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1

与自己对话 走出低谷

2017年10月的某一天,那是我哺乳期结束后上班的第4个月。在新上司的办公室里,他把双手抱住了后脑勺,看着坐在对面的我,冷冷地说:“你现在的位置其实挺尴尬的。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排。我想把你负责的海外部分成三块,香港、美国和中东,你想负责哪一块?”我听完后,其实心里挺凉的。1个月前,我们还是平级的部门负责人,1个月后,他摇身变成了公司的CEO,我的直属上司,前上司被调配回公司总部,明升暗降。接着他把新合同拿了出来,我看着上面的数字差点把脏字说出来。那个数字和我五年前进入公司是一样的。我说:“我回去想想吧。”


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当天晚上,我回家痛哭了一场。虽然之前也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根本没有想到竟然工资都被调低了。5年前我加入了公司成为海外销售部的经理,利用半年的时间调整部门架构,业绩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在第三年我接手了国内销售部和客服市场部,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在两年内换了3个人。我稳定了业绩一直处于下滑阶段的他们,也经常和业务员、技术人员熬夜加班到凌晨2、3点,处理客户冲突。我也因此得到前上司的认可从而成为公司的一名小股东。

我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真的没想到:当你把桥铺好的时候,你就是那块随时可以被抽走的板。当你没有想好去路时,你就会成为那块被随手扔掉的板

当时,我内心里有一把声音在呐喊:我不要在我40岁的时候,还要再面临这样被动的选择,所以,我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即使没有公司,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收入。我不想成为那个被别人摆布的人!


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基本处于心情非常低落的状态,无缘无故地跟我老公吵架,担心自己会不会变成黄脸婆,担心自己以后重返职场后发觉已经不再适应,担心天天待在家脾气会变得越来越不好。最担心的,还是当我重返职场后努力工作,又遇到像我之前的公司的那种情况,我要怎么办啊?随着岁数的增加,市场竞争力只会越来越下降啊。入睡前,夜深人静,担忧着自己的未来,但不敢大声哭泣,怕把身边的两个小孩和老公吵醒,只能强忍把眼泪往肚子里吞,吞不下去的泪珠任由它顺着眼角沾湿了枕头。

有一次,他先抱了一下我,然后慢慢地跟我说:“你啊,就是闲得慌。你不是说那个什么社有些兼职吗?你要不要也去做一下,不管赚多少钱,有些事情让你做,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心想:“也对啊。要不天天在家跟他吵架也不是办法。我知道,我心情不好,他也不好。”

当时刚好宿蝶老师的课程孵化训练营在招点评官,我也不知道这是要干嘛的。就先报了名。我当时的一天就是这么过的:白天陪娃的时候,利用碎片时间把课程听了,顺便把重点用纸和笔快速记录了下来。中午哄完孩子睡觉后,我就起来记录下来的重点重新整理好有道云中。晚上,哄完孩子睡觉,我也很困了,但我仍然挣扎着起来,对照着做中午的笔记,爬100多条的楼找到学员的作业,一个个打开来对照着输入自己的点评意见。

当时的我,好像找到了黑暗中的那一条绳索,于是我疯狂地参加各种训练营,在各种训练营里担任官官。最高峰是一个月参加了5个训练营,在4个训练营中,担任官职。白天陪娃,娃睡觉的时候听课,处理社群中的大大小小事务。每天忙而充实着。


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2

与他人为伴 合作共赢


18年5月份,我认识了达因。我隐隐约约中感觉到,17年年底的那个梦,可能要变成现实了

有了好几次的接触后,有一天晚上,达因发信息给我说:“哇,看到你在很多社群里都当社群运营官,你的运营很厉害啊。”我当时冒了一阵冷汗,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社群,之前没有学习过,所以心里十分没底。不过,在微信里我还是回复了一个貌似肯定的“恩”。这个恩,其实是可以代表很多意思的。有些时候,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我也是用“恩”。


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经过那一晚的沟通,还有之后的几次接触,我发觉我们俩做事的风格是很互补的,我当时还制作了一个小视频,视频中用马达和刹车来比喻我们的这种互补性——她是马达,我是刹车;她有冲劲,我有理性。一辆车,只有马达,或只有刹车都是不行的。有趣的是,我们身上又有很多共同点:我们的孩子年龄相仿;她之前是做市场推广的,而我也是做市场的,更偏重于营销;我们的英语都很好;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想打造个人品牌,且当时都处于没有粉丝的阶段,也没有什么人为我们付过费。

