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走進臨滄市耿馬自治縣四排山鄉芒關村——水泥硬化路一直通到村委會,寬闊明亮的黨員活動室廣場上黨旗飄揚,從高處俯瞰,村中白牆紅瓦的房屋整齊排列……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圖景呈現在人們眼前,看到這些,你是否能想象到這裡曾經是被貼上了“邊遠落後”標籤的佤族貧困村,該村於2019年順利實現整體脫貧,2020年高質量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而這一切都源於四年前臨滄市委政法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到來。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2013年芒關村原貌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2019年芒關村新貌


芒關村位於臨滄市耿馬自治縣四排山鄉的東南部,地處小黑江峽谷北岸,距縣城46公里,是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在脫貧攻堅以前,交通很不方便,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缺水嚴重,村至鄉政府沒有一寸硬化路,都是土路,村組道路硬化不足200米,全村僅有2座公廁,村莊環境髒亂差嚴重,全村磚混結構房屋僅有77間,其它都是連片的木結構房和篾笆房、茅草房。


2016年,自臨滄市委、市政府吹響脫貧攻堅的戰鬥號角以來,臨滄市委政法委作為芒關村的掛鉤幫扶部門,開啟了定點幫扶芒關村的新徵程……精準謀劃,主動作為,攻克脫貧攻堅鄉村建設難題,規劃爭取項目,著力解決路、水、電等公共設施建設,協調投入各類資金近1億元,建成硬化路47公里,安居房352幢,飲水工程5個,移民搬遷點2個,56戶農戶搬遷,村內入戶道路全部硬化。實現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每年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4萬元,全村197戶772人全部脫貧。四年多時間,芒關村舊貌換新顏,實現了華麗轉身。


抓規劃建村,立下幫扶決心

“咱們村共有多少人,有多少耕地,鄉親們近幾年種植哪些作物,收成怎麼樣……”幫扶伊始,臨滄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唐文慶同志就帶領班子成員進村入戶,組織召開座談會,與鄉村幹部詳細瞭解芒關村的方方面面情況。


2014年,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7戶654人,經過歷次動態管理,全村累計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7戶772人,以2014年公安農業戶籍人口441戶1358人計,貧困發生率56.8%。


因此,在幫扶過程中,唐文慶同志帶領駐村工作員多次深入芒關村進行實地走訪調研,與村黨支部書記、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座談交流探討,並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進行走訪,詳細瞭解該村人口、土地、種植養殖結構、農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情況,精準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2017年“七一”唐文慶書記為全村黨員同志上黨課


唐文慶同志明確提出要用規劃引領建設,用規劃配套項目,用規劃促進項目精準落地,以此作為芒關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駐村工作隊員便以此為思路制定芒關脫貧攻堅規劃,同時全面推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建設,確保收入水平提升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為助推全村脫貧出列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芒關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地勢陡峭,村民的房屋普遍破舊,陰暗潮溼,垃圾成堆,一到雨季便汙水橫流、一派破敗不堪的景象,極大程度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在臨滄市委政法委的精準規劃、多方協調下,如今的芒關村,一棟棟色彩靚麗、錯落有致的安居房依山而建。全村352戶人家住上了安居房。若不是親臨其間,很難相信昔日“髒亂差”的佤族村寨竟然會轉身成為如今乾淨整潔的秀美村落。


芒關村村民奎尼說,他家以前的房屋是茅草房,非常破舊,一颳風下雨就容易漏水,住在裡面心驚膽戰。“以前家門口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家門口的路上就積水前過,道路就變成了稀泥路。現在方便了,出門就是水泥路,又幹淨又平整,出行方便多了。現在新房子也蓋好了,我們都非常愛護,捨不得弄髒,住著也非常安全,還有獨立的衛生間,各方面比以前舒適多了。”


抓文明興村,共築幫扶恆心

幫扶工作開展伊始,臨滄市委政法委就從機關內先後選派嚴海軍、王洪俊、楊軍等優秀幹部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具體負責帶領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他們駐村後便規範黨員日常管理,理順黨員組織關係,指導村兩委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健全完善村幹部坐班值班、群眾需求代理代辦、區鄉幹部巡迴服務等制度,指導全村完善《村規民約》,倡導道德教化,引導群眾孝老愛親、重義守信。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邀請縣、鄉醫療機構開展義診,免費發放日常藥品


在臨滄市委政法委和駐村工作隊員的強力推動下,芒關村兩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先後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300餘個,群眾滿意度達到98%以上。


從生產到生活,如果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農村生態振興工作是農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基礎。臨滄市委政法委明確認識到這一點,便在脫貧攻堅推進的同時力抓芒關村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科學合理利用原有自然資源進行生產。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實施搬遷點土地平整


