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叫愛娃或者艾薇塔應該都可以,為了好聽統一叫艾薇塔

艾薇塔出身卑微,裁縫母親沒有名份,為一個農場主生了5個孩子。可是當艾薇塔還在襁褓中時,父親拋棄了這個家。

15歲那年,歌手奧古斯汀·馬加爾迪來到小鎮演出,艾薇塔知道這是絕佳的機會,她不惜以身相許,付出巨大犧牲後,艾薇塔來到了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年輕人還是太天真,naive,需要學習啊。抵達首都後不久,馬加爾迪就拋下了艾薇塔。為了活下去艾薇塔不擇手段。她的足跡踏遍首都的酒吧、劇院、賓館,穿梭於各種權勢男人之間,從酒吧老闆到軍官、從攝影師到導演,只要對自己有所幫助,艾薇塔決不放過。天生麗質的艾薇塔很快在一個攝影師的鏡頭下成名,她搖身一變成為娛樂圈的名人。

闖進娛樂圈後,艾薇塔的涉獵範圍更寬了,她從此輾轉在富人和官員之中,“艾薇塔”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社交圈無人不曉的名字。

1943年6月,阿根廷發生軍事政變,庇隆上校脫穎而出,聲望驟升。在一次宴會上,艾薇塔和庇隆相遇了。艾薇塔對庇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您的存在。”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然後,戀愛了

艾薇塔與庇隆相戀的消息傳出後,引起了阿根廷上流社會的一番震盪。對這樣一個“出身貧賤、不擇手段的放蕩女人”,上流社會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可是艾薇塔絲毫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她熱心陪伴庇隆出席各種場合,與窮人握手交談,用得體的舉止和溫婉的笑容征服了百姓的心。艾薇塔還認真地對庇隆說:“相信我,我是最適合你的女人,我的好會令你吃驚。”

是的,傳奇開始了

艾薇塔的到來很及時,她協助庇隆將“平等民主”的思想變成信條,於是產生了“庇隆主義”。 艾薇塔陪伴庇隆在全國進行巡迴演講,宣傳“庇隆主義”,在阿根廷政壇上颳起了一陣“庇隆風暴”。艾薇塔將鼓舞人心、籠絡群眾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她不把中產階級放在眼裡,而是將社會底層人民當作“重點培養對象”,這種“爭取大多數”的策略獲得了極大成功,庇隆的人氣也直線上升。

然而,時局混亂的阿根廷不斷髮生暴亂和革命。庇隆遭到國內反對派的陷害,被捕入獄。 庇隆在監獄的那段日子裡,艾薇塔使出渾身解數,在全國各地宣傳演講,為庇隆爭取民眾支持。艾薇塔面對人民大眾時,毫不避諱自己黑暗的過去,反而將那段經歷當作拉攏人心的最佳工具。艾薇塔最著名的一段演講就是:“

你們的苦楚,我嘗試過;你們的貧困,我經歷過。庇隆救過我,也會救你們;庇隆會支持窮人,愛護窮人,如果不是這樣,他怎會對我寵愛有加?!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艾薇塔的話語感動了阿根廷平民,在她的鼓舞帶動下,阿根廷全國各地都爆發了遊行示威,要求當局釋放庇隆,人群到處高呼:“總統庇隆!總統庇隆!”在民眾的強大支持下,庇隆重獲自由。他出獄後,面對成千上萬的歡迎人群,緊緊地擁住了艾薇塔,庇隆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艾薇塔!感謝人民!”在那一刻,庇隆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瘦弱女人身上的無窮力量,他深信不疑艾薇塔當初的那句話:“我是最適合你的女人,我的好會令你吃驚。

1945年,庇隆鄭重其事地向艾薇塔求婚。結婚當天,他們的汽車在前往教堂的路上遭到了恐怖襲擊,兩人倖免於難。婚禮推遲了兩個星期後才得以舉行。

在艾薇塔的策劃下,他們新婚燕爾就展開了更大規模的宣傳運動,為窮苦大眾、失業者、單親家庭、未婚母親、無家可歸者、無所依靠的老人謀福利,艾薇塔則當仁不讓地成為女性的代言人,為女性平等而四處鬥爭,一顆耀眼的政治新星冉冉升起。“庇隆主義”運動蔓延到阿根廷的每個角落,庇隆夫婦乘坐專列到全國各地巡迴演講,無論到哪裡,他們都受到狂熱人群的歡迎。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在庇隆夫婦營造的民主氛圍之中,庇隆1946年當選為阿根廷總統。就職當天,成千上萬群眾如潮水般湧在總統府門前,慶祝庇隆和“第一夫人”艾薇塔的勝利。人民高呼“艾薇塔”的聲音甚至超出“庇隆”。

面對雷鳴般的歡呼,艾薇塔顯得十分平靜,她挽住丈夫的胳膊,輕輕地說:“我只是一個普通女人,一個協助庇隆拯救黎民的女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將庇隆與人民拉近到心連心的距離。”這段告白更是引起了新一輪的歡呼,這時,艾薇塔只有27歲。

