渠道通畅,化解人民群众价格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三、开展价格争议调解处理有何优势或特点?

价格认定机构开展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专业性、权威性。 二是经济性。 三是高效性。四是便利性。 五是严肃性。 六是简便性。

  四、如何抓好《办法》的贯彻落实

  (一)上下联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形式多样,扎实开展宣传活动。

  (三)完善制度,促进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规范化。

  (四)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榆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价格认证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