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大開國帝師

一、“百家宗師”太公望

常言道:“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尚(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又稱姜子牙,也被叫做“太公望”,別號飛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輔佐武王伐商,建立周王朝。並先後輔佐了周朝六位帝王,極富才學,通曉儒家、兵家、縱橫家等學識。在民間甚至被奉為神人,在《封神演義》中,更是直接神化,在民間傳頌最廣。

二、陶朱公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又稱範少伯,陶朱公。范蠡善謀,在勾踐受辱入吳時陪同,並助越王勾踐戰勝了吳國。他的一生極富由傳奇色彩,相傳他與浣紗女西施相愛,但他為了國家民族大業卻貢獻出了西施,施展了讓越國取得勝利的重要計策—美人計。最終,吳王沉迷於西施的美貌,越國取得了勝利。范蠡也功成身退,與西施一同退隱,他又善於經商,還成為了一地鉅富—陶朱公。傳說不知是否是正確的,只希望它是真的,這樣,美麗善良的西施也有了完美的結局。

三、決勝千里張子房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提到張良總會想到他那些耳熟能詳傳奇故事,什麼“古博浪沙張良刺秦”的故事,鴻門宴的故事,“四面楚歌”的故事,等等等等。從這些傳奇故事中就可以看出張良謀略之高,策略之奇,這也是為何在那些漢朝開國功勳被屠殺時,留侯張良活到了最後。

四、智慧化身諸葛亮

“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諸葛亮(181年-234年),又稱孔明、臥龍。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助劉備建立蜀國,並與魏,吳呈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在許多著作中都是正面的神化般的人物,最著名的便就是吳承恩的《三國演義》,在書中有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故事,“草船借箭”、“借東風”、“舌戰群儒”“三氣周公瑾”等。算無遺漏,多智近於妖,備受人們喜愛。

五、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

趙普(922年-992年),則平,又稱趙忠獻,趙韓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開國功臣之一,更是三次擔任宰相。趙普早前文化水平不高,只是個堪堪小吏的出身,當宰相後,宋太祖趙匡胤曾暗指其文學修養不夠。於是,趙普便夜夜苦讀,上朝有能對答如流,文思敏捷。人們很好奇他究竟是讀了什麼?可後來人們也只在他的書箱中發現了半部《論語》,這便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

六、神機妙算劉伯溫

劉伯溫本名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又稱劉青田,劉誠意。明代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相傳,劉伯溫料事如神,有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先知之稱,更與諸葛亮齊名,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的說法。朱元璋打敗元朝建立明朝,劉伯溫這個軍師是這功不可沒的,沒有他的出謀劃策,明朝的建立也會艱難不少。

古代六大開國帝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