位居“第一夫人”後,艾薇塔的傑出才華如魚得水,為社會救濟、勞工待遇、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四處奔走,親自前往工廠、醫院和孤兒院,慰問底層人民。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這位美麗的女人擁有非凡的演講才能,她的演說總能給人帶來激情和希望,這源於她頑強的意志和永不言敗的精神。阿根廷政壇本是男人拼殺的戰場,由於“紅顏”艾薇塔的加入,呈現出一種奇異炫目的別樣光彩。艾薇塔的聲望甚至超過了總統丈夫,百姓將她視為偶像,窮人將她視為救星。在很多人家中,艾薇塔的畫像與耶穌像並排貼在牆上。

艾薇塔是永遠不滿足現狀的,她計劃憑藉自己的崇高聲望競選副總統,但是軍方的強烈反對迫使庇隆放棄了對妻子的提名。艾薇塔並不氣餒,她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勝任,只是“時機未到”。於是,她將目光轉向了國外,希望能從外界吸取支持力量。艾薇塔用她的魅力打開了阿根廷外交的新局面,開始歐洲之行。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艾薇塔的絕代風華令外國民眾為之傾倒,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歐洲媒體將艾薇塔出訪稱作“彩虹之旅”,贏得了歐洲的普遍稱讚,艾薇塔也獲得了很多新的頭銜:“庇隆手中的王牌”、“阿根廷玫瑰”、“苦難中的鑽石”等等。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然而“彩虹之旅”剛過半,“玫瑰”就倒下了。艾薇塔在法國病倒,不得不放棄英國等地的旅程。她的病情十分嚴重,甚至無法乘坐飛機,只有改乘輪船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 在住院期間,艾薇塔依然不忘政治事業,她拿起電話發號施令,通過廣播發表演講,還接待來訪。經過在病床上的艱苦努力艾薇塔為所有阿根廷女人爭取到了投票權。

病情稍有好轉,艾薇塔就重新開始轟轟烈烈的社會活動。她建立“第一夫人”基金會和窮人救助中心,專門在國家銀行設立了一個特別的賬號;她幫助庇隆整頓國家秩序,與官員的腐敗現象作鬥爭;她還建立醫院和學校,並親自在一所大學任教,講授“庇隆主義”。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1949年初,庇隆再次被選為總統候選人。“這也是你的勝利。”庇隆心存感激地對妻子說。但在1月9日,艾薇塔在一個剪綵現場累得當場暈倒,醫生診斷她為子宮癌。“第一夫人”身患癌症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了國內不安的潮流。阿根廷的教堂擠滿了人群。

1951年11月11日,艾薇塔躺在醫院裡,進行了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投票。這是全阿根廷的婦女都和她一起分享的勝利。1952年6月4日,病入膏肓的艾薇塔堅持要出席丈夫第二任期的就職典禮。為了能站直身體,她讓人制作了一個金屬網構成的盔甲,藏在連衣裙的下面。這時的艾薇塔已經到了疲憊的頂點。

艾薇塔無限遺憾地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她無奈地說:“我這一生,只有生病時才會流淚。”最後一刻,她只是輕輕地對庇隆說:“小瘦子走了。”這一年,她只有33歲。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阿根廷國家電臺宣佈:“艾薇塔·庇隆——國家靈魂,民族的精神領袖逝世。”消息如同烏雲般籠罩整個國家,為了哀悼她的離去,政府宣佈全國服喪,同時將重要城市拉普拉塔市更名為艾薇塔·庇隆市。70萬人向艾薇塔的靈柩行禮致哀,人們悲傷地呼喊著“艾薇塔”,很多人痛不欲生,撲上去吻她的玻璃棺,16人因為擠撞而喪生。政府為平息局勢,不得不出動軍隊維持秩序。

失去艾薇塔的庇隆也不再是庇隆了。1955年,庇隆政權遭到推翻,他本人則被流放,“庇隆主義”也成了過眼雲煙,只有艾薇塔依然如綻放的玫瑰一般開在人們心中,這就是庇隆夫人的神話,多年以來不曾淡滅。

“庇隆夫人”一直不願被稱作“第一夫人”,她寧願人們直呼大名“艾薇塔”。“我本平平庸庸,無足輕重,不該受到各界的殷殷關懷。大家一視同仁,你我心連心,來分享我的生榮死哀。”

“……如果我為阿根廷而死,請記住: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儘管庇隆和他的庇隆主義至今仍廣泛地影響著阿根廷社會各個層面,但庇隆的國際知名度比起庇隆夫人卻稍遜一籌。

