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朔城區教育局開展文物知識進校園活動

朔城區教育局日前下發《關於在全區中小學校開展“文物知識進校園”活動的通知》,要求全區各中小學校(園)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樹立文物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文物資源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上的作用,引導廣大師生不斷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物知識進校園深入開展。


朔州市朔城區教育局開展文物知識進校園活動

文物知識進校園主要內容包括本地各類文博資源,組織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等主題教育研學實踐活動。小學階段要體現趣味性和故事性;初中階段要體現實踐性和體驗性;高中階段要體現探索性和研究性。通過研究開發自然類、歷史類、科技類等課程,將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思想政治、美術、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有機融入文博教育內容。


朔州市朔城區教育局開展文物知識進校園活動


朔州市朔城區教育局開展文物知識進校園活動

文物知識進校園的主要活動形式,包括線上宣傳、線下宣講、課堂服務、系列比賽等。在線上宣傳上,各校(園)除組織學習知名博物館網絡資料外,還要利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積極開展線上學習交流和文物保護宣傳;在線下宣講上,開展“舉辦一次專題展覽,分發一次宣傳資料,舉行一次主題班會,進行一場專家宣講”“四個一”宣傳普及活動;在課後服務上,鼓勵學校(園)在課後時間開設校內博物館系列課程,利用節假日、寒暑假、休息日等時段,組織學生走進文博館開展學習活動;在系列比賽上,舉辦書信、徵文、誦讀、書法、繪畫等比賽活動,傳承本土文化,揮灑少年才情。


朔州市朔城區教育局開展文物知識進校園活動

朔城區教育局還將文博教育、文物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納入整體教育規劃,聘請校外文保專家,知名人士、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進校開展公益講座;將文博教育、文物保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校(園)綜合評估督導考核,作為學校(園)提升整體辦學質量,師德師風與工作實效、學生綜合素質評估的標準。從而推動文博教育、文物保護與課程設置、德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良好氛圍和社會環境的形成,推動愛國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入。 (圖文:王平堂 武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