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1

《親愛的熱愛的》你看了嗎?


一直都不是一個喜歡追劇的人,除了王凱的電視劇,其他人的都不怎麼看了。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特別是那種偶像劇。我是覺得,沒什麼營養也浪費時間。

而且一直以來,我都還算自控力比較強的人。我連將要掉下去的眼淚都可以忍住,讓它們不要掉下來。

自從開始自由職業也定期地寫文章、定期地追熱點之後,我就有給自己安排每天查看微博熱點、刷微信朋友圈。因為還在發圖片,也會經常用“美圖秀秀”,來拼個圖啦,或加個邊框啦之類的。

所以,最近經常出現在我眼前的,就是楊紫和李現的《親愛的熱愛的》。

一直以來吧,都對楊紫喜歡不起來。

雖然說她演技還是不錯,但那一張看起來像整過容的網紅臉,還是覺得太扎眼睛了。

再加上,這部電視劇的男主角是名不見經傳的李現。小小的眼睛,也沒覺得很帥啊。

一開始,也會覺得,這些信息很煩。

但我每次打開“美圖秀秀”,都會有人po出他們的劇照。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於是,

於是,

於是,

昨天中午,我打開了騰訊視頻,點進去,看了起來。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其實整部劇的劇情也是非常地普通吧,就是傻萌女主對酷冷男主一見鍾情,表白被拒絕後,由於各種巧合,又成為了男女朋友,慢慢地日久生情。

這種偶像劇吧,正如男主韓商言對女主佟言所說的:你除了戀愛,就沒其它事情可認真了嗎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但我還是忍不住熬夜追劇,今天刷到了20集。

最後及時剎車。迴歸我正常的生活。

2

曝光效應,互聯網最擅長的把戲


但這一段小插曲,讓我重新領悟到心理學中“曝光效應”這個術語。

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特 扎伊翁茨曾經潛心研究某種重複的刺激和這一刺激最終帶來的輕微的情感波動的變化。

他把這稱之為——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親愛的熱愛的》告訴了我——曝光效應真的很可怕


在密歇根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也曾經做過類似的實驗。

在他們學校的校報的頭版上,都出現了一個類似於廣告的版塊。這個版塊出現了很多土耳其語或類似土耳其語的單詞,比如:kadirga、saricik、biwonjni、nansoma、iktitaf。

這些詞出現的概念不一樣,有些只出現過一次,有些出現過5次,甚至10次。

而且兩組詞在兩間學校出現詞的概念剛好相反。

比如某些詞在密歇根大學出現的頻次高,而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出現的頻次則低,反之亦然。

當這個實驗結束後,他們去採訪那些學生,他們對土耳其語的喜歡程度。

那些出現頻次高的詞,大家表現出來的喜歡程度也會比較高。

扎伊翁茨表示,這種只要不斷重複出現增加接觸的頻率就會增加喜歡的程度的現象,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生理現象。

這也讓我回想起,以前當銷售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談到的一個現象是,當我們經常拜訪某個客戶的時候,這個客戶慢慢地也會給我們下單了。

我們把它稱之為:刷存在感。

我還以為,是我們的行動“感動”了客戶。

現在再回想起來,其實這只是本能的反應罷了。

這也印證了很火的那一句話:分享力=影響力。

越分享,越成長。

因為你經常去分享,就等於你會經常將你曝光於別人面前。

這樣,看你看多了,也自然更喜歡你了。

多學一點心理知識,

更容易

掌控我們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