麥當娜唱過一首歌,叫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還有塊電影叫貝隆夫人,講的也是她

1952年,年僅33歲的埃娃因子宮癌去世。庇隆總統效仿蘇聯對列寧遺體的處理方式,延請在防腐領域享有盛名的西班牙病理學家佩德羅阿拉,對埃娃的屍體進行處理。阿拉被允許單獨待在房間按他的工藝程序工作。他很小心細緻,據記載,他保留了這具屍體所有的內臟器官。阿拉還做了多個蠟像以及埃娃身體的乙烯基複製品,它們同真身很難區分。後來,軍方使用這些“翻版”欺騙那些尋找真屍的人。按埃娃生前的要求,她的遺體被運到阿根廷總工會大樓。來瞻仰埃娃遺容的民眾絡繹不絕,他們拿著鮮花、蠟燭,有的還在那裡守夜。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1955年,軍隊將領阿蘭布魯發動政變,庇隆被迫流亡西班牙。阿蘭布魯政府擔心勞工組織利用埃娃的遺體聚眾生事,於是把遺體從總工會大樓轉移,藏了起來。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播出的紀錄片,埃娃的遺體放置地點可能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一條街道旁停靠的貨車中、一塊電影屏幕的背後以及該市地下水道系統等。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遺體曾被存放在軍方的情報機構內。有記載稱,在輾轉於多個軍事機構後,埃娃的遺體到了一名少校軍官家中,他在自己的閣樓裡用舊報紙把遺體覆蓋起來。但在這名少校神秘射殺自己的妻子後,遺體不得不再度轉移。

此時,勞工組織的抗議越來越激烈,他們要求看到埃娃的遺體。為避免遺體重現引發意外,當局決定將遺體送出國。1957年4月,在梵蒂岡教會人員秘密協助下,阿根廷軍方把埃娃的遺體送到前往意大利的一艘船上,接著用假名將遺體下葬在米蘭一處公墓。自此,“埃娃”遠離阿根廷,但她從未被忘卻。

1970年,一個名叫蒙特內羅的遊擊組織綁架並殺死了阿蘭布魯將軍,因為他曾負責搬離埃娃的遺體。1971年,阿根廷再次發生政變。為換取流亡在外的庇隆支持,新上臺的拉尼斯將軍同意舉行大選,恢復庇隆的公民權,並將埃娃的屍體交還給他。於是,埃娃的屍體被挖了出來,裝到銀棺中,運到庇隆和其第三任妻子伊莎貝拉在馬德里的別墅。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阿根廷知名商人卡洛斯斯帕多內是庇隆的心腹密友。1971年,他是在馬德里見到埃娃遺體的首批人士之一。他回憶說:“庇隆將軍、園丁和我共同將遺體從棺材中抬了出來。我們將它放在一個大理石桌子上,我們的手沾上了土,屍體也必須清洗。伊莎貝拉很細心地用棉布和水完成了這項工作。她為埃娃的遺體梳理頭髮,一點一點地清理,並用吹風機吹乾。這花了她幾天時間。”埃娃的遺體還被發現一根手指出現殘缺,應該是1955年那場政變之後弄掉的,因為軍官們想要確認它的確是埃娃的屍體。斯帕多內還說,屍體曾被多次擊打過:“鼻子上有個大坑,臉部和胸部有被擊打的痕跡,背部也有痕跡。一個膝蓋有嚴重受損的跡象,但我不認為她的屍體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曾被鞭打,我不相信。”但整體上看,儘管已經過去19年,埃娃的遺體仍然很完好。

1973年,庇隆夫婦回到阿根廷,但把埃娃的遺體留在了西班牙。10月,庇隆再度出任總統。隨後發生了一個插曲:前文提到的蒙特內羅左翼遊擊組織盜走了前軍方領導人阿蘭布魯的棺木,要求用埃娃的屍體交換。他們沒有成功,最後又把將軍的屍體放回了墓穴。沒有埃娃,庇隆的統治不怎麼穩固,而且由於身體原因,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1974年7月,伊莎貝拉繼任總統。她很快意識到她的影響力在下降,為挽回局勢,她租用飛機將埃娃的遺體從西班牙運回。

為了讓公眾瞻仰,伊莎貝拉請來國際聞名的修復藝術品、古董和屍體的專家。修復工作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總統府地窖中進行,胡安庇隆的棺木也在那裡。當復原工作完成後,兩人的遺體一起被短暫地展示給公眾。當時拍攝的照片顯示,有許多群眾排隊瞻仰。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1976年,又一場軍事政變將伊莎貝拉趕下臺。10月,埃娃和庇隆的遺體都被轉移。庇隆的遺體被埋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安葬平民的查卡里塔公墓裡,但在1987年,他的墳被盜,庇隆將軍的兩隻手被割走。而埃娃的遺體則被遷到埃娃家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陵墓,遺體放在一個玻璃罩棺材裡,上有三層鋼板,並安裝了防盜警報。這裡是地下5米深處的一個地窖,所以沒人再來打擾這位“第一夫人”。

庇隆夫人:踩著男人上位,卻最終讓整個阿根廷為她哭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