臨滄市委政法委多方努力協調,加強對芒關村3550畝的集體林地和2400荒地的管護,使全村森林覆蓋率上升至55%。發放太陽能補助40戶,節能灶350個。動員農戶在庭院裡栽樹、栽花、種菜,綠化美化庭院。投資500多萬元新建了村委會辦公樓,修建垃圾池5個,公廁7個,排汙溝8條,活動場所6個,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實現全村亮化。


抓產業富村,堅定幫扶信心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芒關村耕地較多,但都為乾旱的山地,臨滄市委政法委抓住了這一關鍵短板,會同相關負責同志謀劃了“產業發展計劃”,強力推進芒關村產業發展。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村委會舊房拆除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村委會煥然一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貧困戶送米送錢只是‘輸血’,讓他們實現自身‘造血’才是根本。”芒關村的支柱產業是甘蔗種植,但是村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不懂得科學種植和養護技術,甘蔗產量不高。為了增加群眾收入,臨滄市委政法委因地制宜,想方設法繼續壯大芒關村的甘蔗種植產業,為芒關村量身定製了產業發展計劃:鞏固甘蔗產業,加大甘蔗全膜覆蓋推廣;實施退耕還林,種植堅果;探索本地小米辣,實驗示範後擴大種植規模,形成產業。


按照這樣的規劃思路,臨滄市委政法委以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在芒關村開展產業發展技術“造血式”培訓,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進行免費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相關種植、養護技術。通過技能培訓,擴大種植面積,為芒關村脫貧增收加速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築牢了芒關村脫貧攻堅和逐步振興的產業基礎。


2017—2018年榨季,芒關村甘蔗產量54148噸,比2014年增長80%。產值 2707萬元,比2014年增長115%,人均增收8342元。產量從2014年榨季的4.2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5.6萬噸,產值2700萬元,實現人均純收入8000元。同步還成立合作社,發展本地小米辣等新產業,實施退耕還林2500畝,種植澳洲堅果、芒果,帶領村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2020年7月初,芒關村腹地,一片綠油油的景象,粗壯筆直的甘蔗像衛士一樣整整齊齊,長勢喜人。芒關村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的幸福如同正拔地而起的甘蔗一樣節節攀升。


抓困擾難題,播下幫扶愛心

“自來水通啦!”芒關村的全體村民婦孺老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全村群眾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一直以來,缺水是芒關村村民世代面臨的難題,更是制約這個佤族村寨脫貧致富的最大障礙。生活中,村民多是儲備雨水來解決生活飲水問題,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大型的儲水罐,在房簷下放著一個水槽,一遇雨天,家家戶戶的屋簷下、天井裡都擺放著盆、桶收藏雨水。但是雨水畢竟有限,冬天則因為氣候乾燥,只能買瓶裝水當生活飲用水,價格高、數量少,本來就貧困的村民光買水的支出就成了家庭開支中一筆不小的數目。


芒關村所處地域屬於喀斯特溶岩地貌,地下溶洞多,地表水缺乏,加之附近沒有穩定可靠的水源點可供水等多方面原因,導致芒關村的供水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村委會和村民們也多次嘗試解決,均未成功,飲水困難因此成為芒關村脫貧攻堅的最大難題。


四排山鄉政府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也在積極修建飲水工程,實施從雙江縣韭菜壩水庫將引調水至四排山鄉的水源連通工程,但是因為距離遠、地形複雜等原因,工程建設面臨施工複雜、投資大等諸多困難。唐文慶同志親自組織相關人員到一線進行現場勘查,多次召開論證會聽取多方意見,整合各級項目資金1.2億元,推進水源聯通工程的實施,工程全部完工後將輻射四個村及鄉政府機關,目前工程已完工,進入驗收掃尾階段。此外,四年間還修復了飲水工程1處,新建4處,修建蓄水池2個,全村飲水安全有了保障。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修通自來水,最終都失敗了,關鍵還是因為資金跟不上。”芒關村村支書奎國亮說,在臨滄市委政法委的幫扶下,村民下雨時接屋簷水喝的艱難日子從此成為歷史,現在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既方便又幹淨。


通自來水的當天,芒關村71歲的尹葉門老人也趕到了現場。她激動地說:“真是感謝黨、感謝你們啊,我們太高興了,這就是為子孫後代造福啊。”村民們也紛紛表示,幾代人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今天終於解決了。許多村民高興得唱起佤族歌曲《加林賽》,跳起甩髮舞,以這種傳統的方式,慶祝他們徹底告別了沒有自來水喝的歷史。奎國亮從小就在唱著《加林賽》中長大,他也一起唱這首歌,心中湧起難以言表的開心與興奮,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舊貌換新顏!看佤族村寨如何華麗變身

臨滄市委政法委志願服務隊到芒關村開展志願服務


脫貧摘帽不是奮鬥的終點。今後,臨滄市委政法委將繼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部署,以更務實的舉措,更廣泛的幫扶措施,進一步築好有利佤族群眾通往幸福美好日子的康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