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網絡時代,電視機、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差不多每個家庭都有。這可歡了孩子們,不是打開電視看動畫片,就是拿過家長的手機玩遊戲,要麼就跟家長搶平板、搶電腦玩……

記得我們小時候,頂多看會電視,其它電子產品那是想都不敢想去玩的,能看電視就很幸福啦!看電視真的會上癮,我的眼睛近視就是看電視的“功勞”。

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知道看電視對孩子來說有癮,對眼睛又很不好,我就想讓孩子們儘量少看電視、玩手機這些。但是事與願違,大寶五歲,每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打開電視看,防不勝防,而且不讓她看,她還會鬧情緒。二寶十個月,受姐姐影響,已經知道看電視並且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來了。

怎麼辦?!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思考之後,發現還是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每天與孩子的互動少,她需要自我排解,就會把目標放到電視上,然後慢慢就會看電視看上癮。不是說一定不能讓孩子看電視,可以適當看一段時間,通過電視上的一些益智動畫片和兒童節目也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但不能太長時間盯著電視不放。這就需要家長積極主動陪伴孩子,引導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出來。

那麼,家長們可以做哪些嘗試呢?

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父母以身作則

首先這一點,父母就是要以身作則。你不能自己坐在那裡看電視,卻跟孩子說看電視不好、看電視會上癮而不讓孩子看電視,這樣對孩子也沒有說服力。

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癮,那首先父母自身就要控制自己看電視的時間段以及時間,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看電視或者長時間看電視。

父母的榜樣影響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身為父母,堅決不可以說一套做一套,用兩套標準來區別自己和孩子,這樣是極不負責的表現。就拿看電視來說,想要孩子不看電視、不對電視上癮,父母這方面一定要做好、做到位才可以。

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跟孩子約法三章

對於孩子要不要看電視、什麼時間看電視以及可以看多長時間這些,家長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答應孩子的,要做到,同時也要要求孩子有所節制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毫無節制的成為電視的“奴隸”。

家長可以採取一些鼓勵的積極措施來引導孩子正確看電視的習慣。比如,每天固定時間內完成某事,就可以在某個時間段看電視多長時間。孩子如果能完成,就可以受到表揚或者收到自己想要的並不過分的小禮物。再比如,孩子如果沒有做到承諾的事情,看電視超過時間或者痴迷於看電視,那麼就相應扣除一些原本的“生活待遇”:減少去超市買零食的次數、減少出去玩耍的時間和次數……等等。當然這種獎勵或者懲處不能太過於極端不知變通。

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高效親子陪伴

孩子喜歡看電視的初始,多半都是父母的陪伴不夠多或者不能達標,所以孩子就要另外尋找心靈慰藉和打發時間,以排解心中的無聊。

而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其實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優質、高效陪伴。因此,為人父母,一定要學會如何高效優質的陪伴孩子,與孩子產生互動。

陪伴孩子,不是整天守在孩子身邊就是高效優質了,要跟孩子有互動是最基本最起碼的一條。網絡時代,很多家長喜歡玩手機,整天拿著手機不撒手,孩子起床、洗刷、吃早飯時看到的往往是父母無時無刻不抱著手機沉浸其中。或者做除此以外,家長也是愛看電視,並且在孩子面前大看特看,這些都是不對的。

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那麼,家長要怎樣高效陪伴您的孩子呢?

我覺得,這其實跟家風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現在不注意,等孩子之後深受原生家庭的“拖累”就太晚啦。我們給不了孩子錦衣玉食、錦繡前程,可以教會他去發現、學習父母身上好的優秀的方面,摒棄不好的或者有誤導的方面。

可以同孩子做她喜歡的遊戲,或者講故事,,總而言之就是充分激發孩子的潛能,轉移並且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慢慢來減少看電視的心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哦,感謝老師們的支持!

明知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會上癮,家長應不應該阻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