但当时的我们最大的相似点是,一穷二白

那时是8月份,我们的付费学员10个手指也是数得过来的,基本都是我们的咨询学员。你们有没有试过,在一种完全没有资源、技能的经验下开始一项新的尝试?所以,我当时的心情相信不难理解,真可谓前途未卜。因为没有做过啊,不知道会怎么样。但当初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想着,反正我们那时是nobody,即使没人报名也没关系啊;反正都已经是nobody了,只管撸起袖子干就是了。我们把价格定得很低,59.9,还有各种优惠券,有些人是9.9买的,一个30天的目标达成训练营,9.9真的是白菜价。当时购买的有100多人,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于是想着在11月份再来一场。我们分析了当时的训练营市场,到了11月份将价格提到了399,也学着别人,办了一场答疑活动。因为看别人的答疑,随便一个小时就可以进账几万,甚至几十万。朋友圈里面貌似日入十万的随手抓就有一大把,好像那些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虽然此时的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但我们,执着地开始了。

慢慢地,有一批人跟我们同行了。或许因为达因人在美国的背景,我们的学员一直都是全球性的,她们从四海汇聚并不断发出令人鼓舞的信息——要跟着我们一起走下去,一年,两年,甚至十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创立了“她能”商学院,致力于帮助100万女性,自我成长,经济独立!她能商学院课程介绍

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成立了有2000多人的“她能社群”,还有1800名的“妈妈成长群”,微信粉丝破万,付费学员接近1000人


3

与社群同行 创造价值


一入社群深似海,唯有划桨奋勇行

。我曾像一个老师面对小学生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催交学员的作业;我曾一条又一条地私信学员:“亲,我们会有一个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哦”;我曾一直等到两个孩子入睡后,熬夜点评学员的作业;我曾主持过开营闭营的活动,在手机一端傻傻地自嗨,因为也不知道手机那端的人到底是在听呢,还是只是把手机放在旁边睡大觉,还是打都没有打开,但我必须假装很多人都在参与,必须想像,你面前不是手机,而是千军万马,等着你的一声令下。

这些事情我都做过不只一次。

很多人私信我说:“看你在社群里那么享受,你应该很喜欢混社群吧?”说实话,其实我真的不喜欢。去年1月份,我刚加入社群的时候,我看到铺天盖地的信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很讨厌。而且群里的那些人的自我介绍都好牛啊,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师、天赋挖掘师、理财师,什么日入x万,月入x百万。看群里的信息,感觉他们生活在天上,我生活在地下。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倡导多“做”少“说”。或许是因为受到这种教育的影响,我一直都是那种不太会“说话”的人,而且我也不太愿意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好几次,我把花了一个多小时写好的每日一问,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然后默默在关掉手机。即使是现在,我对在社群里发表看法,也是有点恐惧的。我总是会担心:大家会不会觉得我的看法很弱智啊?

陌生又自卑,那我又是怎么走上社群商业策划这条道路,并创造出价值的呢?

去年,我在社群里看大家发的自我介绍的时候发觉,大家都想去链接“社群运营人员”,当时就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说:如果我成为了社群运营人员,那么大家都想来链接我啊。其实就是这一个声音,推着我不断向前走。再加上去年年底的那个“我要重新掌控我的人生”的呐喊,我隐约地觉得,“社群运营”或许就是我的机会。正如赵丽颖说的:别让我抓住机会,一旦有我一定会拼命地抓住!所以我也要好好地抓住“社群运营”这个机会。

自从和达因合作开始,我敏感地觉察到,需要不断地策划活动,不断地运营社群,这样才可以慢慢地打开知名度。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至今日已经不断有人会慕名来找我合作社群运营和活动策划。

或许,我天生就是一个特别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人。一般人会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遨游,而我却总是在自己不喜欢不熟知的领域寻求突破。一年前的我,不喜欢混社群不喜欢发朋友圈,现在,我变成一个熟悉社群运营并能从中获得收入的人。今年5月,我创办了“线上项目统筹办”,组建了40多人的社群运营团队,立志帮助那些希望进入知识付费领域的企业和希望实现技能变现的个人。一个月内,已经接到了4个项目了,客单价

已经从最初的39.9元到27888元!

我终将一个不喜欢的技能,变成了自己的专业,并通过它来获得收入。她源自一份内心的执拗,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点跳出舒适区的勇气,一丝抓住机会的敏感,还有一群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这就是我,

不服输,

不孤单,

不退缩。

别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旦有,就不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