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从2014年开始,中国乳制品行业销售增速开始放缓,在2017年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业界开始质疑行业已近饱和,多支乳业个股也表现平平。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难道乳制品行业真的已经饱和,市场销售规模见顶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各国牛奶消费历程来一窥端倪。

  纵观各国乳制品消费的发展过程,通常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奶粉消费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液体乳消费为主阶段,第三阶段则是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奶酪、奶油等乳制品大发展阶段。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数据来源:券商研报

  从日、韩发展历程观察,当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应处于第二阶段转向第三阶段时期,也就是说,我国乳品行业消费习惯正在处于新一轮消费升级周期,而且现今应处于提升初期。以下是2018年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乳制品消费结构的数据比较: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表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主要分为四种:液态奶、酸奶、奶粉和奶酪,占比分别为47.9%、37.2%、12.5%、2.4%。在这些发达国家中,除了日本的乳制品消费结构在液态奶及酸奶上与我国较为相似以外,其余国家已经形成以奶酪为主的乳制品消费结构。从数据发现,我国奶酪等乳制品消费依然占比非常低,除了液体奶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增速基本在10%左右,酸奶以及奶酪等乳制品却获得非常明显的增长。

  乳制品主要企业的产品销量增速: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从人均消费量数据观察,中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额依然远低于各主要经济发达体,尤其是酸奶以及乳酪。当前我国人均酸奶及乳酪消费分别为11.18元以及0.28千克/人,比起美国的29.37元以及16.39千克/人的人均消费数据,差距巨大,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市场空间依然非常广阔。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酸奶产品业务增长明确

  现今我国酸奶市场主要有发酵乳酸奶与乳酸菌饮料构成,其中发酵乳酸奶又可细分为低温酸奶与常温酸奶。发酵乳酸奶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而乳酸菌饮料则在发酵完成后加入水等调制而成。

  低温酸奶作为最传统的酸奶产品,由于其低温属性无法长期保存及携带不方便,叠加低温特性使得诸如肠胃功能较弱和生理期女性无法饮用等原因,使其损失了一部分特定客户。而常温酸奶在传统酸奶制作工艺发酵基础上进行二次高温灭菌后使得其保质期大大延长,叠加运输过程无需冷链,但这也引起市场质疑常温酸奶的营养问题。不过,市场数据反映常温乳酸菌饮料在我国发展迅速。

  14-18年五年间,我国乳酸菌饮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3.7%,2018年市场规模达340.9亿元,其中低温乳酸菌复合增速为8.5%、2018年市场规模为203.2亿元。国内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规模则在14-18年,五年间从57.0亿元增长至13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4.7%。常温乳酸菌饮品明显高过低温乳酸菌增速。而据乳业财经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上有100多个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名的品牌分别是伊利、均瑶和好彩头,这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46.3%。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预计奶酪消费将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根据尼尔森数据统计,奶酪的主力购买人群是超过30岁的妈妈人群或40岁以上的中年男女,终端消费者是儿童。目前奶酪消费在餐饮端已经稳步渗透,零售渠道以儿童奶酪、零食为切入点(目前儿童奶酪占比超50%)。另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19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零售额口径)达65.5亿元,同比增12.3%,2004-2018年复合增速为22.5%,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并预计至2023年市场规模达105.3亿元。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在竞争格局方面,国内奶酪市场格局较为分散,目前海外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行业销售前三品牌占比为36.76%,三大品牌分别为milkana百吉福、乐芝牛、anchor均为海外品牌;而国产品牌中,妙可蓝多受益于儿童奶酪棒收入的快速增长,2019年市场占有率达4.8%,跻身前五。

  近年内对奶酪的需求强劲增长,而国内奶酪产量不足、叠加奶酪市场尚处于导入期,格局也较为分散,所以除妙可蓝多外,包括蒙牛、光明、三元在内的多家乳企都在积极布局奶酪市场,这也就给了国产品牌快速崛起的机会。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但由于国内奶源成本高,奶酪一直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虽然蒙牛、光明在儿童奶酪,伊利、三元在成人零食奶酪开始发力,但奶酪总量仍然较小。例如2019年6月,伊利花费了11.31亿元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乳企,补足羊乳、奶酪方面的资源。蒙牛则于2018年设立奶酪事业部发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饮奶酪三大业务。光明在2019年也推出了新品儿童奶酪棒,从各品牌的布局来看,儿童奶酪是各品牌的主要发力点。而国内的妙可蓝多形成以奶酪为核心业务的乳制品企业,从2008年就与法国保健开展合作,进军奶酪行业,15-16年转型加大力度发展奶酪,收购天津妙可蓝多并完成重组上市。

  从财译网数据显示,妙可蓝多奶酪产品的收入从17年的1.9亿元增至18年的4.6亿元,2019年上半年,其营收7.14亿元,奶酪业务占比为47.8%,成了公司第一大业务,收入增长更保持在50%以上,而伊利、三元股份以及燕塘乳业则保持为10-13%的增速。奶酪业务对妙可蓝多的高增长功不可没。

  

乳制品行业机会来了吗

  数据来源:财译网

  总体来看,国内奶酪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市场预期未来几年中国奶酪市场年均增长率应该会保持在20~25%之间,预计奶酪业务未来将成为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