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灏:用真诚的设计语言,还设计以设计

董灏:用真诚的设计语言,还设计以设计|《办公环境设计》杂志

设计师简介

董灏(创新思考者, 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工作五年后,于2003 年任职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 运营了 10 年的 BIAD 国际工作室,2005 年建立 Crossboundaries。工作室亦参与理论研究,曾参展第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穿越中国——中国理想家”及 2018 年BEIJING HOUSE VISION 大展。设计代表作: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爱慕时尚工厂、北京正通宝马博物馆……

董灏不仅担任世界级建筑设计奖项 Architizer A+奖以及 AMP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的评委工作,还为《金融时报》中文网撰写教育专栏文章,且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并曾在北大附中、世界联合学院(UWC)中国分校等机构教授创意课程。

其作品获北京、上海 及 2019 年德国设计大奖,2018 年Architizer A+大奖;2018 年Architecture MasterPrize大奖,并于 2015、2017 及 2019 年获评《安邸 AD》“AD100 年度设计师”等。

作为Crossboundaries的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和北京正通宝马博物馆的设计者,董灏在业内不乏拥趸。北京正通宝马博物馆是除了慕尼黑宝马博物馆之外,全球第二家车系最全、车辆最多的宝马专属博物馆,也是首座落地中国的国际汽车博物馆。在这个设计项目里,热闹的中国意象的红色帷幕堆叠出的红门,再融合德国工业设计的冷峻沉稳,打造出国际视野与本土表达的一次惊艳而经典的融合。近日,《办公环境设计》杂志就今年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以下简称设计周)的“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以及工作环境设计趋势等问题采访了董灏先生。


■ 在“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中,您负责国际办公家具品牌Haworth展区的设计,请问您是以怎样的设计思维来体现Haworth品牌的特点?

▲2018年,Crossboundaries 是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国际设计师商业对接展的空间规划和设计机构。我认为深圳设计周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家居设计展。作为Haworth展区的主创设计之一,感谢主办方创造了一个“专业、友善、开放”的跨界展示机会,让大家相互了解学习,分享不同领域的前沿讯息。

海沃氏展区的设计理念是:Digital nature(数字自然)。在设计上突出不规则性,代表了有机形状的未来,如3D打印在未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针对“Haworth,从过去到未来一直与您同在”的理念,除了“在任何地方工作,无所不在”之外,我们加重了第四个维度,这就是时间,意味着“和Haworth一起,您可以随时随地坐下”。在操作层面上,整体化的设计让展区能够从32万平方米、上百个争奇斗艳的展区中脱颖而出,同时舞台式的背景为产品提供了高品位的展示效果。


■设计的宗旨是赋予空间生命力。针对目前工作方式、产品、空间的不断变化,您希望通过怎样的设计思维来体现这种改变?

▲设计只有满足了人的需求才能激活空间的生命力,所以满足人的需求是设计的源头。在我看来,重视人的需求以及感受,意味着人对建筑和空间的需求不仅仅是遮风挡雨,或为各种活动提供场所;人的身体在不同的空间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情感投射和人际往来。归根结底,空间形态往往是社群组织关系的物理体现。

过去,办公室通常是一人一个工位的“格子间”里,只有管理层才有条件拥有带窗户的独立办公室,但今天员工每天都可以选择工作位置,开放式的办公空间随处可见。办公室的分区不再以职位等级划分,而是更加重视空间设计对工作效率的促进,按人员在工作中对空间的各种需求来布局。

就拿我们事务所来说,无论是接待客户需要快速分隔出会议空间,还是项目团队想要边喝咖啡边讨论,或是哪位建筑师画图坐久了想站着或躺着或溜达着工作……都不是问题。一种灵活自由、可移动重组的空间格局,营造出了开放、自主、愉悦的办公氛围,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办公空间已不是单纯的办公场所,而是一个互联的社区,请问您怎么看待未来的空间趋势?

▲我们设计空间,而空间影响人。基于研究,当代人一生中有86.9%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剩下10%左右的时间即便在户外,更多时候也是在经过设计者改造的空间里活动。因此,人造环境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了主导地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群行为。工作环境的变化,背后是整个职场价值观的更迭。生产力的持续提升越发依赖于人的主动创造力,员工不再是重复劳动的“工作机器”,个人的价值愈发突出。众多公司的管理机制也在打破“格子间”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扁平。


■今年的“国际办公环境设计应用展”将打造一个面向未来,跨领域、跨国界商业生态圈。您怎么理解“未来的竞争是生态圈的竞争”?

▲跨界,这就是Crossboundaries的本意,是我们建筑师事务所的名字,也是我们的人生态度。就当下而言,工作中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跨界。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变异升级,优胜劣汰的过程。我理解的生态圈竞争优势就是:Crossboundaries。何为跨界创新呢?“设计思维”让这个抽象的概念不再玄奥,而转化为一种人人可以习得的方法。这套方法与现代教育提倡的能力也非常一致。美国教育部等机构发起的 P12组织提出了“21世纪学生必须具备的四个学习技能”(4“C”):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Communication 沟通交流能力、Collaborations 团队协作能力、Creativity 创造力。“设计思维”囊括的能力要点,正与此殊途同归。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我们追本溯源,以一颗谦逊的心去学习新兴事物,用真诚的设计语言,还设计以设计。


※“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将于2020年6月12日——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举行。董灏负责国际办公家具品牌Haworth展区的设计。


如果喜欢,请关注、收藏、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