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在甘肅省的城市中,武威市的知名度不算很高,大家可能對蘭州、酒泉、天水、張掖、嘉峪關、玉門、敦煌更熟悉。不過這麼說吧,看別武威現在名氣不大,但在一千多年前卻是“甘肅省的省會”。兩漢魏晉時,現在的甘肅省大部分地區都屬省級的涼州管轄,涼州的治所在哪呢?就在武威。

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武威處在甘肅省的中部,河西走廊的東頭,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武威的地勢由北到南呈逐漸升高之勢。武威的北部與內蒙古接壤處是騰格裡沙漠,這裡氣候非常乾旱。武威的中部屬於綠洲灌溉區,海拔約在1300米到2100米之間。這裡有充足的水源,比如有石羊河,土地肥沃,適宜耕種。武威的南部是祁連山以北的山區,海拔從2000米逐漸升高至4800多米,很多山峰常年積雪。

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在西漢前期,包括武威在內的河西走廊地區被匈奴控制,這對打算與西域聯繫的漢朝如鯁在喉。漢武帝要打擊匈奴,就必須聯繫西域,而河西走廊是漢朝去西域的必經之地,漢武帝不惜代價也要拿下來。經過對匈奴的一系列打擊,漢朝終於控制河西走廊,設河西四郡。這四郡從西到東分別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武威也稱姑臧。

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在四郡中,武威的位置最靠東,卻是涼州的治所。漢朝的涼州轄區和現在的甘肅省轄區基本重疊,說武威曾是甘肅省省會,從這個角度講是可以成立的。漢朝為何把涼州治所放在武威?原因有很多,我們只選取一個角度。西漢國都在長安(陝西省西安市),從長安出發沿著絲綢之路去西域,在四郡中首先到達的就是武威。換言之,武威離長安近,可以就近得到長安的控制。西漢通過武威進而控制河西走廊,並通過河西走廊與西域進行聯繫。如果把涼州治所放在四郡中偏於中部的酒泉或張掖,與長安聯繫的成本都要高於武威與長安聯繫的成本,更不要說最偏西的敦煌了。

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武威成為涼州治所,還有一個地理上的巨大優勢。武威往西是狹長的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武威往西是國都長安所在的關中以及中原,武威往北是匈奴所在的蒙古高原,武威往南是青藏高原。西漢集重兵於武威,即可保障河西走廊與朝廷的聯繫,又可向北威懾匈奴,向南威懾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各部。這樣的地理位置,對西漢向北、向南、向西都有巨大的選擇空間,戰略主動權非常明顯。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由於各種原因,涼州成了大混亂中的一片樂土。咱們翻開《後漢書-孔奮傳》,上面寫著,“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武威富裕到什麼程度?很多來到姑臧當縣官的人,就任不到幾個月,就能賺得盆滿缽溢,當然孔奮本人除外。

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歷史總在不停地重複,西晉末年天下又亂成了一鍋糊塗粥,八王之亂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在天地一片混沌中,涼州又成了樂土。涼州刺史張軌及其一脈控制涼州,建立了五胡十六國史上赫赫有名的前涼王朝。公元376年,前涼被前秦滅掉,但前秦崩潰後至北魏以及唐朝,武威還是涼州(隴右道)的治所,依然是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這個也不難理解,畢竟經過千百年來的建設,武威具備中心城市的條件,這一點是涼州其他郡縣都不具備的優勢。唐朝和漢朝的相似度非常高,同樣非常重視絲綢之路,這也就意味著武威在唐朝的西線大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甘肅武威名氣不大,漢唐時期為何是涼州中心?

武威的逐漸衰落,應該始於唐末宋初。此時的涼州區域,甘州(張掖)和肅州(酒泉)、瓜州(玉門西南)、沙州(敦煌)崛起的速度比較快,在一定程度上壓過了武威。西夏控制河西走廊後,在張掖設甘肅軍司,武威沒什麼動靜。直到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在武威設涼州府,但此時的甘肅省會早已遷到了蘭州,武威不復有漢唐時的光彩。即使如此,武威依然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城市,我國東、西鐵路大動脈之一的蘭新鐵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更多甘肅歷史地圖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