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古代有一种十分侮辱人格的刑罚,这种刑罚就是在犯了罪的人脸上刺字,然后再染上墨水。也就是说给犯罪之人加个特殊标记,让这个印记跟他一辈子。这种刑罚被称为黥刑,也称之为墨刑。

水浒传中不少好汉,就曾经遭受过这种刑罚。比如说宋江、林冲、武松、杨志等人,脸上都有这些特殊标记,一辈子无法抹去,的确让人感到烦恼。

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宋江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才会被判这种刑罚呢?一般来说,这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完全是依赖审判官的个人喜好而定的。水浒中,宋江、武松以及杨志等三人是因为杀了人,属于罪行严重的罪犯,所以必须要用墨刑来惩罚。而林冲是因为高太尉设计陷害他,虽没伤人性命,但高俅的目的就是要将往死里整他,所以即使没能要他的命也要让他活受罪。因此他也被判了这种刑罚。由此也能看出这种刑罚的随意性,完全是根据封建统统治者的喜好来决定。

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林冲

另外,刺字有什么目的呢?我个人认为,无非就两个目的,其一前面已提到过,就是做个标记,这样无论你跑到哪,身在何处,都能很快一眼识别出来,是真正的“身份标识”。其二之前也有说过,这样做就是在侮辱犯罪之人的人格。让其他人对犯罪以及犯罪分子心存畏惧,说白了,就是让人以此为鉴,防止走上同样的道路,给人一种威慑的感觉。

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武松

还有,对于这种刑罚的刺字,一般会是什么内容呢?其实这也要看具体犯了什么罪来定。所刺的内容最多的是“囚”字。一来这个字笔画简单,容易完成。二来这个字简洁明了,意义表达完整,让人觉得通俗易懂。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重要的犯人,还会将所犯的内容刺到脸上。例如宋江,所刺的内容就是与杀死阎婆惜有关。当然了武松就是与他杀死潘金莲的内容了。

但决不可能将犯罪之人的满脸都刺满字,这不合理,也不够地方,因此刺字内容就要言简意赅。在封建时代,还拿梁山好汉生活的宋朝为例。对杀人放火者的直接定义都是强盗,因此在宋江、武松、杨志的脸上基本上会刺有这两个字。同时古代喜欢将犯人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所以刺字的另一个内容就是要注明流放目的地,例如武松的就写有“发配沧州”等字样。

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杨志

最后,谈一谈刺字的部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额头了。没错,针对这种刑罚首选之地肯定就是额头的部位。因为这里最为显眼,也就是刺字后辨识度极高。因此很多“囚”字就是被刺在这个位置上。但也不是绝对地,水浒中,宋江“囚”的刺字就是刺在脸颊上。

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高俅

刺字的另外一个部位就是脸颊了。这个部位的刺字一般来说,就是些补充性的内容。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一副对联,要有上联、下联以及横批是一样的道理。但也不一定都要填满,只刺一个部位的,例如只刺额头或者只刺一边脸颊的也不在少数。我理解的是,有很大可能性是根据所犯罪行的轻重或是审判人员的个人意愿来决定是刺满字还是刺单边字的。还是拿林冲来举例,他虽然没有伤人,但他脸上和额头上都刺满了字,也就是所谓的满字。如果不是高太尉的授意,其他人按照规定办事绝对不会是这样。

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有辱人格。梁山这几位好汉均受过此刑罚

卢俊义也受过墨刑

在脸上刺字这一侮辱性的刑罚,直到清朝中期才被禁止。也就是说,他从周朝开始直到结束,经历了约两千年的时间,有多少人遭受过这种刑罚的折磨,无法统计。比起其他刑罚所受的皮肉之苦,这种刑罚是从内心上来打击犯人,也就是从精神意志上达到摧垮犯人的目的。幸好梁山好汉都能抱团取暖,毫无鄙视之心。想来连带头大哥“宋江”都曾遭受过这样的刑罚,其他人还能有什么理由嘲笑和轻视这些脸上有刺字的英雄豪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